APP下载

“苦难作家”的精神还原

2014-01-27刘波

时代人物 2014年4期
关键词:纪事王刚路遥

刘波

写出了《人生》《平凡的世界》的路遥,除了勤奋之外,其光环背后究竟有着多少难言之隐?他以何种毅力去塑造了文学史上的“高加林”与“孙少平”?这些曾经影响过一代中国人的经典小说,路遥在写作时又经历了什么样的艰辛和苦楚?

在写完《平凡的世界》之后不久,路遥英年早逝,这一方面与他的身体状况长期欠佳有关,另一方面,是否也与其在精神上过多的透支相联?这些想法和疑惑,很大程度上是在读王刚所著的《路遥纪事》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

路遥置身于上世纪80年代开放的文学思潮里,但他没有像很多作家那样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先锋文学运动中去,而是坚守在了现实主义的阵地上,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尤其是关注那些离开土地的农民。其实,路遥的书写正应和了后来城镇化进程中离乡农民的两难困境。这种预见性和前瞻性,也是路遥作品一直有其读者且不断获得阐释的重要原因。

路遥站在了一个时代的边界线上,却又对中心之事贯注了热情,揭示了时代的真相。作家的笔触有时就显得如此神秘。从王刚笔下,我们得知路遥不是一个爱开会的人,他这种性格与很多爱凑热闹的作家形成了鲜明反差,而路遥的喜静正是他投入思考和写作的前提。在写作《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时,路遥给自己制订了工作进度表,且以表格形式列出1到53的数字,每写完一章就划掉一个数字,因为每划掉一个数字,自己就往前进了一步。似乎只有路遥那一代作家,才有这苦行僧般的写作经历,而真正的大作品是怎么写出来的?没有路遥这种执著和用力,所谓经典性或许也是很难成立的。

从路遥出生的1949年到去世的1992年,这43年发生在他身上的奇闻轶事并不多,其一生从世俗角度来看,似乎不具有传奇性。但从其影响力观之,他又的确是个真正的文学传奇。

在《路遥纪事》中所流露的,一边是他创作小说走向曙光的精神幸福,另一边又是他在写作快感中的“慢性自杀”,这样一种人生矛盾,其实是在书中较多的。从作者的文字里,我们能够想像当年路遥的举止和神态,这种历史场景的真实还原,也是对作家人生纪实的一种生动的补充和追憶。

看书中路遥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真让人有惊心动魄之感,那种疼痛和撕裂,我想作者在写作时也一样会伤感,会悲痛。作为路遥的清涧老乡,此书是作者对路遥作为一位“苦难作家”的缅怀和追忆,同时也体现出了作者对那个时代作家扎实的写作精神的敬重与推崇。

猜你喜欢

纪事王刚路遥
言论
大匠纪事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养牛伯脱贫纪事
路遥的激动与平静
贾平凹义助路遥
名人读意林
你报我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