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宁波北仑大碶璎珞东汉墓葬与五代窑址发掘简报

2014-01-27

南方文物 2014年3期
关键词:烟道窑址口径

2013年4月至8月,为配合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育王岭隧道建设,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仑区博物馆对位于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璎珞村旁四眼坑山下的一批古代墓葬和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图一),共清理不同时期墓葬9座(编号M1-M9),五代窑址3座(编号Y1-Y3)、灰坑1个(编号H1)。现将此次发掘的主要成果作一简要报告。

一、 墓 葬

本次发掘的9座墓葬均位于四眼坑山山脚下,除M2保存相对较好外,余皆为历年取土破坏殆尽或遭严重盗扰,其形制结构及时代特征难以辨识。现将M2介绍如下:

M2为竖穴木顶砖椁墓,平面近方形,方向320°,西南角被M1打破。除北壁被取土毁坏外,其余均保存完好,未遭盗掘。墓坑开口长3.4米,宽3.3米,距地面仅0.4米,深2.2米。墓室长3.12米,宽3.08米,深1.24米,顶部木板已不存。墓墙为双砖横竖错缝平砌,转角咬合,只有西墙顶层墓砖砌法为两竖一横,砖缝皆用黄泥粘合。墓室底部的铺地砖为单层双砖横竖平铺,保存完好(图二)。

墓室内葬具不明,在墓底东西两侧均发现有红色漆皮痕迹和铁棺钉,未发现骨架,葬式不明。墓砖皆为青灰色,素面,长27、宽13、厚4.5厘米。从棺钉、漆皮、随葬品数量和分布位置来看,该墓应为夫妇同穴合葬墓。

M2共出土16件(组)随葬品,保存较好。分别介绍如下:

硬陶罍 2件。形制基本相同。敞口,斜唇,广肩,鼓腹,最大径在中腹以上,下腹斜内收,平底微内凹,通体拍印栉齿纹。标本M2:1,口径24.4、腹径36.6、底径16、高28厘米(图三,11;图版一)。标本M2:2,口径22.6、腹径35.2、底径16.8、高27.8厘米(图三,1)。

硬陶瓿 1件。标本M2:5,敛口,斜方唇,溜肩,肩部贴附桥形耳,鼓腹,最大径在中腹,平底。肩部饰三圈细弦纹,以下为密集的瓦棱状弦纹,耳面饰叶脉纹。口径15、腹径26、底径14、高 24.5厘米(图三,5)。

硬陶杯 1件。标本M2:14,直口微侈,圆唇,近底部斜收,平底微凹。口径5.4、底径4.2、高4.9厘米(图三,10)。

釉陶罐 1件。标本M2:6,敞口,方唇微凹,溜肩,肩部贴附桥形耳,鼓腹,最大径在中腹,平底微内凹。口沿以下饰密集的瓦棱状弦纹,耳面饰叶脉纹。通体施酱黄色釉,部分已脱落。口径15.6、腹径22.2、底径11.2、高19.4厘米(图三,15;图版二)。

泥质灰陶罐 2件。形制基本相同。敞口,斜方唇,溜肩,肩部贴附桥形耳,鼓腹,最大径在中腹,底残。肩、腹部饰密集的瓦棱状弦纹,底部饰绳纹。标本M2:4,口径12、腹径29.8、高26.2厘米(图三,3)。标本M2:3,口径11.6、腹径26.2、高25.6厘米(图三,12)。

铜镜 2枚。圆形,半圆钮,圆钮座。标本M2:7,简化规矩纹镜,窄素缘,镜背以一周栉齿纹为界分为内外两区,内区饰规矩纹和蟠螭纹,外区饰一周双线波折纹。直径10.1、边缘厚0.5、钮径1.6、钮高0.8厘米(图三,2;图版三)。标本M2:13,八连弧云雷纹镜,钮外饰重圈,宽素缘。镜背以一周栉齿纹为界分为内外两区。内区饰减地式八内向连弧纹一周,连弧相交处饰简单的草叶纹;外区饰栉齿纹,圆圈涡纹与对置的双重三角纹。直径11.2、边缘厚0.5、钮径1.6、钮高0.6厘米(图三,4;图版四)。

铜钱 1枚。标本M2:11,锈蚀严重,已酥粉,仅残存一小块,从锈蚀痕迹可以看出为圆形方孔钱。

铁刀 2件。均锈蚀严重,已断为数节。标本M2:12,通长约52厘米(图三,13)。另1件长度已难确认。

银戒指 1枚。标本M2:10,环形,由银片卷曲而成,锈蚀。直径2厘米,指圈宽0.4、厚0.1厘米(图三,8)。

砺石 1件。标本M2:8,砂石质。长条形,中间微凹,四个面打磨光滑,两端粗糙,一端稍残。长35.7、宽6.8、高6.4厘米(图三,7)。

耳珰 1只。标本M2:16,蓝色琉璃质。喇叭形,两端尺寸不同,大端打磨光滑,并有凹面,小端粗糙。高2.7、两端直径1~1.3、孔径0.2厘米(图三,14;图版五)。

料珠 1串。标本M2:9,已散落,共发现14粒。蓝色琉璃质。大致呈圆柱形,中间穿孔。直径0.4~0.5、高0.4~0.6、孔径0.2~0.3厘米(图三,6、9)。

二、 窑 址

1. 地层堆积

本次发掘的3座窑址均位于四眼坑山下的二级台地上,发掘时共在此地布设了5个探方,窑址均开口于发掘探方第③层下。现以T2南壁为例介绍地层堆积情况如下(图四):

第①层:耕土层。厚0.25~0.3米,灰褐色土,土质疏松,含大量腐殖质和果树根系。

第②层:黄褐色土层。厚0.2~0.4米,土质较硬,包含有少量石块、砖块、红烧土块和青花瓷残片。

第③层:红褐色土层。厚0.1米,包含有大量的红烧土块、碎砖块和青瓷残片。Y1即开口于该层下。

③层下为红褐色生土。

2. 形制结构

发现的3座窑址形制基本相同,其中Y1和Y3保存相对较好,分别介绍如下:

Y1 开口于发掘探方T1和T2的第③层下。平面近圆形,由操作坑、火门、窑室和烟道组成(图五):

(1)操作坑:系窑门外与窑门相接的一个不规则的长方形坑,供窑工烧窑操作之用。坑南北长1.1米,东西宽1.44~1.8米,深0.8米,坑口距现地表0.5米,坑底较平,在窑门外有一小斜坡。坑内堆积中上部包含大量烧土块,底部有一层厚约0.1米的木炭灰。在坑的东侧有一土台,土质坚硬,长约1米,宽约0.3米,表面光滑,中部微凹,推测供窑工蹲坐之用。

(2)火门:与火膛相连,呈拱形,进深0.3米,宽0.4米,高0.32米。门底横铺一排土坯,表面覆盖一片陶瓦,均烧结坚硬,土坯粘成一团,无法分辨数量和尺寸。

(3)窑室:底部平面前为扇形后近圆形,呈馒头状,口大底小,窑顶已不存,自窑门内侧至窑室后壁上口长2.7米,宽2.38米,底部长2.4米,宽2.2米,最高处高1.1米。现存窑室系原生土掏挖而成,底部和四周窑壁长期经火烤烧成青灰色。填土堆积中包含大量红烧土、碎砖块和瓦片,其中以砖块最多。

窑室内前部为火膛,后部为窑床。火膛平面呈扇形,口大底小,坑壁斜弧,坑底下凹,深0.28米。北壁与火门洞相连,南壁紧贴窑床,两侧与环形火道连接。窑床平面略近圆形,底部较平坦,表面光滑平整,南北长1.54米。

窑床的前端设有挡火墙和环形火道。挡火墙系用长0.28、厚0.1、高0.26米的土坯竖砌8道而成,其上再用厚0.5米的土坯横盖两层,两端紧贴窑壁,共形成7个火眼和2个环形火道相通的9个进火口。环形火道系沿窑床周壁向外掏出直径约0.16米的圆形洞而成。前与火膛相连,后与烟道相通。

(4)烟道:位于窑室后壁中央,在南壁内侧中央掏挖有宽0.14~0.4米,进深0.36~0.5米,残高1.3米的喇叭形吸烟道。窑室外的出烟道已被破坏无存。烟道下与环形火道相连。

Y3 开口于发掘探方T5第③层下。平面近圆形,由操作坑、火门、窑室和烟道组成(图六):

(1)操作坑:系窑门外与窑门相接的一个不规则形坑,供窑工烧窑操作之用。坑南北长1.54米,东西宽0.9~2米,深0.94米,坑口距现地表0.36米,坑底较平,在窑门外有一小斜坡。发掘时坑内堆积被编为T5④层,其上部包含大量烧土块、碎砖块、瓦片和青瓷残片,底部有一层厚约0.2米的木炭灰。在坑的东侧有一土台,土质坚硬,长约1米,宽约0.3米,表面光滑,中部微凹,推测亦为供窑工蹲坐之用。

(2)火门:与火膛相连,呈拱形,进深0.4米,宽0.4米,高0.42米。门底横铺一排土坯,均烧结坚硬,土坯粘成一团,无法分辨数量和尺寸。

(3)窑室:底部平面前为扇形后近圆形,呈馒头状,口大底小,窑顶已不存,自窑门内侧至窑室后壁上口长3米,宽2.76米,底部长2.74米,宽2.2米,最高处高1.4米。现存窑室系原生土掏挖而成,底部和四周窑壁长期经火烤烧成青灰色,填土堆积中包含大量红烧土、碎砖块和瓦片,其中以瓦片最多。

窑室内前部为火膛,后部为窑床。火膛平面呈扇形,口大底小,坑壁斜弧,坑底下凹,深0.28米。北壁与火门洞相连,南壁紧贴窑床与中火道相通,两侧与环形火道连接。窑床平面略近圆形,底部较平坦,表面光滑平整,南北长1.8米。

窑床的前端设有挡火墙和火道。挡火墙已被毁坏,仅存四块土坯,长0.26、厚0.14、高0.26米。火道分为中火道和环形火道。中火道系在窑床中央向下掏挖而成,长2米,宽0.12米,深0.2米。环形火道系沿窑床周壁向外掏出直径约0.16米的圆形洞而成。前与火膛相连,后与烟道相通。

(4)烟道:位于窑室后壁中央,在南壁内侧中央掏挖有宽0.12~0.4米,进深0.42~0.58米,高1.2米的喇叭形吸烟道。窑室外的出烟道平面呈长方形,长0.4米,宽0.3米,残高0.44米。出烟道外西侧有一长0.36、宽0.16、厚0.04米的土坯,应为砌筑出烟道所用。烟道下与环形火道相连。

3. 出土遗物

发现的3座窑址和发掘的5个探方中出土遗物主要为瓷器、砖块和瓦片,分别择要介绍如下:

瓷器 可分为青花瓷和青瓷两种。其中青花瓷均为碗,青瓷器主要见有碗、罐、壶、盒等。

青花碗 4件。侈口,圆唇外翻,圈足,底胎有爆裂现象。标本T5②:1,内底饰两道弦纹和折枝花卉,外壁饰折枝花卉和一圈变形花草纹,口沿内外各饰一道弦纹。口径15.4、足径6.1、高6.5厘米(图七,12)。标本T5②:2,外壁饰一圈缠枝花卉。口径14.4、足径5.2、高6.3厘米(图七,11)。

青瓷碗 23件。敞口或侈口,尖圆唇,斜弧腹,圈足,素面,灰胎。根据腹部和底足的变化可分为三式:

Ⅰ式 9件。深腹,宽矮圈足,釉色青黄,局部釉面剥落较多,圈足内、外底均有松子状泥点支烧痕迹。标本T5④:1,口径19.4、足径9.4、高5.5厘米(图七,5)。

Ⅱ式 8件。浅腹,圈足较高。标本T2③:4,内、外壁遍施黄褐釉,圈足外底有三个泥条支烧痕。口径11.4、足径4.6、高4.2厘米(图七,3)。标本T2③:5,内、外壁遍施青绿釉,圈足内有四个泥条支烧痕。口径12、足径4.6、高4.3厘米(图七,2)。

Ⅲ式 6件。深腹,高圈足,外底有垫圈痕。标本T2③:1,内、外壁遍施青黄釉,外壁釉层剥落严重。口径12.4、足径5.7、高6.6厘米(图七,1)。标本T2③:2,内底有一周凹弦纹。口径12、足径5.4、高6.1厘米(图七,4)。

青瓷罐 4件,仅存口沿和底部。标本T5④:8,侈口,圆唇,下腹斜收,钮残。灰胎,内、外壁遍施青黄釉,外壁釉色薄而不均。口径20.2、残高8.6厘米(图七,10)。

青瓷壶 2件,仅存底部。标本T2③:11,下腹外壁刻有竖线纹。灰胎,内外壁遍施青绿釉,施釉不及底,外有垫圈痕迹。足径8.1、残高9.1厘米(图七,8)。

青瓷盒 1件,仅存盒身。标本T2③:6,子口残存一角,盒盖缺失。灰胎,内、外壁遍施青绿釉,足内有垫圈痕迹。口径12.2、足径5.5、残高2.3厘米(图七,6)。

砖 长方形,灰色,素面,数量较多,大多残缺不全,完整者极少。有的火候过高导致烧坏变形,有的火候过低而未烧熟。砖的长度在27厘米以内,宽度均大于10厘米,厚度在2.7~3.9厘米之间。标本Y1:2,一端有菱形凹槽,内戳印反书的“兄弟(?)”二字。长26.7、宽13.1、厚3.8厘米(图八,6)。标本Y1:6,残长14.4、宽10.1、厚3.9厘米(图八,2)。标本Y2:5,长24.8、宽12.2~12.8、厚3.1~3.4厘米(图八,1)。标本Y2:8,四块变形的砖粘结在一起,每块砖长23、宽10.3、厚3.2厘米(图版六)。

瓦 数量较多,灰褐色,外壁素面,内壁模印布纹。大多残缺不全或火候过高导致烧坏变形,仅1件保存相对完整。标本Y1:4,残长18.6、残宽14.7、厚1.5厘米(图八,5)。标本Y3:4,残长12.5、宽17.4、厚1.4厘米(图八,4)。标本Y3:5,长22.8、宽19.5、厚1.4厘米(图八,3)。

土坯 应为挡火墙的组成部分,近方形,青灰色,经过多次火烧而变得坚硬,保存完整。标本Y3:6,长30、宽28.4、厚16.4厘米(图八,7)。

三、 灰 坑

在Y1附近發现并清理灰坑一个,编号H1。H1开口于T2第③层下,距离Y1约1.5米,平面呈椭圆形,长径约1.3米,短径约1.02米、深0.9米(图九)。坑内填土为灰色,含较多青瓷片,器形主要见有碗、盏、罐、壶和瓶等,可能为当时烧窑人的生活废弃物堆积。现将主要器类介绍如下:

青瓷碗 7件,均残留底部。矮圈足,灰胎,内外壁遍施青黄釉,内、外底有松子状泥点支烧痕迹。标本H1:8,足径10.2、残高3厘米(图七,9)。

青瓷罐 3件,均残留底部。平底,灰胎。标本H1:7,内、外壁遍施青绿釉,内、外底有松子状泥点支烧痕迹。足径9.6、残高3.4厘米(图七,7)。

四、 结 语

本次发掘的墓葬大都保存不佳,仅M2基本完好地保留了下来,殊为难得。虽然该墓中未出土明确的纪年资料,但是这种形制的墓葬在浙江地区以往并不少见,流行于东汉早期(王莽、光武帝和明帝时期),为典型的木顶砖椁墓①。宁波地区近年也发现了一些这种墓例,如鄞州姜山马岭山的M32②、奉化白杜南岙林场的M108和M170③,其器物形制、组合与M2基本相同,因此将它们的时代归入东汉早期应无疑问。需要指出的是,M2出土的随葬品基本组合为罍、罐、瓿,缺乏常见的盘口壶或锺,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还需积累更多的资料才能进一步探讨。

按:秦汉时期,在宁绍平原东部设有隶属于会稽郡的鄞、鄮、句章诸县,其中的鄮县县治据史料记载在今天的宁波市鄞州区宝幢一带。璎珞村与宝幢仅隔育王岭相望,当地东汉早期墓葬的发现对探讨鄮县地望及其经济发展状况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砖瓦窑址是本次发掘的另一重要收获。叠压窑址的地层和窑址操作坑中出土的青瓷器均可在慈溪寺龙口越窑遗址④中找到相同器物,这有助于我们判断窑址的废弃年代:T2③层中出土的Ⅱ式碗(T2③:4、T2③:5)分别与寺龙口AⅡ式盏(T4[5a] :44)和BⅡ式盏(T7[5b] :51),盒(T2③:6)与寺龙口CⅠ式盒(T7[5b] :40)形制相同,时代相当于吴越国至北宋早期;Ⅲ式碗(T2③:1、T2③:2)与寺龙口BⅢ式盏(T2[8a] :34),壶(T2③:11)与寺龙口A型式执壶(T1⑥:47)形制相同,时代相当于北宋中、晚期。这说明③层的年代为吴越国、北宋时期。此外,T5④层出土的Ⅲ式碗(T5④:1)与寺龙口BⅠ式碗(T4⑦:4)形制相同,时代相当于晚唐时期,罐(T5④:8)与寺龙口AaⅠ式罐(T4[5b] :50)形制相同,时代相当于吴越国早、中期;H1虽未没有出土完整器,但其碗、罐底部均有松子状泥点支烧痕,这是晚唐至吴越国时期越窑青瓷常见的装烧工艺特征。因此,我们认为这3座窑址的废弃年代应在吴越国早、中期,使用年代可上溯至晚唐时期。它们的发现,有助于了解当时的砖瓦制造工艺和窑作技术。

参与此次发掘和资料整理的有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力军、雷少、李泽琛,外聘技工肜海元、刘晓红和北仑区博物馆毕显忠、贾昌杰等人。工地绘图肜海元;器物绘图刘晓红;电子制图雷少;摄影雷少、贾昌杰;文物修复肜海元;考古领队王力军。

执笔: 雷 少 冯 毅 毕显忠

注释:

① a.黎毓馨:《论长江下游地区两汉吴西晋墓葬的分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258~295页,长征出版社,1997年; b.黎毓馨:《浙江两汉墓葬的发展轨迹》,《东方博物》第九辑,第4~17页,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

② 宁波市鄞州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宁波市马岭山古代墓葬与窑址的发掘》,《考古》2008年第3期。

③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奉化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奉化白杜南岙林场汉六朝墓葬》,《浙江汉六朝墓报告集》,第214~337页,科学出版社,2012年。

④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慈溪寺龙口越窑遗址》,文物出版社,2002年。

猜你喜欢

烟道窑址口径
1000MW火力发电机组锅炉炉后大烟道吊装方案分析
口径的选择 What Is the Proper Caliber?
寻梦“海丝”:多元参与助推漳州市古窑址保护策略探析
加热炉燃烧烟道系统的改造
加热炉燃烧烟道系统的改造
辽宁辽阳冮官屯窑址完成考古发掘
厨房排烟装修注意事项
磁灶窑及其外销执壶的器型特征
鲁格公司新型6.5mm口径高精度狙击步枪
不做饭时 让知识筑起厨房清新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