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实习生医疗废物分类知识认知调查分析

2014-01-27张永玲王江滨杜秋焕

护理学报 2014年14期
关键词:废物医护实习生

张永玲,王江滨,杜秋焕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血管外科;b.护理部;c.院工会,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医疗废物是医疗卫生单位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随着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一次性医疗用品种类和数量迅速增加,导致医疗废物日益增多,其中含有大量病菌、病毒、寄生虫等有害物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所以医疗废物的处理在全球均引起广泛关注。在2008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和国家发改委共同制定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排在第1位。医疗废物处理不当,很容易成为疾病的传染源形成交叉感染或是二次污染[1],不仅对医院内人员有造成感染的危险,也可能会污染环境造成社会疾病的流行。相关研究显示,医学生医院感染知识匮乏[2]。为了了解不同专业学生对医疗废物分类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有效培训,现对临床医学专业与护理专业实习生进行对比调查,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13年5月在我院(三级甲等教学医院)临床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00名,护理专业学生200名进行问卷调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均为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的5年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其中男生132名,女生68名。护理专业学生分别为来自哈尔滨职工医学院、黑龙江省护理高等专科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的3年制应届大专毕业生,其中男生27名,女生173名。调查时所有医护实习生均已实习1个月,处于实习初期。

1.2 调查工具 根据2003年由卫生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共同发布的医疗废物分类名录的内容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相关内容,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内容共分为3部分:(1)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专业。(2)医护实习生对医疗废物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共23题,掌握情况分为“知道、了解、不确定、不甚清楚、完全不知道”,分为赋值为“5分、4分、3分、2分、1分”,满分115分。(3)医护实习生现有医疗废物知识来源。(4)开放性问题:希望以什么形式获取医疗废物分类相关知识。抽取医护实习生各30名进行预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信度为0.889,内容效度为0.960。

1.3 调查方法 在医护实习生进行阶段性反馈时集中发放问卷,由调查者本人完成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当场统一发放问卷并填写后现场回收。临床医学专业与护理专业分开发放,每个专业分别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问卷共4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后用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统计方法包括一般描述性统计、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护实习生对医疗废物相关知识的认知 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总得分为(61.22±8.11)分,护理专业实习生总得分为(67.62±8.89)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P<0.0001)。 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与护理专业实习生对于问卷所涉及条目得分排名前5位和后5位的分别见表1—表4。

表1 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医疗废物相关知识得分前 5 位条目(±S,分)

表1 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医疗废物相关知识得分前 5 位条目(±S,分)

表2 护理专业实习生医疗废物相关知识得分前 5 位条目(±S,分)

表2 护理专业实习生医疗废物相关知识得分前 5 位条目(±S,分)

表3 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医疗废物相关知识得分后 5 位条目(±S,分)

表3 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医疗废物相关知识得分后 5 位条目(±S,分)

表4 护理专业实习生医疗废物相关知识得分后 5 位条目(±S,分)

表4 护理专业实习生医疗废物相关知识得分后 5 位条目(±S,分)

2.2 现有医疗废物相关知识主要来源途径 本调查结果显示:临床医学专业及护理专业实习生目前所掌握的医疗废物相关知识获取主要来源途径均为课间技能操作实习,分别占问卷所提及来源途径的78.0%(156/200),86.5%(173/200), 来源于医疗废物知识培训班分别占 14.5%(29/200),10.0%(20/200),来源于自学分别占 7.5%(15/200),3.5%(7/200)。

2.3 医护实习生希望获取医疗废物相关知识的形式 在回收的调查问卷中,临床医学专业有8名未对此开放性问题作答,护理专业有5名未作答,剔除未回答的13名,共有387名作答,且每人回答仅一种形式。经统计,医护实习生希望获取医疗废物相关知识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岗前培训51.9%(201/387),实物演示25.3%(98/387),观看影音资料14.0%(54/387),发放宣传手册 8.8%(34/387)。

3 讨论

3.1 医护实习生要注意自身角色转变,同时医院应强化对医护实习生医疗废物分类知识的培训 医疗、护理实习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今后的从业过程中在医疗废物分类,提高医疗质量等方面都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调查结果显示,“医疗废物分类不只是护士的事情”条目得分排在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所有问题的倒数第3位,也就是说大部分临床医学生不确定甚至不知道医疗废物分类与医疗行为关系密切,而且认为只是护士应该完成的工作。笔者认为,社会群众对医护角色的传统认识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影响医学生,可能潜在的向医学生灌输医生角色在医疗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错误认识[3],而导致临床医学生普遍认为除了医疗以外的事情都应该是护士去完成,这也是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掌握较差的原因之一。

由结果可知: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总得分为(61.22±8.11)分,护理专业实习生总得分为(67.62±8.89)分,虽然护理专业实习生较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医疗废物分类知识得分高,但总体得分情况仍不理想。医护实习生离开教室进入临床实习,把掌握技能操作,熟悉环境放在首位,对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还不能很快地进行角色转换,临床工作繁忙常会忽视医疗废物的分类,在完成操作后产生的医疗废弃物随手丢弃,与生活废弃物混在一起,虽然医院感染监控部门对医疗废物严格管理并组织知识培训,但医院教学任务重,实习学生多,临床工作需要倒班,仍存在接受培训不全面、培训知识面窄的问题,所以医院应加强教学管理,将医疗废物相关知识进行深入讲解,而不仅局限于如何分类,多部门做好协调工作,保证医疗废物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到每名带教教师及临床实习生,做好职业防护,严格控制医院感染。

3.2 对医护实习生医疗废物的培训要强化基础知识,拓宽教育知识面 结果表1—表4可以看出医护实习生对医疗废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不全面,在医疗废物相关的危害、管理制度及处理方法等较深入的问题上普遍得分较低,所以在以后的教育培训中可强化基础知识培训,弥补现有知识的不足,拓宽教育层面,对医疗废物相关较深入的知识进行补充。

医护实习生进入临床实习后,由于专业不同,管理部门也不一致,但进入病房后会有交叉和汇合。纵向管理有教务科、护理部,但横向管理更多由科室主任、护士长、带教教师完成具体培训。实习学生完成实习课程进入一个新的科室,感染监管员可利用早会时间对学生进行培训,结合本专业特点,将本科室会产生哪些医疗废物及存放医疗废物的地点、垃圾袋的颜色,如何使用锐器盒等告知,并在实际临床操作时给予现场示范,加深其印象,这些都可有效强化医疗废物的基础知识。医院感染监控科应定期举办继续教育班对院内感染及医疗废物相关知识进行培训,深入详细的讲解其管理办法、转运方式及危害,引起学生对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视,提高医护实习生的自律性与责任心,防止院内感染,并以保护环境为己任。

3.3 加强医护实习生的在校教育,重视岗前培训,培训形式多样化 我国医学院校大都没有专门开设医院感染学专业课,故教师们没有专门系统的讲授,学生也没有受到全面系统的医院感染教育[4],不利于培养护生对医疗废物分类的兴趣与依从性[5],由于缺乏系统的教育和培训,实习生在医疗废物对医院感染及职业防护方面的作用还处于认知阶段,对医疗废物的危害缺乏认知。目前医护实习生掌握的有限的关于医疗废物分类的知识主要来源于课间技能操作中带教教师的讲解,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及护理专业实习生分别占问卷所提及来源途径的78.0%、86.5%,其内容过于简单,仅限于操作的常用物品,如换药包、输液器、注射器等,易使学生忽略医疗废物分类的重要性及其可能带来的危险。部分教师在带教过程中自身对职业防护与医疗废弃物分类的认知就不足,导致对学生在这方面的教育欠缺,所以对护生进行系统教育的同时也应加强对临床带教教师的培训[6],要不断提高带教教师的整体水平及责任心,对医疗废物分类知识掌握严格要求,做好职业防护。加强在校教育,并将其纳入临床实习计划,提高医护实习生的职业防护意识,势在必行。

调查显示51.9%的医护实习生希望从岗前培训中获取医疗废物分类的相关知识,这样培训后即可应用到临床实习中,加深印象,而其他获取形式均可纳入岗前培训中来,如用观看影音资料、实物演示,培训后还可发放宣传资料,便于后续学习。岗前培训是学校与医院在医护实习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必做的一项工作,在培训中纳入感染监控、环保、职业防护等相关知识,既可以弥补实习学生在校期间对医疗废物分类知识认识不足,也能够用临床案例加深其印象,引起实习学生的重视,是医护实习生进入临床后提高医疗废物分类依从性的基本保证。

4 小结

医疗废物分类处置是一项医院全员参与的综合性工作,包括医护人员、实习学生、进修人员、医技人员、工人等。本研究仅限于临床医学及护理专业实习的学生,并未涉及到其他相关人员。医疗废物是接触到患者体液、血液、分泌物的物体,具有传染性,如混入到生活废弃物中不仅患者面临感染,一旦流散到社会,将造成社会环境污染及传播疾病等不可估量的危害[7],所以需要专门机构对其进行特殊处理,减少危害性。2013年7月黑龙江电视台对医疗废物处理进行深度报道,发现问题严重,医疗废物处理不彻底,有些地区甚至将塑料滴管回收加工做成儿童玩具,严重威胁儿童健康,而在街头随机采访市民什么是医疗废物,答案更是千奇百怪,所以提高医护人员医疗废物分类意识,对全民进行医疗废物知识宣传势在必行。总之,由于医护实习生在职业防护及医疗废物分类方面还停留在认知阶段,还没有成为自觉行为,仍有待医学教育内容的增加,临床实践中的重视,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减少医疗废物分类不当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医院感染等不良危害。

[1]陈 静,裴红生.医疗废物管理的调查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9):1025-1026.

[2]吴安华,徐秀华,易霞云,等.121例医学院学生医院感染知识匮乏引发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9):540.

[3]汪 洋,徐志晶.护生与医学生医护关系的认知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9,19(24):76-77.

[4]苏金萍,詹明萍.我院实习护生手卫生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5(7):187.

[5]黄华玲,张著钦,吴春英,等.对实习护生医疗废物分类认知及依从性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1):1311-1312.

[6]王江滨,李丽华,张 凌,等.300名实习前护生医疗废物分类认知和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2,19(4A):12-14.

[7]李俐琳,徐海燕,李穗萍,等.现代辅助生育治疗患者居家注射后一次性预灌式注射器处置方式调查[J].护理学报,2012,19(4B):13-15.

猜你喜欢

废物医护实习生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深度睡眠或有助于有效排出废物
废物不废的西瓜皮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电子废物何处去
废物巧利用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