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探索中前行的煤制气

2014-01-27李玲燕

中国石化 2014年9期
关键词:煤制油气化天然气

□ 李玲燕

今年7月国家能源局公布《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通知》,要求禁止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规模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在最新发表的《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中亦提到:“积极发展替代能源,稳妥实施煤制油、煤制气示范工程。”新的煤制气产业政策先后出台,逐渐构建出煤制气项目未来发展路径的框架。而就目前政策面消息来看,近期的政策已为煤制气项目发展定下了以稳健为主的“关小放大”基调。这一政策方向的转变主要是基于目前国际油价的不断下行风险与煤制气技术中存在的环保压力。

事实上,自“十一五”末期煤制气行业进入发展高速期,调控与发展一直如同孪生兄弟一般如影随形、相辅相成。从“十一五”期间国家逐步出台政策,规范化发展煤制气行业,到“十二五”将煤制气写入天然气发展规划,大力促进煤制气行业发展,再到如今收紧项目审批“闸门”,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煤制气行业调整政策的发展脉络。

巨大的天然气市场需求与环境改善需求,使得煤制气的发展不但有其合理性,还有其必然性。据国务院《关于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中提到2020年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4000亿立方米,该数据相比2013年的1692亿立方米成倍增加。而仅就2014年的情况来看,我国目前天然气需求总缺口136亿立方米。而我国近几年发展伴随的环境问题有目共睹,大气雾霾亟须改善,尤其是目前我国依然以煤炭为能源主体的现状下,煤炭清洁利用是政府缓解环保压力的一个重要方向,煤制气无疑是优选之一。

不过,在这样极具潜力的收益前景下,有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当其冲的依然是它自身指向的问题——环保问题,尤其是水,耗水量与废水处理已成为煤制气的阿喀琉斯之踵。追求技术创新,突破技术瓶颈,针对煤种合理采用相适应的技术将是目前发展的重中之重。

目前成熟的煤制气技术有三种:碎煤固定床加压气化、水煤浆气化、粉煤加压气化。国内已建的煤制气项目大多采用碎煤固定床加压气化,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产生的大量含酚废水难以处理,在事实上大大增加了环保成本。不过,内蒙古汇能煤制气项目采取了水煤浆、气流床加压气化技术,适应其原料煤种,还降低了环保成本,这种因地制宜采取技术手段的方式是值得参考借鉴的。同时,煤制气在蒸馏和后续制备其他中间产品过程中的污染排放问题,例如二氧化碳排放、硫化氢和汞的排放等也是巨大的挑战。今年3月国家能源局召开煤炭清洁利用专家咨询会上就特别强调了“六个坚持”,没有技术上的创新与突破,煤制气的宏图将难以实现。

理论上来说,我国拥有较为丰沛的煤炭资源,且煤炭价格持续低迷,而我国作为天然气进口大国,进口天然气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所以煤制气价格将具有一定竞争力。按照估算,国际油价维持在70美元每桶以上可以保证优质的煤制气、煤化工的项目利润。但是目前国内几个煤制气、煤制油、煤化工的项目进展速度都不理想。而国际油价受到世界经济因素影响逐步下行,尤其是进入8月以来国际油价与国内地炼开工率都不断创下年内低位,为国内煤制气项目的收益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我国的煤制气发展如同摸石头过河,需要自己一步一步夯实地基。政策的扶持与制约正是体现了我国在煤制气发展上探索的历程。在探索中前行,通过技术改良、因地制宜缓解环保压力,通过宏观调控与政策调整使煤制气固守“国内油气供应的重要补充”这一定位,将是煤制气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煤制油气化天然气
煤制油化工装置检维修工程结算审核与审计工作的思考
新型旋风除尘器在秸秆热解气化设备上的应用
小型垃圾热解气化焚烧厂碳排放计算
小型LNG气化站预冷方法对比分析
基于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煤制油发展研究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和天然气
蚂蚁
天然气:供暖季在即LNG价格持续走高
天然气:LNG价格已经开始预热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