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群饲 养杂谈

2014-01-27周建良

中国蜂业 2014年3期
关键词:继箱巢门群势

周建良

(杭州市西湖区古荡新村西区11幢2单元502室,310013)

强群饲 养杂谈

周建良

(杭州市西湖区古荡新村西区11幢2单元502室,310013)

饲养强群和提高采蜜量,是养蜂人经常性的话题,本文是笔者和几位网友探讨后的笔记整理,供大家参考。

一、最佳采集群势

网友H说,蜂群的最佳采集群势是以35,000只蜂/箱为标准,在大流蜜期的前几天,达不到此标准的应补强,超过此标准的,易伤热怠工,应抽调带蜂蛹脾去扶助弱群,只有这样的采集群势,采蜜量才能最大化;而网友S则持不同意见,说有人曾用一群有50,000只蜂的蜂群,它的采蜜量是另一群有35,000只蜂的2倍。如果用后者的2倍与前者相比较,那么就增加了20,000只,计40%的蜜蜂,多支付了养蜂成本,但产出却与前者相同,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这样投入多、产出少的生产方式很不经济。

如果采用相同蜂种而不同群势的蜂群作为调查样本,以相同的管理方法采集同一个蜜源,在流蜜期结束时,以每群或每kg蜜蜂为单位统计采蜜量,这两项指标都为最高值,那么这样的蜂群群势可暂定为“最佳采集群势”。因此时的“最佳”仅是对样本蜂群在相对静态时的统计数值,并非是固定不变的标准值,随着时间、空间和样本的变换,将出现各不相同的动态比值。由于各地气候、蜜源条件的不尽相同,蜂群春繁时间有长有短,在采集当地第一个主要蜜源时,各地的蜂群将出现不相同的最佳采集群势,从动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网友S所说的,用强群采蜜的方法更能减少投入、增加产出,值得推广运用。

据前苏联塔兰诺夫的《蜂群生物学》第89页所引用的蜂群群势与采蜜量的相关资料计算,被检测的蜂群有3 kg重的与6 kg的相比较,每kg蜜蜂的采蜜量是8.9 kg比10.1 kg,后者是前者的10.1/8.9=113.48%,增加了13.48%;每群蜂的采蜜量是26.7 kg比60.6 kg,后者是前者的60.6/26.7=226.97%,增加116.97%。由此可见,群势强大的蜂群,不管是以每群或每kg蜜蜂为单位计算,采蜜量都是最高的,所以养蜂者应因地制宜引种养蜂,在每年夏季前培育与本地气候、蜜源相匹配的强群投入采集,这或是一种优先选择,不必去寻求所谓的“最佳群势”。

二、群势内在因素

蜂群在一年的活动中,总是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刺激,来不断调整自身的运动轨迹,形成多样性的春季复壮、夏季强盛、秋季渐减、冬季休眠(一般地区)的群势变化,出现数次阶梯性的均衡或增减群势现象,具有与时律相适应的周期性,描述如下:

均衡群势期:新蜂出房数-成蜂死亡数=0

群势增长期:新蜂出房数-成蜂死亡数>0

群势衰退期:新蜂出房数-成蜂死亡数<0

在自然状态下,蜂群的群势将在一年中的某个时候达到最大均衡群势,其后就会衰退(包括分蜂)。只有使新蜂出房数大于成蜂死亡数,才能使蜂群群势持续增长,由低级别向高级别的均衡群势发展,这就要求蜂群在外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调节内部制约群势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蜂王产卵量、卵虫孵化率、成蜂寿命不降低或有增长。

一般来说,蜂群在春繁开始约2个月后,大多数蜂群拥有7~8张子脾,群势达到了峰值,并产生分蜂热。那么,是否可以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培育超强蜂群投入主要蜜源的采集呢?如果上述的三个因素都出现增长,就有这种可能,产生的乘法效应也许是惊人的。蜂王产卵量比较直观,在日常检查中可以发现。提高蜂王产卵量的方法大家比较熟悉,比如新老王置换、饲养双王群、预防分蜂热、分区管理等,但对提高蜂子羽化率和延长成年蜂寿命,许多人往往重视不够。

北京的网友N说,他在培育越冬蜂时,一般用10框左右的蜂繁殖,结果在30天时间里仅哺育5~6张子脾,往往1张子脾还出不了1框蜂,群势最多只能达到6框蜂,来年春季大多只剩4框,到刺槐花期采不到多少蜜;而同地的网友S说,他的蜂群通过25天的秋季繁殖,却培育出可折合成5.5~6张的大蛹脾,越冬群势基本在11框足蜂以上,需要用双箱体越冬。上述的N与S,由于养蜂理念和方法的不同,因此有了各不相同的繁蜂结果。

若秋季蜂王日均产子1000粒,有很多人会认为这只蜂王不太好。假设某蜂群在秋繁30天的时间中,蜂王平均每天产卵1000粒,孵化率70%,那么可育成越冬蜂21,000只,计7框;孵化率提高到80%,可育成越冬蜂24,000只,计8框;孵化率提高到90%,可育成越冬蜂27,000只,计9框。可见蜂群秋繁时培育越冬蜂的多少,除外界条件和蜂王产卵多少等因素之外,还受制于蜂群的孵化率,孵化率每提高10%,就能多培育不少的越冬蜂。

假设有A和B两群蜂,秋繁时的群势相同,有蜂25,000只/箱,两群蜂的内外勤蜂比例同为50%,计12,500只,A群采集蜂的寿命是23天,B群采集蜂的寿命是20天,相差3天,也就是说A群的内勤蜂可比B群的延迟3天转变为外勤蜂。如按B群内勤蜂在巢内的平均工作时间为20天,每只蜂约能哺育2.5个幼虫计算,那么在20天时间中,A群的内勤蜂比B群的可多哺育幼虫3天,可多哺育幼虫计2.5×12,500(23-20)/ 20=4,690个。如在为期30天的蜂群秋繁期间,按简单相加计算,A群则可比B群可多哺育幼虫约4690×30/ 20=7,000个。

在奖励糖浆的同时,给蜂群饲喂营养丰富的花粉或者人工配方饲料,是培育强壮越冬蜂群的有效方法,不仅能使蜂群贮存足够的花粉和蜂蜜,还能显著提高蜂群的整体营养水平,蜂王所产的卵大多能孵化成健壮、长寿的越冬蜂,并产生群势增长的乘积效应。给蜂群饲喂花粉或人工配方饲料,并非只在秋季起作用,其他季节当然也一样有作用(见《中国蜂业》2014年第1、2期上《对蜜蜂寿命的几点认识》一文)。

三、强群采蜜方式

在一年当中的大部分时间,蜂群所能采集到的花蜜不多,仅够自身扩巢、繁殖等活动的基本消耗,只有在大流蜜期,蜂群才能较快地采集并贮存大量的蜂蜜,供日后蜜源缺乏及越冬消耗,这是蜂群的生物学特性。为了提高采蜜量,许多人利用蜂群的这一特性,在大流蜜期10天前采用关王停产的办法,来减轻蜂群的哺育负担;大流蜜开始后放王产卵,蜂群兴奋积极,因蜜压子圈,所以哺育负担增加不多,还可以避免花期过后群势下降过快。更有甚者,在整个流蜜期采用以蜂换蜜、无虫化采蜜的方法,其中的利弊得失值得斟酌、权衡。除此之外,有一些方法或许更值得借鉴:

有个小故事,说的是东北地区有一木匠师傅,养了100多箱蜂,因近几年木工工资上涨,他就以做木工为主,常常外出不归,但又舍不得心爱的蜜蜂,为节省管蜂时间,于是就开始尝试多箱体养蜂。在蜂群春繁时,他将2箱蜂合并,巢继箱放置18张巢脾,关一王放一王,让双王每隔一段时间轮岗一次。到大流蜜期,就在继箱群的上面再加一个继箱。出乎意料的是,在每年秋季蜜源结束时,他的蜂群产蜜量就是比附近多数蜂场高。人家问他有什么窍门,他说自己文化水平不高,讲不出什么道理,只是觉得这种方法好,仅仅是年年重复而已。

福建网友M说,柑橘蜜质优价高,消费者比较喜欢,故作为蜂群采集的重点。一般本地的柑橘在3月底、4月初开花,如果蜂群春繁时群势太弱,到柑橘开花时,很难达到理想的采集群势。所以他在蜂群春繁时合并弱群,要求单王群3足框、双王群2+2足框蜂及以上开繁。到3月上旬,双王群达不到14足框蜂的,则及时以弱扶强,组成8下6上的继箱群。在以后的20天之内不再向继箱调子脾,让继箱的子脾在柑橘初花时出尽。在柑橘开始流蜜清框时,提2张老蛹脾上继箱,改6下8上的采蜜模式。在第一次摇蜜时,提出继箱中空脾2张,再抽调巢箱2张老蛹脾上继箱,改为4下8上;再次摇蜜时,视蜂量减少情况抽出继箱的巢脾,巢箱中的子脾不动,在柑橘开花尾期在巢箱加入2张空脾让蜂王产卵,3~5天后再加2张,改为8下4上的繁殖模式。

本省网友G说,他在2009年6月中旬的山花花期,尝试着给蜂群加上第2个继箱用来贮蜜。没想到,这样既扩大了蜂巢的空间,又减轻了工蜂扇风散热的劳动强度,有效地控制了分蜂。在花期结束时,双继箱内竟贮有10张大蜜脾。在当年秋季生产王浆时,由于蜂群贮蜜充足,群势强大,9月3日生产的第一批王浆,单框产量有200 g以上。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就下双浆框生产蜂王浆,每群蜂平均产浆在300 g/次以上。这虽属一种偶然,但为他以后的多箱体养蜂打下了基础。网友G饲养的多箱体强群,在油菜花期时雨时晴、气温合适的天气里,大多数蜂群都能在3小时时间里把巢内的空脾贮满花蜜,而这时的弱群只能维持自身消耗。在2010年的油菜花期,网友G的蜂场平均每群蜂生产油菜蜜50 kg以上,蜂王浆产量也达到400 g/次及以上。

上个世纪初,美国养蜂家G.S.Demuth开始探索用两个育虫箱代替当时普遍采用的一个育虫箱的养蜂技术。秋季,他在每个蜂群的上面加一个装满蜜脾的箱体,使蜂群到第二年春季都不需要饲喂。这样不仅节省了秋、冬季和春季的管蜂时间,而且减少了蜂群越冬的损失,保证蜂群能在春季迅速发展壮大。这种方法很快为一些养蜂场所接受,并且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多箱体养蜂技术,早已为发达国家的养蜂场普遍采用,那么,多箱体养蜂技术是否适用于我国?尽管各地气候、蜜源千差万别,养蜂方法见仁见智,但万变不离其宗,最根本的方法还是要在流蜜期前培育好强群。

四、蜂群通风散热

笔者在上世纪70年代曾向一竺姓老者买过几只蜂箱,据说是他先父在解放前养蜂时留下的。该蜂箱与现在的蜂箱主要区别有两个,一是副盖是用10 mm厚木板做的,中间有一个100 mm见方的小纱窗;二是框梁与副盖的距离,即上蜂路仅为5 mm,而现在的蜂箱一般是8 mm,经使用倒也没发现任何不好之处。估计意蜂自上世纪初引入我国饲养时,使用的或就是这种样式的副盖,后因蜂群大转地通风散热的需要,将木板副盖改成了纱盖,而且纱盖的边框越做越厚,现在25 mm厚较为常见,蜂巢的上蜂路最高处差不多有33 mm。这样敞开式、大空间的上蜂路对蜂群转运时的通风散热肯定起了非常良好的作用,那么是否也符合蜂群的生活习性呢?

常见过蜜蜂啃咬巢门或用蜂胶缩小巢门,未发现蜜蜂把纱盖上的蜂胶、蜂蜡等清理掉,如果人为将纱盖上的蜂胶刮掉一部分,那么蜜蜂也会再次堵上。可见蜂群并不愿意让纱盖通风透光,总是用蜂胶和蜂蜡来填堵,越是强群,越是气温高,这种行为就越频繁,敞开式、大空间的上蜂路并不是蜂群所需要的。强群的纱盖下常常附着厚厚的数层蜜蜂,看不见框梁,有的抖下来差不多有1~2框,这些蜜蜂附在纱盖上,它们不是在扇风,而是在休息,不影响蜂群的通风,同时说明纱盖下的温度相对较低。如将纱盖去掉,直接往框梁上覆布,那么这些原先在纱盖下休息的蜜蜂将转移到蜂箱的其他空旷处休息,并不会涌出巢门。综观野生蜂巢,巢脾大多是从巢顶开始垂直筑造下来,仅有不多的上端留有一个至数个不大的洞作为通道,蜂巢顶部是不透风的。前几天,笔者观看了几则国外养蜂的视频,看到人家蜂箱框梁上大多是覆布或塑料布,还有用连体加厚大盖的。

塔兰诺夫在《蜂群生物学》第25页说到:哈列里戈夫(1941)曾经测定过蜂巢通风时通过巢门的空气数量。他查明,在弱通风时,每小时从蜂箱里排出1440~ 1800 L空气。当有12只蜜蜂在巢门附近进行扇风时,每小时从蜂箱里排出2800~3600 L空气,与此同时每小时还从箱顶空隙排出600 L空气。由此可见,西方蜜蜂通风散热的主要通道是巢门,并非是巢顶,从巢顶排出的空气仅占总量的1/6~1/7。有些人凭想象,误以为蜂群是从巢门流进新鲜空气,由箱顶排出代谢气体的方式来进行通风散热,所以采用大开巢门、揭开覆布、拉大蜂路、错开巢继箱等方法来为蜂群加强通风散热,殊不知与蜂群的固有属性相悖,增加了蜂群对巢内育虫温度、湿度的调控难度和强度,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蜂群代谢,尤其是在外界气温高于35℃的夏季。

如果以巢门口有无工蜂扇风为标志,对蜂巢通风的强弱进行分组,那么可将巢门口无工蜂扇风的称为弱通风,有工蜂扇风的称为强通风。一般在冬、春季节,蜂群大多进行的是弱通风,如果将纱盖上的覆布揭开一角,那么可使新鲜空气由巢门进入蜂巢底部,受热后慢慢上升,在蜂巢上部排出二氧化碳、水分等,有利于降低蜂群代谢;在蜂群强通风时,西方蜜蜂的习惯是头朝巢门扇风,将代谢气体从巢门排出巢外,常见许多蜂友将纱盖上的草帘或棉垫等揭开一部分,并没有将纱盖全裸,这时有部分新鲜空气通过纱盖流入蜂巢,也能满足蜂群的通风需求。笔者以为,把蜂箱陈列在树阴或灌木丛下或为之搭棚遮阴,这也许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可以使蜂群免受阳光直射曝晒,处于较适宜的环境下生活。

综上所述,蜂群的生长具有可循的基本规律,养蜂者的任务是根据本地的实际,强群足食养蜂,像重视群势的增长一样来重视蜂子的羽化率、工蜂的寿命、增强蜜蜂的免疫力等蜂群内在素质的提高,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培育与本地的气候、蜜源相匹配的强群,取得较好的收益。

猜你喜欢

继箱巢门群势
蜂箱木巢门改梭拉门的简易方法及优点
中蜂浅继箱的利用
养蜂有感
黑布罩巢门防盗蜂效果好
小麦胚芽作为意大利蜜蜂春繁期饲料蛋白源的研究
谈全场换蜂王
黑龙江地区蜂群春繁群势的确定
谈蜂群的包装
继箱开巢门好
早春一种有效防盗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