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品种“老班章”老树茶HPLC指纹图谱分析
2014-01-26梁名志夏丽飞杨盛美李晓霞李友勇冉隆珣
蔡 丽,梁名志,夏丽飞,杨盛美,李晓霞,陈 枚,李友勇,冉隆珣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茶树种质资源创新与配套栽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 勐海 666201)
老班章是普洱茶产区的山头名称,云南普洱茶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所产茶叶的口感滋味也不同,从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开始便以山头的名称来界定特定口感的普洱茶。老班章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布朗山乡,下设5个村小组:老班章村、新班章村、老曼娥村和2个拉祜村。其中拉祜村不产茶,另外3个村所产茶统称“老班章”[1]。“老班章”号称茶王,是标准的大叶种茶,条索粗壮,芽头肥壮且多绒毛,有强烈的山野气韵,散茶和茶饼均有很突显的古树茶特有之香。目前,对于“老班章”老树茶的鉴别和品质的评审多依赖于感官评定[2-5],缺乏客观的量化依据。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的识别技术与模型构建是茶叶鉴定中的关键步骤,也是近年来学者关注较多的研究方向[6]。提取茶特征成分并与模式识别方法相结合能准确判别茶叶品种和产地,笔者采用HPLC技术对云南地方品种“老班章”老树茶主要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进行研究,这对于维护“老班章”茶叶品牌、提高茶叶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1.1.1 供试材料 于2011年春季分别在老班章村、新班章村、老曼娥村3个产茶村按茶一芽二叶标准采摘古树茶鲜叶,于微波炉杀青,每个茶样得干茶样约100 g备用。
1.1.2 仪器与试剂 仪器:超纯水仪(Millipore)、分析天平(Denver)、水浴锅(北京精瑞)、离心机(BECKMAN)、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2695);试剂:儿茶素类化合物标样(美国SIGMA公司)、甲醇(色谱纯)、乙腈(色谱纯)、乙酸(色谱纯)。
1.2 方 法
称取茶粉1.00 g加入100 mL 80%甲醇,30℃水浴超声提取20 min,滤纸过滤,滤渣洗涤3次后合并滤液,定容至200 mL。0.22 μm滤膜过滤后备用[7]。
工艺流程:鲜叶→摊青→微波杀青→干燥→磨样→分析。
1.3 色谱检测条件
采用GB/T8313-2008中的方法进行检测[8]。流动相:A为甲醇,B为乙腈;流动相的梯度为从10%的乙腈到 60%的乙腈,流速1 mL/min,在36 min内完成;色谱柱为waters-C18(5 μm,4.6 mm×250 mm);检测波长280 nm。每次检测完成,系统平衡15 min后重复3次进样。所得数据用Empower软件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HPLC图谱分析
如图1~5所示,通过对5个样品HPLC图谱的分析,共确定了7个色谱峰作为“老班章”老树茶的特征指纹峰。从指纹图谱可知,出峰顺序为没食子酸(GA)、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右旋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
2.2 主成分分析
如表1~3所示,“老班章”老树1蒸青样与其他4个茶样相比较,没食子酸(GA)、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右旋儿茶素(C)含量均相对较低,出峰时间较早,相应的峰面积也较小,但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含量远远高于其他4个茶样,其内含成分含量的高低决定了老班章晒青毛茶各产茶村茶叶风味品质的差异。老曼娥老树的没食子酸(GA)、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右旋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含量则均低于其他产茶村,进一步从理论上解释了“老班章”茶叶品质风味特殊的原因跟其内含成分是息息相关的。虽然各茶样的内含成分含量高低差异很大,但均有稳定的出峰时间和峰面积,重复性较好。
表1 “老班章”老树茶儿茶素单体成分 (mg/g)
表2 “老班章”老树茶HPLC检测出峰时间 (min)
表3 “老班章”老树茶HPLC检测峰面积 (uv·s)
3 结 论
“老班章”老树茶由于其特殊的品质,其指纹图谱也有许多特征性和稳定性。其指纹图谱数字化体现了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和各自的含量,确定了7个色谱峰作为“老班章”老树茶的特征指纹峰,其出峰顺序为没食子酸(GA)、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右旋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虽各产茶村的内含成分差异较大,但均有稳定的出峰时间和峰面积,重复性较好。
从采集到的指纹图谱可以看出,“老班章”老树茶的HPLC指纹图谱特征峰或特殊峰面积明显,出峰时间、峰面积具有较强的选择性,综合结果能特征性地区分“老班章”老树茶所含主要成分的特殊含量,成为自身的“化学条码”。“老班章”老树茶指纹图谱库的建立,对于“老班章”老树茶质量监督和生化成分检测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且建立指纹图谱库切实可行,更多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开展试验。
[1]杨小鹏.“老班章”茶寻求“地理标志”保护[J].中国品牌,2001,(4):110-111.
[2]张 梁,李 宁,袁 鹏,等.普洱熟茶和普洱生茶的指纹图谱研究[J].中国药学,2011,(4):352-359.
[3]廖夫生.HPLC法同时测定茶叶中4种儿茶素类成分[J].中国茶叶,2008,(9):24-25.
[4]夏丽飞,梁名志,王 丽,等.勐海晒青茶品质化学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6):239-244.
[5]成 浩,王丽鸳,周 健,等.基于化学指纹图谱的绿茶原料品种判别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8):2413-2418.
[6]刘 英,吴曙光,尹 州,等.指纹图谱技术在茶叶研究上的应用[J].茶叶科学,2013,33(1):13-20.
[7]宛晓春.茶叶生物化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8]宁井铭,张正竹,谷勋刚,等.云南晒青毛茶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9,35(9):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