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海关通关作业无纸化模式
2014-01-26张海英
○张海英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刍议海关通关作业无纸化模式
○张海英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快速增长,对我国海关通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关总署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在全国海关推行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本文介绍了通关作业无纸化的概念和操作流程,分析了海关监管模式的演变历程和通关作业无纸化产生的背景,阐述了通关作业无纸化的意义,探讨了关于深化通关作业无纸化的思考。
通关作业 无纸化 操作流程 通关模式演变思考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各种外贸单证业务的往来也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传统纸质单证向电子单证转化。从国际角度来看,很多发达国家都在加快无纸化通关步伐。如欧盟在2009年7月就以电子的“欧盟统一报关单”向海关申报;日本、新加坡等国运用信息系统,也实现了通关作业无纸化。通关作业无纸化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因此,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积极运用于通关作业,必会促进我国无纸化通关业务的发展。
一、通关作业无纸化模式的概念和操作流程
1、通关作业无纸化的概念
通关作业无纸化,就是通关作业要实现纸质化报关单和随附单证向电子化转变,即实现通关作业全程的无纸化。无纸化是指海关以企业分类管理和风险分析为基础,按照风险等级对进出口货物实施分类,运用信息化技术改变海关验核进出口企业递交纸质报关单及随附单证办理通关手续的做法,直接对企业通过中国电子口岸录入申报的报关单及随附单证的电子数据进行无纸审核、验放处理的通关作业方式。
2、通关作业无纸化模式的操作流程
传统的通关模式是企业电子申报后,打印、复印相关文件到海关现场申报,海关审核后需要对纸质单证进行人工审批、签章。审批结束后通知企业领取相关单证,凭放行单证到海关监管场所提取或装运货物。
通关作业无纸化指企业只要申报电子数据,不需要提交纸质单证,也不需要凭纸质放行凭证就可提取或装运货物。可根据风险等级确定通关作业无纸化的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1)计算机自动验放通关。计算机自动验放通关就是企业电子申报,海关电子审单,经通关作业风险分析系统分析,被确定为低风险货物且符合快速放行条件的,系统自动向监管场所和货物申报人发送放行指令,若符合单证暂存条件的,可不提交电子随附单证,单证由企业自行保管;若不符合单证暂存条件的,在货物放行后10日内向海关发送电子随附单证。
(2)人工审核电子验放通关。人工审核电子验放通关就是企业电子申报,海关电子审单,经通关作业风险分析系统分析确定为高风险或虽被确定为低风险但不符合快速放行条件的,由系统转为人工审单,海关关员通过系统调阅报关单和随附单证进行人工审核。人工审核后没有问题的,系统向监管场所和货物申报人发送放行指令,直接验放。其中若符合单证暂存条件的,可以不提交电子随附单证,单证由企业自行保管;若不符合单证暂存条件的,在货物放行后10日内向海关发送电子随附单证。对有疑问的,可要求企业提交纸质随附单证、或直接布控、查验货物。
(3)人工审核纸质验放通关。人工审核纸质验放通关就是企业电子申报,海关电子审单,经通关作业风险分析系统分析确定为高风险或虽被确定为低风险但不符合快速放行条件的,由系统转为人工审单,海关关员通过系统调阅报关单和随附单证进行人工审核。人工审核后发现有疑问的,通知企业现场提交纸质随附单证,海关关员审核纸质单证,对审核没有问题的,系统向监管场所和申报人发送放行指令,直接验放;有问题的,直接进行布控,查验货物。
二、海关通关模式的演变
1、海关通关模式的演变历程
图1 通关作业无纸化操作流程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海关通关模式经历了不平凡的历程。在1995年之前,全国海关实行纸质申报。从1995年开始,海关推广和应用H 883系统,开始在全国海关实施报关单电子申报,企业在现场作业环节向海关提交纸质报关单和随附单证。2000年海关总署完善和开发了海关通关作业H 2000系统,于2002年在全国海关推广。2009年,海关在电子申报和纸质申报的基础上,开始分类通关改革,遵循“该放的快放,该管的严管”的原则,对低风险的快速放行,对高风险的加大监管力度。经过海关多年的不断努力和探索,2012年7月4日,在全国海关深入推进通关作业改革动员会上,海关确定全面推开分类通关改革,启动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试点。同年8月1日,海关总署发布2012年第38号公告,决定在全面推开分类通关改革的基础上,在全国海关试点开展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工作。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宁波、福州、青岛、广州、深圳、拱北、黄埔等12个海关正式启动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试点。2013年4月10日,海关总署发布2013年第19号公告,决定在全国海关深化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试点工作,即试点范围从原来的AA类和A类企业扩大至B类及以上企业;业务范围从原来12年试点的12个海关的部分业务扩大至关区全部业务现场和所有试点业务,还从12年试点的12个以外的海关各选取1个至2个业务现场和部分业务开展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试点,并将“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下的报关单纳入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试点范围。2014年4月1日,海关总署发布2014年第25号公告,决定在全国海关深入推进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工作,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海关的全部通关业务现场。
2、通关作业无纸化模式产生的背景
通关作业无纸化的产生可以追溯到2001年,在2001年海关系统就提出了“无纸化通关”的理念,2002年在全国海关关长会上将无纸化通关作为海关的重点工作,2004年全国海关系统提出了积极推广无纸化通关的要求,并规划了无纸化通关的宏伟蓝图。2012年8月1日,海关总署正式宣布无纸化通关作业的改革试点和推广。而通关作业无纸化模式最终落地,是有其深层次原因的。
(1)监管业务量与有限的监管人力资源矛盾日益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向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量快速增长,海关的监管业务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监管业务量与有限的监管人力资源之间矛盾更为明显。据2012年太仓口岸的统计资料显示,太仓口岸2012年上半年累计监管1468万吨进出口货物,监管货物价值达93.63亿美元,审核6.64万份报关单,税收收入达46.94亿元。而实际从事通关监管工作的人员却不足30人,监管业务量与海关监管人力资源缺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迫切需要海关推进通关作业模式的改革。
(2)金融危机使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经营困境。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外向型经济受到严重冲击,进出口形势反反复复,情况不容乐观,广大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严重经营困境,迫切希望减轻通关成本,提高通关效率,这样就对海关通关服务和通关便利化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也迫使海关加快推进通关作业模式的改革。
作为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海关肩负着把好国门,做好服务的双重任务,它不仅仅是企业的监管机关,也是企业的服务机构。如何合理解决监管量与监管人员缺乏的矛盾,提高通关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成为海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全体海关人的不懈努力和不断探索,通关作业无纸化模式就应运而生了。
三、通关作业无纸化的意义
通关作业无纸化模式的试点和全面铺开,使企业和海关发生了深刻变化,也为企业和海关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节省企业成本
通关作业无纸化模式对企业来说,最明显的好处就是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极大地节约了企业成本。一方面通关作业无纸化后企业可以不需要打印各种各样的单证,从而节省了纸质单证打印、保管成本;另一方面通关作业无纸化后企业的报关员不需要再往返于企业、海关申报现场和货物监管场所,节约了大量时间,减轻了报关员的工作量,从而节省了现场交单的交通和人力成本。另外,通关作业无纸化后报关员的工作量减轻了,这样可以减少报关员的数量,从而节省了企业工资和福利成本。
2、提高通关效率
实现通关作业无纸化后,报关员只要通过计算机系统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报关,将原来电子申报、纸质申报、等待查验、等待放行等环节直接简化为电子发送后就可以很快收到放行通知,减少了很多环节,节省了大量通关时间。据海关统计,2013年1—7月全国无纸化报关单进口货物通关平均时间为2.95小时,出口货物通关平均时间为0.22小时;而未实行无纸化通关时,进口货物通关平均时间为15.96小时,出口货物通关平均时间为1.59小时,通关时间明显降低。据海关统计,实行无纸化通关的进口货物24小时放行率为96.56%,出口货物24小时放行率为99.14%,远远高于全国海关整体24小时进口67.21%和出口97.71%的放行率。可见,通关作业无纸化不仅仅降低了通关时间,更提高了通关速度,从而极大地提升了通关效率。
3、优化海关资源配置
通关作业无纸化模式实现了单证由纸质申报向无纸化申报的转变,使海关关员减少了审核单证的业务量。据海关总署统计,未实行通关作业无纸化前,东部沿海地区关员每人每天审单量大约为800份,工作强度比较大。而通关作业无纸化实行后,关员每天接单量不到400份,比以前少了一半,降低了关员的工作强度,使关员集中精力审核高风险、疑难单证,从而提升海关的纠错率和查获率,也提升了通关效率,实现了海关“管得住”、“通得快”的双重目标,更能优化资源配置。
通关作业无纸化后,不需要向海关提交纸质单证,所有的数据都可以在海关通关作业系统中进行保存,这样对单证的存档、保管和调阅更为便利,而且无须配置专业人员从事单证的存档、保管和调阅工作,极大地优化了海关资源配置。通关作业无纸化可以为海关相关部门后续管理和办案提供完整和准确的数据和资料,提高海关整体工作效能,达到资源最优配置。
4、创新海关监管模式
通关作业无纸化模式创新了海关监管模式,解决了快速增长的贸易量和海关有限监管资源之间的矛盾,转变了海关的发展方式。通关作业无纸化就是电子申报后,计算机系统对电子数据进行规范性审核,然后经通关作业风险分析系统依据企业类别、物流信息和商品品名等信息确定风险级别,根据风险等级的高低确定相应的通关流程。这种监管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监管模式,引入了企业差别化和动态分类管理理念,将风险管理完全融入单证审核、监控等通关作业全过程,做到事前分析、事中处置和事后评估的统一,达到了有效监管的目的。
四、深化通关作业无纸化模式的思考
1、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通关管理效能
海关应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机制,运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加强物流动态分析和风险预警,完善风险分析系统,查验决策系统和绩效评估系统,对高风险单证和有疑问的单证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有效布控,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对布控和查验效能进行全面评估,逐步实现管理形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从而实现有效的物流监管,达到快速通关的目的。
2、培养更多的稽查人才,把好监管关
实行通关作业无纸化后,后续监管将成为海关监管工作的重点,而稽查工作是完成监管工作的重要手段,稽查工作在后续监管中将越发重要。随着通关作业无纸化的不断深入,不仅仅加工贸易企业涉及到后续监管,且一般贸易企业也会涉及到后续监管,这样稽查人员的监管工作量也会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海关加强对稽查人才的培养,提高稽查人员的工作效率,以满足日益增多的监管工作量的需要。
3、鼓励更多的企业选择通关作业无纸化模式
目前,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和报关企业在向海关申报时,可以自由选择通关作业无纸化。是否选择通关作业无纸化模式完全由企业自主决定,所以海关应积极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选择通关作业无纸化模式;同时海关应在“管得住”、“通得快”的双重目标指引下,采取有效措施使更多的企业有权利选择通关作业无纸化模式,从而使更多的企业享受通关作业无纸化带来的便利,享受通关作业无纸化带来的经济效益。
通关作业无纸化是海关创新监管模式,提高通关效率的又一次重大创举,为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
[1]海关总署公告2013年第19号 (关于深化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试点工作有关事项)[Z].2012-04-10.
[2]海关总署公告2012年第38号 (关于在全国海关试点开展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工作)[Z].2012-07-31.
[3]海关总署公告2014年第25号 (关于深入推进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工作有关事项的公告)[Z].2014-04-01.
[4] 易贤军:浅谈通关无纸化[J].现代商业,2012(26).
[5]章化:海关扩大通关作业无纸化试点范围[J].港口经济,2013(6).
[6]梅叶:保税港区无纸化通关作业流程构建及实施[J].集装箱化,2014(2).
[7]陈文斌、乐倚萍:通关无纸化全图解[J].中国海关,2013(4).
[8]梁丹虹:创新报关单证管理模式 助力通关无纸化改革[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3(4).
[9]高建明:海关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中电子数据证据效力初探[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3(4).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