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医翻译应用中的研究述评
2014-01-26冯文林伍海涛
冯文林, 伍海涛
(1.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州 510515;2.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州 510632; 3.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405)
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1914~2011),著名的美国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在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奈达的翻译理论在我国介绍得最早、最多,影响最大[1]。奈达的翻译理论在中医翻译研究中已凸显其重要性。
奈达最著名的翻译理论就是“动态对等”。所谓“动态对等”奈达强调的是“信息对等”,即“译文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要基本等同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1],后来奈达将“功能对等”替换了“动态对等”,“功能对等”要求“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1],此“对等”理论贯穿于中医翻译的许多方面。
1 中医翻译中的词汇与术语
奈达指出,最高层次的动态等效是指“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与欣赏完全等值于原文读者”[1]。杨静[2]认为,中医术语英译的原则之一是最大等效原则(Maximal-equivalence Principle),最大程度等效翻译中医术语就是能使目标语读者理解英译的外延及其内涵,也就是说源语和目标语含义最大限度地相同,如中西医对人体结构、器官功能、病理状况及疾病治疗等方面存在众多相似之处,因此不少中医术语与西医术语存在语义共核,翻译在西医系统中有相对应的词或词组的中医术语时,要尽量直接借用目标语中对应的词或词组,因为这些词语易于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普及性较强[2,3]。
奈达曾指出:“含义模糊或容易引起误解的翻译,采用字母大写的方法并不能得到纠正。[4]”所以李永安[5]认为,不能借口中西医属两个截然不同的医学体系而将其对立起来, 另创造一套词汇去翻译中医;由于两者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体和疾病,所以两者有许多相同之处,必须借助西医词汇, 以西医词汇为桥梁,翻译和传播中医。奈达又指出:“发音粗俗的词语,即使是书面形式并不粗俗,也应当避免使用。”[4]所以李永安[5]也指出,中医翻译一定要注意译文的雅, 切记使用粗俗、有文化禁忌的词语翻译中医。
除借用法外,沈潇[6]以对等理论为指导,探讨翻译中医4字术语的技巧,其方法还包括造词法、省略法、增改法等;同时沈潇认为只有充分理解汉语与英语在语言上及语言背后的差异,并结合中医专业知识挖掘汉语的深层含义,才能更准确地将四字术语的内涵传达给异国读者。
通过对英汉中医术语中词汇空缺现象的多角度分析,朱文晓[7]根据奈达在1964年发表的《翻译科学初探》提出了翻译理想原则“等值论”,结合翻译实践,在充分体现中医内涵的基础上,认为信度等值转换原则是中医空缺词汇翻译要遵循的首要原则。
奈达虽然强调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4],然而我们在具体运用时也应当辩证地看待。一方面,奈达在强调“顺乎自然的对等”时指出,《圣经》译文不能也不应使其听起来好像发生在邻近城镇上10年前的事情一样,因为《圣经》所涉及的历史环境至关重要,不能使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脱胎换骨,变成现代宗教的派别[4]。这个观点可作为中医翻译时保持中医特色的指南[8],如陆小玲指出翻译《圣经》与翻译中医古名词一样,保留其历史渊源非常重要[9]。另一方面,奈达同时指出:“在翻译古典作品时, 不少人认为译文中所采用的语言形式必须保持古老的风貌才算是忠实原文。其实这是一种站不住脚的理论。我们认为,古代作家的服务对象是那些与他们同时代的读者, 而不是几千几百年以后的现代读者, 所使用的语言在当时是不会有太多古味的。由于译作的服务对象也应是与译者同时代的读者, 因此没有必要在译文中保留过时的词语,否则翻译的结果就会与原文的交际功能相矛盾, 而真正背上‘不忠实原文’的罪名。[4]”正如张晓明指出,中医是医学科学,不是文学或哲学,在处理中医语言中文学色彩方面,中医翻译应“薄文重医, 依实出华”,即译者应实事求是地向读者传达中国古老的医学科学知识[10]。
2 中医各学科翻译的具体应用
曲凡等[11]将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引入中医妇科学的英译中,认为意义对等是将源语的含义通过译语基本传达出来并居于翻译的核心地位,而形式的对等会妨碍信息的传达和限制译文读者对信息的了解,所以为准确传达中医妇科学理论知识,并有利于传达出来的信息为读者接受, 就必须放弃形式对等, 改变原文的句式、字词的排列顺序乃至逻辑关系, 使之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也就是要在语言形式上实现“归化”(naturalize), 从而真正体现出“动态对等”的翻译原则。具体做法为,忠实于原文是英译的基础,合理借鉴西医术语,难以对等时要力求相近,大胆运用词素构词法。
于洋等[12]认为,动态对等原则在中医文献英译中的应用包括忠实原文、增加解释性语言、化抽象为具体、以今译古、合理借鉴西医术语;衡量中医文献英译的标准是“读者的心理反应对等”,应从整体上去把握原作,从心灵上去感悟原作,从想象中去获得意境,从主体直接经验上去发掘原作内在和隐蔽的因素。其他方面,如李勇梅[13]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出发以指导中药说明书的英译,认为只要译文从格式和内容上与原文达到功能对等,就达到了翻译中药说明书的目的,同时还应遵循“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原则。
可见,奈达“对等”不是词与词、句与句的机械对等, 而是以接受者从中所获得的一切包括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气氛的理解和感受,强调原著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与译文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的对等。由此郭先英[14]认为,中医英语等值翻译研究应包括译文中量的准则要求译者表述既详尽而又不过分,译文中质的准则要求译者准确地传达原文信息,译文中关系准则要求译者的译文严谨连贯,译文中的方式准则要求译者的译文表达清晰无误。在中医翻译中的具体实施方法上苏峰[15]指出,借用西医药用语、词素翻译法、减译法、增译法、词性转换法、一词多义多译、多词一义一译、巧用意译、化解修辞等,而且在试图将中医医学信息最大量地传递给西方读者的时候,也应考虑到将中医原文中包含的文学、哲学、文化等方面信息尽可能准确地再现。
3 译者职能
奈达认为译者必备以下基本条件:一是熟悉原语,必须能吃透语义的细微区别、感情含义以及文体特色;二是必须精通译语;三是必须充分了解所译题材;四是必须具备“移情”本领,即能体会原作者的意图;五是具备语言表达才华和丰富的文学想象力[4]。中医英译工作者的责任和素养是应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实事求是;应具备扎实的双语基本功和丰富的双语文化知识,如扎实的医古文基础、相当的中国古典哲学知识等;熟悉医学英语、具有一定的翻译学及语言学知识;掌握良好的医学专业知识,包括中医基本理论并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和西医理论体系与治疗方法[16,17]。陈岷婕等[18]认为,现在主要的中医药译者,一是英语专业的译文行文流畅,但对中医专业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一是中医专业从事中医英语翻译工作的对中医原文理解透彻,但翻译过程中选词行文上出现了较大问题往往译文不达不雅。
4 读者的反应与需求
4.1 读者的反应
在翻译中,为达到使读者对译文反应相同的目的,在对待译语方面,奈达认为语言各有所长,翻译必须尊重语言各自的特征,各种语言具有同等的表达力,保存原作内容必须改变形式等等[4]。所以李永安等[5]认为,中医翻译中译入语的选择不应提倡使用拉丁语来翻译中医, 而应使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现代英语;并指出在中医翻译中,当形式和内容发生矛盾时要牺牲形式、保留内容,不能强调保留语言的形式而忽略传递信息内容。
4.2 读者的需求
“如果要使每一个读者都能理解译文内容,就必须从词汇和语法结构的难度出发,做出几种不同水平的翻译。[4]”奈达提出了“动态对等要求对译文进行相应调整以满足不同接受者的要求”[1]。张登峰等[19]选取《内经》的3个英译本(即医药高校教材《英语》(中医分册)、本世纪初李照国英汉对照Yellow Emperor's Canon of Medicine以及海外华侨吕聪明的《内经·难经》合译本)中的《内经》两段常见的当代今译与英译,通过分析和比较,体现出译者对原著的忠实、对读者的负责精神;张登峰还指出了《内经》不同译本不仅是读者的需要,也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中医经典的翻译侧重其医学内容准确无误抑或包罗万象面面俱到,对于译文的可读性、中医的普及推广和翻译的统一规范都会有影响。
奈达的翻译思想可分为3个阶段,即描写语言学阶段、交际理论阶段和社会符号学阶段[1]。其中“交际理论阶段”比较重视读者的感受。奈达把“通讯论和信息论用于翻译研究,认为翻译就是交际”[20]。具体而言,“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1]。奈达认为,合格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语言交际的一切有关因素,必须从作者、内容、读者、背景、作品表达手段等各方面对原作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将其转换成类似交际作用的译品,以便使译文读者看懂[1]。刘九茹[21]在评析吴连胜、吴奇父子英译本的基础上,提出了《内经》英译以信息传译为主的原则就是运用了奈达的交际学理论;刘九茹认为,随着中医学和中医医疗实践在西方的传播,国外对包括《内经》在内的中医典籍英译本的需求必将大大增加。中医翻译属科技翻译的范畴,翻译的首要之点是信息的内容,为了让译文读者理解所传达的信息,译者只有从译文接受者的角度出发,将中医典籍中包含的基本理论和精华译成英语并把信息的意思表达清楚,才能实现译本的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功能,促进中医药学的国际交流,从而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
5 中医中蕴涵的传统文化的处理
奈达的著作中讨论过语言与文化并有专著讨论两者与翻译的关系。奈达认为文化因素在信息传译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决定译文能够并在什么程度上对原文作出调整,所以奈达研究文化差异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利用译文语言优势消灭文化差异,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赞成“归化”的译法[1,4]。
5.1 奈达的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与中医翻译中传统文化
奈达翻译思想的第三阶段是社会符号学阶段。奈达认为语言可以看作是一种符号现象,所以对语言的解释不可脱离它的社会环境[20]。张文奕[22]认为,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强调翻译要在社会文化的语境中尽量译出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来探讨相应的中医英语翻译方法,将为中医英译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借鉴意义,其具体运用到中医英译中的3种方法,即为拼音法、意译法和音意结合法。
5.2 奈达的归化法与中医翻译中传统文化
姚丽娟[23]、崔素花等[24]指出,奈达赞成的“归化”译法适用于中医翻译,简单易懂的中医归化法的译本易于让西方读者接受中医。姚丽娟[23]还按照奈达的“功能对应翻译理论”认为,在中医英语翻译实践中运用直译法尽量忠实地传达原文中的医学信息以及当中蕴涵的文化信息。
奈达认为,一些与原文的文化背景有关的成分翻译成明显的语言形式时总会使译文长于原文,因为在读者的信息接受力较小的情况下,惟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拉长信息的表达方式,在不任意增加信息内容的前提下,把原文的内隐成分转变成文字[4]。据此,张斌等[25]认为对于蕴含民族文化、典故等隐喻词的中医,翻译时应增加必要信息,努力再现原句语义功能,同时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信息,避免译文冗长。在中医翻译中的全盘西化上,李永安等[5]认为奈达对于《圣经》翻译保留其历史渊源非常重要的观点对今天的中医翻译也有重要意义。
5.3 传统文化处理的其他不同见解
依据奈达“对等”理论受读者的文化背景知识限制,张晶晶[26]认为翻译中医要将中西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中医译文的读者能否正确理解译者所要传达的意思关键不在于语言而在于文化。郑玲等[27]认为,中医翻译者必须首先了解中医的文化取向和其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译者其实是文化的解释者和传播者,其任务之一是帮助读者了解异质文化,目的语读者的理解依赖于译者所提供的信息和对信息的解释度。
然而张钧等[28]认为,中医翻译的重点是传译原文的信息,但中医语言形式中所暗含的文化底蕴却体现了奈达只重意义而不重形式的翻译理论指导下中医翻译的不足,即忽略了文化缺省,所以在译文语言允许的范围里,应该尽可能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李永安等[5]按照奈达的理论认为,中医翻译应是科技翻译和医学翻译,不应是文化翻译, 其目的不是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是要向国外读者传递中医中的医学信息,而不是哲学信息、文学信息和宗教信息。
6 小结
奈达的翻译理论在中医翻译实践中一直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奈达著名的“对等”翻译理论贯穿于整个中医翻译之中,从中医翻译中词汇术语的斟酌到中医各学科翻译的具体应用;从译者的职能到读者的反映和需求则突出了奈达以“读者为本”的理念;在传统文化的处理方面,尽管对奈达所言存在不同理解但仍能体现出通过中医翻译达到中西文化交流的目的。
此外,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医翻译中具体应用时不能盲从,在褒扬的同时应该综合其他翻译理论更好地服务于中医的翻译,为中医在世界范围内更好地发展而做出贡献。
[1] 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12-131.
[2] 杨静.中医术语英译的优选论分析[J].海外英语,2011,10:232-233.
[3] 张蕾.中医国际化与中医药术语英译标准化探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24(5):73-75.
[4] 奈达论翻译[M]. 谭载喜编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4:1-5,10-11,25,87,117,119.
[5] 李永安,李经蕴.奈达的翻译理论在中医翻译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9):857-859.
[6] 沈潇.对等理论影响下中医四字结构术语的英译[J].考试周刊,2010,11:40-41.
[7] 朱文晓.试论英汉中医术语的词汇空缺现象与翻译[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4):371-373.
[8] 李永安.如何处理中医翻译中的文化因素[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6):468-469.
[9] 陆小玲.中医古名词翻译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12):3060-3061.
[10] 张晓明.中医英语翻译问题探讨[J]. 亚太传统医药,2009,5(9):180-183.
[11] 曲凡, 周珏,马宝璋.动态对等原则在中医妇科英译中的应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2(6):494-495.
[12] 于洋,高峰.动态对等原则在中医文献英译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7):170-172.
[13] 李勇梅.从功能对等论看中药说明书的英译[J].世纪桥,2011(23):146-147.
[14] 郭先英.中医英语等值翻译技巧研究与应用[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8(4):9-11.
[15] 苏峰.等效翻译理论在中医英译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3):337-338.
[16] 汪腊萍.浅谈中医英语翻译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对译文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2(4):318-319.
[17] 汤思敏.刍议中医英译工作者的责任和素养[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6):124-125.
[18] 陈岷婕,黄嘉陵,肖忠琼.从《黄帝内经》英文版窥探中医翻译的现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5):237-239.
[19] 张登峰,孙红梅,史文君.《黄帝内经》翻译比较[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34(1):92-94.
[20]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2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31-240.
[21] 刘九茹.《黄帝内经》英译两原则[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20(6):609-611.
[22] 张文奕.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看中医英译[J].科技信息,2008(29):527.
[23] 姚丽娟.论中医英译中的归化与异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11):109-111.
[24] 崔素花,赵雪丽,张鑫.中医语言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2(5):73-75.
[25] 张斌,杜福荣.认知理论视域下的中医隐喻翻译[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6):66-67,75.
[26] 张晶晶,戴琪.从接受理论浅谈中医翻译中的文化传达[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5):463-464.
[27] 郑玲,姜德友.中医英语翻译的文化障碍及诠释学解读[J].中医教育,2011,30(4):21-24.
[28] 张钧, 刘鲁, 侯恒.谈尤金·奈达翻译论与中医典籍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25(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