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宜皖南地区发展的蓝莓良种与主要栽培技术

2014-01-26唐媛汪小兵汪树人

中国林副特产 2014年5期
关键词:蓝莓土壤

唐媛,汪小兵,汪树人

(1.歙县霞坑镇林业工作站,安徽歙县245212;2.歙县长陔乡林业工作站;3.歙县林业局)

蓝莓学名越橘(Sementrigonellae),原产于北美,是地球上少有的蓝色食物之一。蓝莓是一种小浆果,果实呈悦目的蓝色,被一层白色果粉包裹,果肉细腻,种子极小。蓝莓果实中除了含有常规水果中含有的各种糖分、果酸类和维生素C外,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抗衰老的生物活性酶SOD、熊果苷、花青素、食用纤维以及丰富的钾、铁、锌和钙等。蓝莓不仅可鲜果食用,还可加工成品种繁多的蓝莓制品。蓝莓因具有独特风味及营养保健功能,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蓝莓因此被誉为“黄金浆果”、“美瞳之果”、“世界水果之王”。 蓝莓属于水果中的第三代水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黄山蓝莓生态园始建于2007年,核心基地位于黄山市屯溪区奕棋镇,面积50hm2,拥有现代化的组培中心1200 m2,标准化的温室5500 m2,蓝莓种苗繁育基地3.3hm2,蓝莓品种资源圃6.67hm2,蓝莓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36.67hm2。年产优质蓝莓种苗200万株,蓝莓盆栽10000盆。在黄山市较早引进蓝莓苗试种的还有休宁县溪口镇花桥村大学毕业生詹雷,2008年开始,经过不懈地努力,实验获得成功,先后投入近30万元,蓝莓创业园面积2.3hm2,2011年开始全面挂果,今年进入盛果初期,预计今年产量可达1500kg以上,经济收入可达30多万元。近年来,溪口镇生态蓝莓园,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优先吸纳和引导土地流转的农民种植蓝莓20.2hm2,目前,有60%以上的基地已经挂果,成熟上市,以200元/kg左右售价销往杭州、上海等城市,市场供不应求。同时还吸引了不少周边城里游客来此休闲观光,尽享赏果采果之乐。

1 蓝莓引进筛选出的优良品种

黄山蓝莓生态园自建园以来,先后引进美国、日本产业化种植的蓝莓优良品种有60余个,成功筛选出适合黄山地区种植的蓝莓品种有23个,最终结果表明:奥尼尔、夏普蓝、海岸、蓝雨4个品种具丰产性好,生长势、抗逆性强,经济性状好,果实品质优良,外形好,耐贮运,营养丰富等特点,并已通过安徽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引进优良品种审定,为皖南推广蓝莓新品种奠定了基础。奥尼尔、夏普蓝、海岸和蓝雨这4个优良品种均属南高丛蓝莓,完全是人工培育出的一个全新的品系,它是利用北方耐寒性比较强的伞房花越橘类和佛罗里达州野生的常绿越橘以及适宜温暖地区生长的兔眼类越橘等,采用配子交配等技术手段杂交培育而得,南部高丛蓝莓的特点是低温要求量较少,较北部高丛蓝莓更适宜于温暖区域。所以,南部高丛蓝莓的出现,使得高丛蓝莓种类得以向南部温暖地区拓展了栽培范围。相对于北高丛蓝莓,南高丛蓝莓树体略小,一般高度在1~1.5m,有的可达到2m。适宜生长的土壤pH值在4.3~5.5。对冷温需要量比较低,一般在200~400h。单从冷温需要量来看,在其他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南高丛蓝莓的一些品种比兔眼蓝莓还能进一步向南部地区发展。南高丛蓝莓喜湿润、温暖气候条件,非常适于皖南地区发展,此类品种群果实较大,品质佳,鲜食口感好。可以作鲜果市场销售品种栽培,也可以加工或庭院自用栽培。

2 主要栽培技术

2.1 建园选址与土壤改良

蓝莓栽植要选择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而且排灌条件良好的地方。在山地建园要尽量选择阳坡中、下部,坡度不宜超过15度。我国南方能够栽培蓝莓的地区多数土壤 pH 值偏高,有机质偏低,须进行土壤改良。

2.1.1 土壤酸度(pH值)

蓝莓喜欢酸性土壤,南高丛蓝莓要求土壤的 pH 值在 4.3~5.5 左右生长最好。如果土壤 pH 过高,施用硫磺粉可降低到比较合适的范围。在土壤的pH值大于7.0,灌溉用水的pH值也大于7.0的地方,就不要尝试种植蓝莓,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1.2 土壤pH值的调整方法

如果土壤pH值在 5.5~7.0,可以施用硫磺粉进行调整,注意施用的硫磺粉不能结块,在种植蓝莓前的6个月进行为宜,主要有定植穴内施用和大田施用两种方法。

① 定植穴内施用操作法:视原土壤的pH值状况,一般每穴(50cm×50cm)规格,施用硫磺粉100g左右,与穴内土壤拌合均匀。

②大田施用操作方法:将硫磺粉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可用犁耙等方式与原土拌合均匀,操作时一定要做到精耕细作。一般每m2施用量为100g,则土壤可降低pH值1.0左右。

2.1.3 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肥力

在皖南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农、林业废弃物,如秸秆、谷物外壳、树叶、锯屑、种植食用菌的废料等,但必须使用已充分腐熟的。如种植地在山区,也可以考虑用当地的高山腐殖土。如果土壤的肥力不够,在改良土壤时可以加入适当的高效有机肥。

2.2 定植时间与方法

在皖南地区蓝莓一般应选择春、秋两季种植。春季通常在3月上旬~4月下旬种植,秋季在10月上旬~11月上旬种植。最好选用2年生的营养钵苗,苗木高度30cm以上,根系发达,枝条粗壮的优质苗木,以保证苗木的成活率。还应注意的是,必须选用1~2个以上品种的苗木做授粉树,以提高产量,主栽品种与授粉树的比例为3~4∶1,并均匀分布在园地中。栽植时将苗木从钵内取出,捋顺根系,在改良好的定植穴内挖小坑种植,在种植时注意向上轻提苗木,覆土与地面相平高出钵面1cm左右即可。

2.3 覆盖有机物

蓝莓苗定植后,应在定植穴的表面覆盖一层有机物,厚度在5cm以上,覆盖材料可以就近选取农业、林业废弃物。地面覆盖主要是起到调节地温、防止雨水冲刷、保保持土壤水分、促进根系生长等作用。

2.4 栽植密度

种植蓝莓的株行距应视品种、土地情况、采摘方式而定。一般南高丛蓝莓的株行距为1m×2m左右,栽植密度4500~5000株/hm2;兔眼蓝莓的株行距为1.5 m×2m,栽植密度3300株/hm2。如果基地考虑到机械采摘,应该适当放宽株行距。

2.5 灌溉与排水

蓝莓对于水分的要求极高,适当的土壤水分是蓝莓生长所必需的,水分不足将严重影响树体的发育和产量。灌水应视土壤的类型而定,沙质壤土湿度小,持水力低,容易干旱,需要经常检查并灌水,还需配置灌水设施以满足蓝莓对水分的需要。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持水力强,灌水可以适当减少。还应根据降雨量、雨量分布情况、当地条件和水源情况确定相应的排灌方法和措施,如沟灌、喷灌、滴灌等,保证涝排和旱灌。大面积种植园推荐采用滴灌方式灌溉,种植面积较小的也可采用人工灌水方式。还应注意水源及水质,要求水源是地表池塘水或水库水,要求pH值不要过高,Na+和Ca2+含量也不能过高。

2.6 施肥

蓝莓是对肥料比较敏感的植物,不能过量施肥。推荐施用农家有机肥和硫酸钾型复合肥,不能施用氯化钾型复合肥。

定植后第一年,结合定植穴改良土壤时施用一定量的有机肥或高效复合肥如硫酸钾型复合肥(如 N、 P、 K比例 为 1∶1∶1 型复合肥)即可;定植后第二年,可以施用农家有机肥300g或者硫酸钾型复合肥30g,距离果树根部15cm条状沟或环状沟施入,沟深5cm。萌芽前后各施一次,间隔6周;定植后第三年,施用量增加1倍,距离果树根部25cm条状沟或环状沟施入,沟深10cm。萌芽前后各施一次,间隔6周。

2.7 后续土壤酸度调整

调整过酸度的土壤,种植后第二年,应及时检测土壤pH值的变化,如果种植地块出现pH值的反弹,需要施用硫磺粉再进行调整,可以结合春季施肥时一并施入。

2.8 控草

皖南种植蓝莓,控制杂草生长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尤其是一些恶性杂草如水花生等。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控制:一是地表覆盖,覆盖后即使有杂草生长也很弱势,比较容易处理;二是一定要及时处理,在杂草小的时候清除,一定要控制锄草深度,不要超过3cm,否则容易伤根;三是生草法,播种一些根系较浅的草坪用草种,定期修剪,剪下的部分可以用于地表覆盖。

2.9 病虫害防治

蓝莓在刚引进栽植的园地中病虫害较少。蓝莓生育期间可能会发生叶斑病、溃疡病、枯萎病以及蛴螬、蝼蛄等病虫害,各种病虫害要针对它们在各地的发生规律进行及早预防、综合防治。

2.10 采收

由于南高丛蓝莓的果实成熟期不一致,一般采收需持续3~4周。要选择整个果实呈深蓝色、果蒂部分基本变蓝的果实采摘。采摘应在上午露水干后进行,要避开中午高温强光的时段。不能在雨中或雨后果实上有水时马上采摘。蓝莓采收后 应及时运到室内,在田间暂存时应放置在通风阴凉处,尽量避免挤压和曝晒,保证果粉基本完好,以利销售、贮运。

[1] 郑炳松,张启香,程龙军.蓝莓栽培实用技术[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 吴燕,章鹏,王林.蓝莓引种栽培试验与选育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3(21):47-48.

[3] 吴玉秋,祝宏,孟庆国,等.蓝莓栽培管理[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0(8):47.

[4] 肖敏,马强.蓝莓优良品种蓝丰的主要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11(6):38-40.

猜你喜欢

蓝莓土壤
蓝莓建园技术
土壤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灵感的土壤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蓝莓采后立即追肥 谨防黄刺蛾介壳虫
西海岸的蓝莓名片
甜甜的蓝莓果
苦难是微笑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