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积极推动养羊业发展
2014-01-26李宝辉李燕丽陕西省宝鸡市兽医局
文│李宝辉 李燕丽(陕西省宝鸡市兽医局)
张玲琴(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徐凤文(陕西省平利县畜牧兽医中心)
要走跨行业、跨所有制、集团化发展的路子,建立现代肉羊企业制度,组建企业集团,壮大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扩大影响力。
我国养羊业的发展方向正从“养羊产毛,淘汰吃肉”的传统方式,向“以肉为主,肉主毛从,肉毛兼顾”过渡。羊肉收入占养羊收入的80%以上,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羊肉需求量快速增长,羊肉价格不断攀升,搞好肉羊养殖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养羊的经济效益,推动养羊业发展,所以“以肉为主,综合开发”,已成为养羊业的发展趋势。
一、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1.品种。陕西省宝鸡市饲养过的羊,地方品种主要有蒙古羊、滩羊、兰州大尾羊、陕南白山羊、中卫山羊等;培育品种有中国美利奴、小尾寒羊、关中奶山羊、陕北白绒山羊等;国外引进品种主要为波尔山羊、萨能奶山羊、萨福克羊、无角陶赛特羊、德克赛尔羊等,但除了波尔山羊、萨能奶山羊外,其他品种羊占比例小,只有个别农户少量饲养,未形成规模。
2.存栏量。据统计,截至2013年末,全市羊存栏55.27万只,占家畜存栏量的25.49%,羊存栏量排在全省第六位。麟游县作为宝鸡市规划的重点养羊大县,2013年全县肉羊饲养量达到12.38万只,占全市总养殖量的22.4%,年出栏商品肉羊10万只以上,以波尔肉羊为主的畜牧业实现产值5亿多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0%左右。
3.畜牧业布局。做大做强“三个优势”:奶牛、生猪、肉鸡;做精做优“四个特色”:秦川肉牛、波尔肉羊、萨能奶山羊、特色养殖业;建设“五大基地”:全国高端乳品基地,高端优质肉牛生产基地,优质瘦肉型猪生产基地,标准化肉鸡生产基地和杂交肉羊生产基地。从畜牧业布局看,宝鸡市已将肉羊产业列入发展规划,设定了发展目标,这对肉羊业快速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发展肉羊产业的优势
1.地域优势。宝鸡市位于陕、甘、宁、川四省(区)结合部,交通十分便利。该市总面积1811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56%,丘陵占26.5%,川原占17.5%,呈现“六山一水三分田”格局。宝鸡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全年气候变化受东亚季风(包括高原季风)控制。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植被覆盖率高,青绿饲料丰富,比较适合养羊。
2.资源优势。饲草饲料资源。全市有草场39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4.5%,可利用面积334.55万亩,占草场面积的83.2%,300亩以上的草场有200多块,万亩以上的大块草场69块,加上人工种草、农作物秸秆和种粮产生的饲料资源,全市年理论载畜量可达2400多万个羊单位。另外,苜蓿留床面积达53万亩,每年新种苜蓿5万~6万亩,年生产优质苜蓿商品干草15万吨。2009年开始,宝鸡市率先在全省实施了青贮饲草商品化运营,年种植优质专用饲用玉米20万亩,加工青贮带棒玉米80万吨,建立了13个牧草专业合作社,开始了青贮优质饲料商品化经营之路。
社会经济。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5.91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7.65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017.45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增加值370.81亿元,增长9.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1327元,经济实力雄厚,保证肉羊业发展资金需要。
畜牧产业布局。宝鸡市畜牧业已形成“一个主体(奶牛)、三大品牌(秦川牛、波尔羊、萨能奶山羊)”的发展格局。2013年,已建成各类规模养殖场541个,家庭牧场1286个,生猪存栏110.6万头,肉羊存栏55.27万只,牛存栏50.5万头,家禽存栏944.07万羽,畜牧业产值达到98.63亿元,占到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畜、粮、果、菜、药五大主导产业协调发展的局面初步形成。畜牧业布局对今后养羊业发展有着指导性意义。
羊品种。宝鸡市是中国最大的波尔山羊良种引进、繁育基地,陕西省波尔山羊良种繁育中心、陕西宝鸡波尔山羊原种养殖场自上世纪末建成以来,已承担了西北地区、中原地区乃至全国的波尔山羊供种任务,年向社会提供种羊1000多只,为波尔山羊在陕西省及全国推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萨能奶山羊在宝鸡市所占比重也较大,约占10%左右;蒙古羊、滩羊、兰州大尾羊、小尾寒羊等也在宝鸡地区有饲养。羊品种资源优势较为明显,为肉羊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3.科技优势。宝鸡市是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西部惟一的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国家首批技术创新城市和知识产权示范市,拥有2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和20多个国家级、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各类人才35万人,专利授权量在陕西仅次于西安。以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和良种繁育中心为支撑的科技农业是全省农业的一大特色,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商品粮和果、畜、菜生产基地。西北农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毗邻的高等专业院校,可为宝鸡市养羊业提供技术支撑和培养专业人才。市、县、乡(镇)健全的畜牧兽医机构,可为养羊业提供技术服务,目前全市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已达到50%以上。
三、发展肉羊产业的劣势
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良种化程度不高,品种选育缺乏合理长远规划;粗放饲养,饲草料资源利用率低;疫病防控形势严峻,给肉羊业发展带来风险;产业化程度较低,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市场营销环节薄弱;肉羊生产在饲料、营养方面缺乏完善的标准。
四、肉羊产业发展的对策
1.探索适合宝鸡实际的肉羊生产模式。可在继续推广“闫怀杰肉羊养殖模式”的基础上,借鉴外地肉羊生产模式,如“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以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肉羊养殖龙头企业或发挥现有养羊企业的作用,企业牵头,以村为单位,建立合作社,养殖企业为农户提供种羊、技术服务、饲料和管理,并保证回收种羊。还可以推行产业间纵向“六方合作+保险”模式(六方指的是“金融机构+担保公司+饲料企业+种羊场+肉食品加工企业+协会农户”),使各利益主体之间,在政策引导下,建立起以诚信为基础、金融为依托、协会为平台、利益为纽带的多方合作新机制,将肉羊的生产、加工、销售、融资各环节有机结合,使养羊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养羊业得到快速发展。
2.引进优良种公羊,杂交改良本地羊,提高良种覆盖率。在保种的基础上,选择引进适合宝鸡市实际的世界优秀种公羊,制订杂交改良长期规划,对引进的优良种羊在纯繁选育的基础上通过高科技生物技术,快速扩繁种羊群,尽快建立起数量较大、质量较高的良种化羊群,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优秀种羊。同时,结合良种繁育服务体系、冷冻精液配种技术改良本地羊,提高其生产价值,增加养羊业生产效益。
3.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大力推广种草养羊,走舍饲养羊的道路。将现行的农业种植结构做战略性调整,有计划地利用撂荒地、轮作田和中低产田,建立起稳产、高产的饲料地。以实施退耕还草、粮草轮作、果草间作及改良草山、草坡等形式为基础,通过秸秆“过腹”还田、以草定羊等方式,实现农、牧业的良性循环,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舍饲养羊道路。继续推广青贮饲草商品化运营,鼓励成立饲草加工企业,提高饲草饲料利用率。同时,加大苜蓿等优质饲草种植面积,提高优质饲草使用率,保证肉羊质量,增加养殖效益。这样既可以形成规模化养羊,便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也可以增加养羊业的科技附加值,使养羊业由传统的副业性经营,逐渐过渡到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
4.制定饲养标准和羊病综合防控技术,减少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结合实际,制定不同区域、不同饲养模式下肉羊饲养标准、疫病综合防控技术,使肉羊饲养过程统一化、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疫病防控标准化。建立羊病预防规程,加强防疫及检疫监督,杜绝疫病传入和发生。加大羊病科研投入,组建羊病预防控制研发机构和推广队伍,加快研究影响肉羊产业发展的重大疫病,研制和推广运用适宜宝鸡地区防控的新方法、新措施,为羊病的快速诊断、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及免疫程序的科学制定提供有效、便捷的依据,促进养羊业健康发展。
5.加大对肉羊产业化经营扶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或延长肉羊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支持建立合作组织或协会,充分发挥组织(协会)作用,提高肉羊养殖者的主人翁身份和地位。要走跨行业、跨所有制、集团化发展的路子,建立现代肉羊企业制度,组建企业集团,壮大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扩大影响力。以羊肉产品市场为基础,组建羊肉产销集团,统一打品牌,攻市场,形成对外营销的合力。同时,贯彻绿色环保营销观念,建设无规定疫病区、制定无公害肉羊生产技术标准,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6.开拓市场,打响波尔肉羊品牌。把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市场份额作为促进肉羊产业做大做强的立足点,积极引导养殖大户、贩销大户、各类流通中介组织和龙头企业创市场、促销售。一是完善市场体系;二是实施品牌战略;三是积极发展合作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