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语》中表比喻的比类动词
——兼及《国语》中表比较的用法

2014-01-25

关键词:晋语所带喻体

沈 基 松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济南 250014)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分别记载了周、鲁、晋、齐、郑、楚、吴、越八国的历史。时间上,上起西周末年下至战国初年。《国语》长于记言,是用当时语言就事论理的“语”类历史散文,因此,《国语》不仅是史学与文学研究的重要典籍,而且也是语言学研究的珍贵文献,在构拟上古汉语语法系统方面,具有独特的语料价值。[1]

《国语》中的“如”、“若”、“犹”等是反映人、事、物之间相似性关系的一类动词;对这类动词的名称、归属,马建忠[2]182、李佐丰[3]85、崔立斌[4]68、张文国[5]97等都有探讨,张猛称之为比类动词[6]135。这个说法更突出该类动词既可表比较,也可表比喻的“比”的特点,所以,我们采用比类动词的名称。

比类动词在表相似关系时,表比喻与表比较不同:比较的主体与客体是性质相同的事物,相似性关系都具有客观真实性;比喻的类比联想则是个体主观心理世界所建立的事物间的关系,反映的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联系。表相似关系比类动词的表比较和表比喻的用法,学界已有关注。据崔立斌考察,《孟子》一书中的“犹”、“如”、“若”、“似”,前3个有譬况义和非譬况义两种用法,“似”只有非譬况义。[4]68—69黎楠把《论衡》中表相似义比类动词分为只表比喻义、只表相似义以及兼表比喻和相似三种。[7]

《国语》中的比类动词及其小类还未见专门的研究,因此我们以《国语》表比喻的比类动词这一小类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句法分布环境,并与表比较的宾语在功能类型上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弥补《国语》中该类动词研究的不足,为比类动词内部的细化提供材料,为“语”类文献特征的探讨提供视角。

一、《国语》表比喻比类动词的句法格式

《国语》中表相似关系的比类动词有三类:一是“如”类,包括“如”、“若”、“犹”等;二是“譬”类;三是“似”类。其中,“譬”类只有比喻用法;“似”类只有比较用法;“如”类,都可表“好像”义,但在该义项上,它们却有表比喻和表比较两种用法。我们主要讨论《国语》中比类动词表比喻的用法。

从深层次看,比喻有三要素,即本体、喻体、相似点。从表层成分看,有本体、喻体、喻词、喻解四个成分。喻解就是对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似点的解释、说明,一般基于喻体进行描写说明。比如:

(1)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 是乎生。(周语上)

该句中的喻词为“犹”,本体为“民之有口”,喻体和喻解各有两个:“土之有山川”为喻体时,其喻解是“财用于是乎出”;“其原隰之有衍沃”为喻体时,其喻解为“衣食于是乎生”。

比喻句的喻词在句法层面把本体、喻体联系在一起;有些比喻句在喻体之后还有比拟助词。根据本体(A)、喻体(B)、喻词(V)、比拟助词、喻解(C)的组合方式,《国语》中表比喻的“如”类、“譬”类比类动词所在句法格式可分别描写。

(一) “如”类(56见)

“如”类表比喻的比类动词,在《国语》中有“如”、“若”、“犹”3个,其句法格式和举例如下:

1.(A)+V+B+焉+(C)(8见)

(2)夫服,心之文也。如龟焉,灼其中,必文于外。(鲁语下)

(3)吾见令尹,令尹问蓄聚积实,如饿豺狼焉,殆必亡者也。(楚语下)

(4)其血气不治,若禽兽焉。(周语中)

(5)贰若体焉,上下左右,以相心目,用而不倦,身之利也。(晋语一)

(6)若杞梓、皮革焉,楚实遗之,虽楚有材,不能用也。(楚语上)

(7)夫民心之愠也,若防大川焉,溃而所犯必大矣。(楚语下)

该类比类动词只有“如”、“若”,与比拟助词“焉”构成“如(若)……焉”的格式,义为“像……一样”。

2.(A)+V+B+然+(C)(2见)

(8)夫教者,因体能质而利之者也。若川然,有原,以卬浦而后大。(晋语四)

(9)夫吴民离矣,体有所倾,譬如群兽然,一个负矢,将百群皆奔,王其无方收也。 (吴语)

例(8)用“若……然”的格式;例(9)用“譬”与“如”同义连用构成“譬如……然”的比喻格式,该格式可归入“譬”类,为方便放入此类。

3.(A)+V+B(31见)

(10)室如悬磬,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鲁语上)

(11)从怀如流,民之下也。(晋语四)

(12)今子闻而弃之,犹蒙耳也。(楚语下)

(13)越之在吴,犹人之有腹心之疾也。(吴语)

由比类动词把本体和喻体直接连接,再无其他成分,这在《国语》中是常态。如例(10)“室如悬磬”,“室”是本体,“悬磬”是喻体,“如”是喻词。余例类此。

4.(A)+V+B+C(15见)

(14)夫齐侯将施惠如出责,是之不果奉,而暇晋是皇,虽后之会,将在东矣。(晋语二)

(15)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粪除而已,又何加焉。(晋语六)

(16)臣闻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弗及。(越语下)

该类表比喻的比类动词,前有本体,后有喻体,构成“(A)+V+B”格式,此外还有对相似点解释的喻解,喻解往往以分句的形式出现。如例(14)“夫齐侯将施惠如出责,是之不果奉”, 本体“施惠”,喻词“如”,喻体“出责”,“是之不果奉”是喻解。余例类推。

据江蓝生研究,先秦比拟助词常见的有“然”、“者”,常形成“若/如……然”、“似……者”的格式;到两汉偶见“若……焉”的格式。[8]169—171但通过对《国语》语料的分析,我们发现,《国语》中的比拟助词只有“焉”和“然”,而且“焉”有8见,而“然”只有2见。“焉”虽然没有普遍使用,但比“然”使用频率要更高。“如/若……焉”的格式显然要比两汉时期的偶用要来得更早。

(二)“譬”类(6见)

“譬”在《国语》中往往不独用,需与“诸”、“之如”、“如”等合用,以构成表比喻的句法格式。

1.A+譬+诸+B(1见)

(17)夫齐、鲁譬诸疾,疥癣也,岂能涉江、淮而与我争此地哉?(吴语)

“譬”作述语引进本体,“诸”是“之于”的合音合义词,以“之”代本体,以“于”引进比喻的喻体“疾”。

2.A+譬之如+B(3见)

该结构中的“譬”作述语,“之”代指本体A,“如”引进喻体。

(18)夫苦成叔家欲任两国而无大德,其不存也,亡无日矣。譬之如疾,余恐易焉。 (鲁语上)

(19)三属诸侯,存亡国三,以示之施。是以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譬之如室,既镇其甍矣,又何加焉?(晋语二)

3.A+譬如+B(2见)

“譬”和“如”属于同义连用,共同连接本体和喻体。

(21)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越语上)

(22)昔吾先王体德明圣,达于上帝,譬如农夫作耦,以刈杀四方之蓬蒿,以立名于荆,此则大夫之力也。(吴语)

二、《国语》表比喻比类动词所带宾语的功能类型

表比喻的比类动词所带宾语,有名词、动词、短语、小句、甚至复句形式等,为了称说方便,根据功能归成名词性结构NP和动词性结构VP两大类。

《国语》中表比喻的比类动词所带宾语中含有“主·之·谓”结构。对此,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之”放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构成定中结构,整体功能是名词性短语;另一种认为,“主·之·谓”结构仍是主谓。何乐士考察了《左传》中“主·之·谓”结构,认为该结构能独立成句,能“与其他动词谓语或同类句式并列组成复句”,显示其结构的性质是主谓结构。[9]67—80据此我们把“主·之·谓”结构归入VP。

(一)NP宾语 (32见)

1.“譬”类(6见)

(23)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越语上)

2.如(14见)

(25)夫服,心之文也。如龟焉,灼其中,必文于外。(鲁语下)

(26)夫言以昭信,奉之如机,历时而发之,胡可渎也!(晋语四)

(27)吾见令尹,令尹问蓄聚积实,如饿豺狼焉,殆必亡者也。(楚语下)

3.若(8见)

(28)其血气不治,若禽兽焉。(周语中)

(29)若杞梓、皮革焉,楚实遗之,虽楚有材,不能用也。(楚语上)

(30)且夫制城邑若体性焉,有首领股肱,至于手拇毛脉,大能掉小,故变而不勤。 (同上)

4.犹(4见)

(31)吾观君夫人也,若为乱,其犹隶农也。虽获沃田而勤易之,将不克飨,为人而已。(晋语一)

(32)玉帛酒食,犹粪土也,爱粪土以毁三常,失位而阙聚,是之不难,无乃不可乎?(晋语四)

(33)本根犹树,枝叶益长,本根益茂,是以难已也。(晋语八)

(34)余虽靦然而人面哉,吾犹禽兽也,又安知是諓諓者乎?(越语下)

(二)VP宾语(30见)

1.譬类(1见)

(35)昔吾先王体德明圣,达于上帝,譬如农夫作耦,以刈杀四方之蓬蒿,以立名于荆,此则大夫之力也。(吴语)

2.如(9见)

(36)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周语下)

(37)嗣续其祖,如谷之滋,必有晋国。(晋语四)

(38)灵不顾于民,一国弃之,如遗迹焉。(同上)

3.若(9见)

(39)且夫祸唯无毙,足者不处,处者不足,胜败若化。(晋语三)

(40)杀其内主,背其外赂,彼塞我施,若无天乎?(同上)

(41)夫民心之愠也,若防大川焉,溃而所犯必大矣。(楚语下)

4.犹(11见)

(42)且绝民用以实王府,犹塞川原而为潢污也,其竭也无日矣。(周语上)

(43)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粪除而已,又何加焉?(晋语六)

(44)劳师于戎,而失诸华,虽有功,犹得兽而失人也,安用之?(晋语七)

由表1的统计可以看出:

第一,从比喻类比类动词所带宾语的功能看,NP与VP基本持平。《国语》中表比喻的比类动词所带宾语NP和VP分别为32见、30见,占比分别为52%、48%,说明《国语》中比类动词所带喻体与本体之间在构成相似性联想关系时,在以NP为代表的表人表物之间的打比方,同以VP为代表的表事件之间的打比方在数量上相当。

第二,表比喻的比类动词各个体对NP宾语与VP宾语的反应程度不同。“譬”类动词7见,其中NP 6见,占其总量的86%;VP仅1见,说明“譬”类动词主要以NP作宾语,很少使用VP作宾语。“如”23见,其中NP14见,占其总量的61%;VP 9见,占其总量的39%,说明“如”较多带NP作宾语。“若”17见,其中NP 8见,占其总量的47%;VP 9见,占其总量的53%,说明“若”以NP作宾语与VP作宾语相差不大。“犹”15见,其中NP4见,占其总量的27%;VP11见,占其总量的73%,说明“犹”主要以VP作宾语。

第三,各表比喻的比类动词在《国语》中的使用不平衡。该类动词共62见,其中,“如”23见,使用次数最多,占比37%;最少的是“譬”类7见,占比11%;“若”和“犹”各17见、15见,分别占比28%、24%,相差不大,处于中位。

表1 《国语》表比喻比类动词宾语功能类型汇总表

三、《国语》“如”、“若”、“犹”表比喻与表比较所带宾语的功能分析

《国语》中的“如”、“若”、“犹”既可表比较,也可表比喻。通过表2可以看出,表比较与表比喻时,“如”、“若”、“犹”后的宾语在功能类型上有以下显著差别:

表2 “如”、“若”、“犹”表比较与表比喻宾语功能分类对照表

首先,表比较时NP宾语居于强势地位。 表比较时“如”、“若”、“犹”三者所带宾语共计92见,其中NP宾语89见,占比97%,可见比较类中NP宾语占绝对优势,充分说明《国语》中NP宾语是表比较的比类动词的趋向性选择。

其次,表比喻时VP宾语与NP宾语相当。表比喻时“如”、“若”、“犹”三者所带宾语共计55见,NP宾语为26见,VP宾语为29见,两者占比分别为47%和53%,VP宾语高于NP宾语6个百分点,可见《国语》中表比喻时VP宾语与NP宾语相差不大。

产生上述差别的原因在于:

其一,比较的同质性决定了NP宾语的强势地位。表比较时NP所显示的往往是同质的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相似性关系,较少涉及到VP所代表的事件之间的相似性关系,所以表比较时NP宾语占据统治地位。另外,表比较时比类动词“如”、“若”后面的比较对象往往会以具有名词性特征的代词形式出现,形成一些相对固定的表达格式,如“如是”(12见)、“如之”(5见)、“如此”(9见)、“何如”(10见)、“如何”(3见)、“若何”(27见)等,这些表达格式使用简便,因而使用频率高,这也是NP宾语居多的原因之一。

其二,比喻的异质性和《国语》的“语”类文献特征导致VP宾语增多。比喻既可表示异质事物间的相似性联想关系,也可以表示以VP所代表的异质性事件之间的相似性关系,而这也反映了《国语》作为“语”类文献的特征。 《说文》:“语,论也。直言曰言,论难曰语。”一般认为,《国语》长于“记言”,而这些言论往往是有关“邦国成败、嘉言善语”的。“语”类文献的编纂目的在于“明德,以知先王之务”,也就是如何以德以礼来治国理政。在这些言论中,为了帮助人们理解事理,往往需要借助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用其他相对易解的事件来与被议论的事理之间建立起相似性关系。如:

(45)人之有学也,犹木之有枝叶也。(晋语九)

(46)今子闻而弃之,犹蒙耳也。(楚语下)

(47)臣闻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弗及。(越语下)

例(45)的本体和喻体都是表事件的“主·之·谓”结构,“人之有学”重要性到底如何,直言显得抽象,把它比之于“木之有枝叶”则具体可感,浅显易懂,容易接受,从而增强说服力。余例类此。

由此可见,《国语》在说理、议事这类议论、劝谏场合中,比类动词后的喻体以VP形式出现较为常见。但记言为主,是就全书而言的,也有记言记事并重,还有偏重于叙事的,在这些场合,如果以对事物之间纯粹的相似性描写为目的,则NP宾语会派上用场。如:

(48)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吴语)

(49)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同上)

(50)右军亦如之,皆玄裳、玄旗、黑甲、乌羽之矰,望之如墨。(同上)

例(48)以NP宾语“荼”为喻体,来比况本体“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例(49)以“火”来比喻左军的“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例(50)以“墨”来比喻右军的“玄裳、玄旗、黑甲、乌羽之矰”,通过这些名词性喻体来凸显强化宏大壮观的战争场面中本体事物的特征。

一部汉语的发展史离不开对构成汉语的各个共时阶段的语言的研究,而共时阶段的语言的面貌又是由一部部成书于该阶段的语言文献体现出来的,所以对断代专书语言的研究是构建汉语发展史的基础和必不缺少的环节。

《国语》中表比喻的比类动词只有“譬”类和“如”类,而“如”类中只有“如”、“若”、“犹”,而这三个“如”类动词还具有表比较的语用功能,所以将它们进行量化统计、对照比较有助于深切具体地观察《国语》中这两种用法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助于比类动词的断代和历时研究。

[1] 刘利.从历史语法角度看《国语》的语料价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2] 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 李佐丰.古代汉语语法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 崔立斌.《孟子》词类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5] 张文国,张能甫.古汉语语法学[M].成都:巴蜀书社,2003.

[6] 张猛.《左传》谓语动词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7] 黎楠.《论衡》中的比类动词的用法分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8] 江蓝生.从语言渗透看汉语比拟式的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1999,(4).

[9] 何乐士.左传虚词研究(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猜你喜欢

晋语所带喻体
深山狩猎
内蒙古西部方言歇后语反映的地域文化
晋语“圪”词语研究
“电流和电路”“电压电阻”易错题练习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喜马拉雅
AneCan恋爱观大调查!
英语中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