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有氧运动疗效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4-01-25巩玉荣高艳芳刘社茹
巩玉荣 唐 利 高艳芳 刘社茹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河北 邢台 054000)
据媒体报道,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世界第一。糖尿病已成为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一种常见病。它是继肿瘤、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花费的特征,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糖尿病的运动疗法是指让糖尿病患者进行长期有规律的身体运动锻炼,运动疗法已经受到广大医务人员和部分患者的重视,但仍有部分患者及家属不予重视,导致康复效果不满意[1]。4年来我们加强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护理干预,特别是餐后有氧运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以来我院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40例,男110例,女30例;年龄55~70岁;均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无肾病综合征;病史3个月~13年;入院时空腹血糖8.4~18mmol/L;身体条件均适合运动。
运动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的常规护理,干预组根据每位患者的个体状况,因地制宜地制订运动处方,包括运动种类、强度及运动量、运动频率及时间、运动时机等。
运动前评估:眼底变化、心电图、血糖、是否存在血管及神经并发症、潜在性心脏病。
运动项目:选择简单、方便、利于长期坚持的项目,如建议散步、快走、慢跑、有氧舞蹈、游泳、骑自行车等。避免举重、伏地挺身、仰卧起坐。
运动强度:循序渐进,因人而异,一般从低强度运动(散步、做操、骑车、打太极拳等)开始,逐步进入中等强度运动(登山、跳舞、跳绳、跑步、爬楼)等。运动强度应达到最大心跳速率的60%~85%为原则。最大心率=(220-年龄),但是以心脏能负荷的程度为前提,不要勉强。建议从低强度(最大心跳的50%~60%)做起,逐渐增加强度至维持训练强度(最大心跳-静止时心跳)×0.6+静止时心跳。
运动时间:餐后1~2h开始运动,尤其早晚餐后是运动的最佳时间,因为此时是血糖含量较高的时候,避开药效尖峰时间及空腹时段[2]。
运动频率:最好能每天或隔天运动1次,每周至少3次,以达到降糖效果。每次运动应包括暖身(5~10min)、运动(20~60min)、缓和(5~10min)三步。
运动时注意:①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且运动时随身备好巧克力、糖块、饼干等,以免出现低血糖。②老年人或有慢性并发症的患者最好有人陪伴。③血糖高于14mmol/L或低于4.3mmol/L时应暂停运动,运动前后测血糖。④刚发生低血糖后、感冒发热、血压不稳定时应暂时停止运动。⑤天气过冷、过热、雾天、雨天、雾霾天气时,不宜做室外运动。⑥额外的运动应适当增加饮食量。⑦运动部位与胰岛素注射部位应避开,且避免在胰岛素降血糖效果最高峰的时段运动;短效为注射后2~4h,中效为注射后6~10h。⑧有眼部疾病、肾脏和神经病变,或曾有中风、高血压、心脏病者,不适合做激烈运动,且应在医护人员建议下运动[3]。⑨固定跟朋友、邻居或家人一起运动,会更容易持之以恒。
治疗结果
对照组与干预组血糖控制情况的比较:对照组70例,血糖控制佳41例,血糖控制不佳29例,血糖控制率58.6%;干预组70例,血糖控制佳61例,血糖控制不佳9例,血糖控制率87.1%。血糖控制率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定期进行餐后有氧运动锻炼的患者血糖控制能明显好于对照组。
讨论
餐后有氧运动是控制糖尿病症状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餐后有氧运动能够通过运动调节糖代谢,降低餐后血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血糖的控制。餐后有氧运动可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机体适应性,加强脂肪的分解,促进多余脂肪消耗,降低血脂和控制肥胖,降低心脑疾病发病几率,增强病人的自信心及减少心理压力。
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已经证明了运动疗法是一种可以广泛应用且具有远期效应的治疗手段。如今,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符合我国糖尿病人在遗传、体质、生活方式等方面特点的运动治疗体系,把运动纳入每个适应证病人的治疗中。
[1]肖可喜,肖可为.老年2型糖尿病运动疗法的护理干预[J].现代医院,2006,6(1):65-66.
[2]黄晖明,曹维明.2型糖尿病的运动疗法及发展趋势[J].福建体育科技,2005,24(2):36-38.
[3]唐红梅,施榕.2型糖尿病的运动疗法[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4,16(2):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