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攻关增动力 人才培养谋发展

2014-01-25刘申

中国全科医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全科医师全科上海市

我和大家谈论的是我们社区以科研带教提升能力的培养模式,希望大家不吝批评与指教。

1 基本情况

1.1 环境优越 上海市石门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处静安区东北隅,东邻人民广场,南接南京西路,北靠上海新客站,是市级文明街道。社区面积1.09平方公里,商业繁荣,文化资源丰富。共有常住人口34 392人,13个居委会,14岁以下青少年 2 349人,60岁以上老人7 876人,80岁以上老人2 509人,育龄妇女19 062人。

1.2 中心情况 中心是第一批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全科医师培训基地、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社区基地、上海市爱心助老特色基地,交大、复旦、中医药大学等多家医学院校社区培训基地,同时也是上海市第一批从地段医院转型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单位。中心建筑面积4 100平方米,下设新福康里、光明、国际丽都、一街区、东王、郑家巷6个卫生服务站点及健康驿站两处。中心现有在岗职工136人,其中医技人员122人;本科学历73人,硕士研究生5人;副主任医师8人,主治医师46人,全科医师35人,规范化培养6人。中心规范开展国家及上海市的各类公共卫生项目,此外注重服务环境整洁舒适,医疗与预防保健区域分开,规范设置科室,单独诊室注意保护隐私。

2 人才培养

2.1 以人为本,全体发展 历经十余年的全科医师培养的探索,我们以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培养全科医师。我们的人才培养以职业操守、人文素质、学科水平、实践能力为人才四要素,以强化目标、以人为本、分层培养、全体发展为模式。从2000年起,我们启动了4年中山医院规范化培训(全科硕士)、600学时转岗培训、静安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等项目众多的全科医师培养途径。

2.2 培养方式 通过“三基”培训和训练、各种理论技能培训和考核、组织业务学习和操作进行能力培养;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参加全科沙龙、学术年会、知识竞赛、病案讨论。此外,组织医疗救援、援助边疆,组建青年志愿者队伍参加特奥会、世博会,社区对口帮困,参与敬老院、阳光之家服务以进行人文培养。上级多个部门轮岗,多种形式进修,参与市、区大型活动会务进行转岗进修。重视培养多元化人才,形成各种人才梯队(管理、专技、多媒体制作、文体宣传、外语),并完善后备人才储备。

2.3 鼓励科研 培养一支学科带头人队伍,以课题、项目作为培养人才水平的重要途径,形成科技兴院的氛围。

2.4 教学相长,增加才干 建立健全管理、运行机制,成立科教室、落实带教计划,形成自身教学方法(以实践能力、沟通能力为主),培养中心师资队伍(由学历高、工作能力强、学术水平高人员担任)。提供学科建设、师资培训、信息资源支持,完善带教质量评估、考核制度,师资人员在职务提拔、职称评聘、出国培训、课题研究、绩效考核上有倾斜政策。

2.5 拓展视野,外出学习 选派全科医师、公共卫生医师5批8人,赴美国、英国、加拿大参加培训,参加香港、韩国、菲律宾的亚太地区全科年会。这样不仅拓展了思路、开阔国际视野,更学习了先进理念,提高了创新能力,使员工成为业务骨干、师资骨干。

3 培养成果

我们获得了诸多的荣誉,如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上海市最受职工信赖管理者、上海市五四荣誉奖章、上海市对口援建工作优秀个人、上海市职业道德先进个人、上海市优秀志愿者等。我们参与的课题有全国市区各类课题20余项,在国家、省市级期刊上发表医学论文23篇,近30篇论文在全国、本市学术会议上交流。很多员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能独立承担科研课题,还多次获得政府部门的嘉奖。

4 实践体会

完善机制、创新形式、培育人才、不断进取是推动全科医学不断进步的重要条件。我认为培养全科人才,需要树立科学人才观,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全科人才为目标,营造人才成长的文化氛围,制订以人为本的培养规划,建立工作、监督、激励机制,创造施展才能的机会和舞台。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全科医师全科上海市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医学人文融入全科医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口腔全科医师执业范围(讨论稿)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全科医师团队在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