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中风后顽固性呃逆30例※
2014-01-25黄东挺
黄东挺 关 燕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南宁 53002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又叫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起病隐袭,病程呈慢性进行性,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社交、职业与生活功能。而AD患者中风后因中风时发生弥漫性脑损伤使呃逆反射弧抑制功能丧失,故出现顽固性呃逆,给患者带来痛苦。笔者于2012年7月~2013年5月运用头针为主治疗30例AD伴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0例AD伴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且呃逆持续发作均48h以上,使用解痉剂、镇静剂等常规治疗无效。其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最小65岁,最大82岁;病程最长反复发作3个月,最短5d,以10d左右者居多。脑梗死23例,脑出血7例。
治疗方法
1.取穴:头针取额中线、本神、百会;体针配穴取膻中、天突、双侧足三里、双侧太冲、双侧列缺;长期卧床者去双侧太冲,加双侧太溪,既往有气管切开的或现有气管套管的,去天突,加印堂。
2.操作:头针按常规操作。膻中,循经向上平刺0.5~0.8寸,其余穴位按常规操作,针刺得气后,将该12穴分为六组,以邻近2个穴位为1组,分别在针柄接上电针的正负极,电针仪输出选择疏密波,因个体差异,输出量以患者可以忍受为度,留针20 min。按以上治疗方法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周内未复发;好转:呃逆没有完全消失,但呃逆发作频率降低,呃逆间隔时间延长,或呃逆当时停止,但由于进食、胃管不适或其他因素1周内再复发;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
结果:30例患者中治愈19例,占63.3%;好转9例,占30.0%;无效2例,占6.7%。总有效率为93.3%。
讨论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A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给病人造成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各国政府和医学界的普遍关注。尤其是AD患者卒中之后常伴有顽固性呃逆,其发生机制可能是卒中时发生弥漫性脑损伤使呃逆反射弧抑制功能丧失[1]。西医学认为,呃逆是物理或化学因素刺激胸颈髓段及延髓等处的迷走神经和膈神经反射中枢引起膈肌、肋间肌及咽喉肌的不自主收缩或痉挛的一种临床症状。而AD患者卒中后因病人进食少或长时间卧床,导致胃排空减弱和胃液潴留,迷走神经受到刺激,上述阈值降低和强刺激也可导致顽固性呃逆。从本文治疗结果来看,采用头针为主电针疏密波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神经应激功能,降低迷走神经的兴奋性,从而达到治愈AD伴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目的。
[1]王永炎,谢阳谷,曹洪欣 .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