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养殖方式应逐步取消
2014-01-25裴智勇赵蓓蓓山西省平遥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文│裴智勇 赵蓓蓓(山西省平遥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山西省平遥县畜牧养殖业持续快速发展,到2013年底,全县饲养总量达到1800万头(只),肉蛋奶总产达到16万吨,并分别出现龙海、国青、全根、丰翼天和等国家级、省级大型畜牧龙头企业,有力地提升了全县畜牧业的档次和水平。
但从畜禽存栏结构来看,全县20600户各类大中小养殖户中,大中型养殖户较少,小散养殖户仍占主导地位。其中猪以存栏100头为界,规模以上养殖户仅有215户,存栏约为3.8万头;肉牛以50只为界,规模以上养殖户仅有21户,存栏约为0.75万头;羊以200只为界,规模以上养殖户仅有92户,存栏约为3.5万只;鸡以5000只为界,规模以上养殖户仅有215户,存栏约为313万只,猪、牛、羊、鸡规模户养殖量分别占总存栏量的20%、21%、18%、46%。总体来看,还是散养户数量大、占比高,这就引发了以下问题:
一、养殖不规范、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差
散养户大部分因陋就简,有的是因家里有收割的玉米等不好92卖而产生养个猪、挣点钱的想法;有的是有几间空房子闲着没用而开始养殖;有的是有个剩余劳动力不想出去挣钱而开始养殖。总之,大部分散养户准备不充分,不可能给畜禽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另外,在饲养方式上,也不可能精确计算畜禽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更不会提供全价饲料,因而,经济效益差就成为必然。就拿去年和今年的猪业行情来说,由于供大于求,猪肉价格大跳水,导致规模养殖户每头猪亏损大约在100元左右,而散养户亏损就达到每头200元以上,甚至更高。据调查,今年以来,养生猪的户数比去年同期减少了一半以上。养鸡的情况也差不多,由于去年鸡蛋价格长期低迷,散养户比同期也减少了近1/3。
二、环境污染严重,疫病防控难
散养户90%以上属于居家饲养,“人在村里住,畜在家中养,粪在路旁倒”。夏天是臭气熏天,污水横流,蚊虫乱飞,不仅养殖户自己受不了,乡邻也是意见很大,极易引发各种矛盾。由于不能有效地减少养殖动物与人、其他动物以及交通工具等的接触,散养户又不具备饲养动物的卫生条件,因此,极易引发各种动物疫病,甚至人畜共患病。
三、抗风险能力差,散养获利困难
随着国际及国内猪肉、鸡肉、鸡蛋和牛奶等畜产品的供大于求总势的形成和长期化,畜牧业早已过了养大、养成就能挣钱的黄金期,该产业已经进入薄利时代,成为名副其实的薄利高风险行业。养殖不再是一本万利,不再是农户的钱袋子,不再是农民小钱凑大钱的小银行。在这种情况下,不注意养殖技术和风险,只能是赔钱折本,让小散养殖户退出则是保护农民利益和畜牧业健康发展的良策。
四、有悖防疫法,合情不合理
《动物防疫法》第十九条规定: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和隔离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所,以及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应当符合下列动物防疫条件:(一)场所的位置与居民生活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距离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二)生产区封闭隔离,工程设计和工艺流程符合动物防疫要求;(三)有相应的污水、污物、病死动物、染疫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和清洗消毒设施设备;(四)有为其服务的动物防疫技术人员;(五)有完善的动物防疫制度;(六)具备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动物防疫条件。
散养户根本不具备这些条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来看,最好能逐步取消散养的养殖方式,全面推进规模健康养殖。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试点和推进:
一是在畜种上,要考虑畜禽品种生长方式的特点。猪、鸡是食粮动物,应首先成为规模饲养的对象。其中鸡、特别是笨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放养传统,在特定地方可予以保留。牛、特别是奶牛在国外早有成熟的规模饲养经验,应当先行实行。羊和肉牛作为草食动物可以缓行。
二是在地区上要分类施行。可根据人居状况、交通条件分类实行,如在人居密集区域要严格控制。山区等则宜缓宜松,划定的牧区则要保持放养模式。在人居少的山区,散养笨鸡应积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