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肉阜的诊断及治疗
2014-01-25林丽珠陈艳萍黄毅彬沈明艺王鸿庆林淑玲
林丽珠 陈艳萍 黄毅彬 沈明艺 王鸿庆 林淑玲
(福建省安溪县医院,362400)
尿道肉阜是女性尿道口出现的肿瘤样组织,又称尿道肉芽肿或血管性息肉,是女性常见的尿道疾病。临床上常见于更年期及绝经期女性,此年龄段反复泌尿系感染、出血多与本病有关。尿道肉阜治疗方法很多,包括药物、手术、冷冻、激光等。
尿道肉阜的病因及诊断
尿道肉阜的发病机制及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卫生状况及慢性刺激有关,如外阴的相关炎症没有及时治疗、男女性交的摩擦、卫生纸的不良使用等;可能与尿道脱垂、尿道梗阻、雌激素水平降低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及其他尿道炎症状。尿道肉阜可发生于尿道各壁,尿道口6点处多见,有的带蒂,多数基底较宽,突起于尿道黏膜表面,质软、色淡红或深红,感染时可有分泌物、易出血、触之疼痛。
治疗方法
1.雌激素治疗:可分为口服或外用治疗。目前认为尿道肉阜与雌激素缺乏、局部抵抗力减低及慢性刺激、炎症有关。口服药物主要为己烯雌酚,长期应用可能增加乳腺与子宫内膜癌变的机会。小而症状轻微的尿道肉阜外用雌激素。局部使用雌激素治疗尿道肉阜很快缩小、消退,说明雌激素缺乏可能是尿道肉阜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雌激素治疗一般选用复方己烯雌酚霜剂,将复方己烯雌酚霜剂外用涂于肉阜周围,2g/次,2次/d,20d为1个疗程。外用雌激素液、软膏或栓剂。本方法是局部给药,不良反应小,疗程短,疗效高。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亦较多,包括尿道外口黏膜环切术、激光、微波、冷冻等,主要针对肉阜体积较大或经常出血者。
尿道外口黏膜环切使用电刀能减少出血,并把基底部彻底切除,以防复发。切口以5/0肠线缝合,一般留F16~18气囊尿管5~7d。液氮冷冻治疗方法操作简便、不出血,且治疗中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恢复快,但其治愈率较低,需多次治疗。
激光治疗方法是采用激光对软组织的凝固、焦化和气化作用,使其瞬间被气化而达到切割、止血一次完成,达到清除病灶的目的。但其复发率明显高于雌激素治疗组,且对于较大的肉阜,激光治疗灼伤范围大,深度不易掌握,破坏基底层,可能造成尿道狭窄。
讨论
尿道肉阜是成年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有激素治疗、手术治疗、激光治疗等。各医院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保证该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