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欧洲视角

2014-01-24特邀主持人宋新宁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功能主义学派欧洲

特邀主持人 宋新宁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欧洲视角

特邀主持人 宋新宁

[主持人语] 国际关系理论起源于欧洲,从博丹的主权学说到康德的永久和平理论,欧洲学者为20世纪诞生的国际关系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似乎衰落了,由欧洲人创立的国际关系理论成为美国人手中的学术利器,占据了国际学术的主导地位。所谓“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成为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的代名词。欧洲人在战后一直致力于欧洲的区域一体化,对这一进程本身的研究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内容。同时,欧洲学者也开始根据自身的特性,力图在国际关系理论上有更多的建树,并提出所谓“国际关系理论的欧洲视角”。

欧洲对战后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欧洲一体化,不仅为国际关系理论注入新的内容,即如何看待区域一体化作为一种崭新的国家间关系形态,而且一体化的理论研究本身,融合战后社会科学发展的成果和欧洲一体化的实践,使之不断走向完善。第二,英国学派及其发展,对美国主导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构成挑战。第三,与欧洲自身安全环境紧密相关的安全研究,特别是对非传统安全的研究,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亮点。

宋新宁教授的《欧洲一体化理论:在实践中丰富与发展》一文,通过对欧洲一体化诸多理论流派和学说的梳理,讨论了其在实践中的演进和相互融合,认为联邦主义理论从终极的制度设计到关注治理,功能主义从早期功能主义的理论推演到新功能主义的解释性理论再到后功能主义的操作性设计以及制度主义的兴起,体现了欧洲一体化理论流派的理论建构与欧洲一体化的实践密切相关联,相互促进,各种理论之间既相互论争,又彼此借鉴,在争鸣中共同发展。

丹麦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学者乔格·索伦森的国家属性变化理论是继“哥本哈根学派”之后又一独具北欧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学说,并对美国主导的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新现实主义理论提出了挑战,在国际关系学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吴勇教授的《国家属性变化论:一种分析国际关系的新视角》一文重点讨论了索伦森国家属性变化理论的形成背景、基本要义和内在逻辑,认为该理论是建立在既有理论交汇地带的一种具有包容性和原创性特点的国际关系理论,不仅对既有理论有所修正和补充,也对后发国家的理论建构具有示范作用。

国际关系英国学派形成于冷战时期,并且长期在美国话语霸权之下处于被边缘化境地。近年来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学界对该学派有较为充分的讨论。张小明教授的《国际关系英国学派的发展动向》一文从学派意识、连带主义色彩和理论修正三个方面考察了英国学派在冷战后的发展变化,认为它体现了美国国际关系理论主流学派话语权的削弱,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与冷战后国际关系中一系列新现实更加贴近,非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学派日益得到发展。

罗天虹博士的《欧洲批判的安全研究:理论探索、研究纲领及其欧洲特性》一文通过对欧洲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哥本哈根学派、阿伯里斯特维斯学派、巴黎学派的梳理,探讨了欧洲和美国在安全研究领域的差异以及欧洲安全研究的国际政治社会学特性和批判性方法,认为欧洲批判的安全研究不仅对我们认识欧洲国际关系理论视角的特点提供了主要线索,也对我们认识批判理论以及基于地缘文化差异的学派发展提供了教益和启示。

猜你喜欢

功能主义学派欧洲
欧洲“芦笋季”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先上马,后加鞭——中国戏曲的演化路径与“前海学派”的深度阐释
Development of Skopos Theory
对“京都学派”元杂剧曲词评点的诠释
剑桥仪式学派与百年戏剧史研究述评
Relationship Between Text Type and Translation Strategy: with Reference to the Reader and Translator
在欧洲邂逅温州人
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哲学基础
浅析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得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