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情低迷,猪市惨淡,政府“救”还是不“救”?

2014-01-24本刊编辑部

中国猪业 2014年5期
关键词:冻猪肉猪价猪肉

本刊编辑部

卷首语

行情低迷,猪市惨淡,政府“救”还是不“救”?

本刊编辑部

发改委数据显示,2013年12月中下旬以来,生猪价格由升转降,持续走低,截至2014年5月7日,猪粮比价已连续17周跌破6∶1的盈亏平衡线,部分地区猪粮比价甚至跌至4.6∶1。据业内人士估算,自繁自养生猪平均亏损已达300元/头,养殖亏损之严重是15年来从未有过的。猪贱伤农,养猪人叫苦不迭,欲哭无泪,他们在困惑着,彷徨着,等待着猪价止跌回升的那一天。

为遏制当前生猪价格过度下跌,稳定生猪生产,按照《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的规定,2014年3月27日,国家启动了2014年首批6.5万吨的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工作,在全国多个省份同时开展收储。进入4月份,随着收储计划的落实,生猪市场出现积极变化,猪价止跌企稳,结束了连续19周的下跌局面,天津、河北、山东等地猪价有小幅回升,但猪粮比价仍明显低于6∶1的盈亏平衡线,养殖亏损依然严重。5月8日,国家又启动了2014年第二批8.8万吨的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工作。

在一个多月内连续两次启动冻猪肉收储,显示了政府为保障生猪生产平稳健康发展、防止市场供应和生猪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的决心。政府收储,意在救市,保护生产者利益,但就目前来看,收储效果并不理想,消费端依旧疲软,生猪价格虽然跌幅有所收窄,但仍保持弱势震荡格局,上行迹象仍不明显。而业界对于政府的收储行为也是褒贬不一,大家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有支持者认为,猪价持续下滑,收储势在必行。中国是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如果猪价出了问题,对于生产者或消费者来说都是不利的;而且生猪或猪肉价格直接影响CPI和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因此国家不能坐视猪价跌势不管,应积极启动生猪价格调控预案,其中冻猪肉收储是重要手段。收储可在短期内对猪价形成利好支撑,以稳定猪价,提振生猪市场信心,有一定的“托市”效果。

也有反对者指出,收储难改生猪市场颓势,收储可能只是“安慰剂”。一是收储规模占国内猪肉消费总量的比重极低,一般仅为0.1%~0.2%,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内生猪市场的供需形势,对市场整体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对中长期猪价的影响非常有限;二是收储在本质上解决不了生猪市场产能相对过剩的问题,这也决定了收储提升猪价的作用微乎其微。众所周知,猪价低迷不振其根本原因在于能繁母猪存栏居高不下、产能相对过剩、市场供过于求,欲使猪价企稳回升,淘汰低产母猪和落后产能是不二选择,而收储无法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只不过是治标不治本。

更有质疑的声音表示,收储实际上是政府在干预猪肉价格,这可能会导致市场信息的扭曲,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利于发挥市场杠杆的作用。如果因为政府频繁、大量的收储救市措施,让养殖场(户)产生政策依赖,盲目乐观押注后市猪价,而不愿意主动淘汰能繁母猪,致使生猪市场供需结构不能发生本质变化,那么猪周期将变得更加不确定,拐点时间或被推迟,猪价回升仍难见起色。

猪价持续低迷,生猪养殖频陷亏损,政府“救市”有其必要性,这是发挥政府调控作用、稳定市场预期、释放价格信号的需要,但收储作为政策性的调控手段不宜频繁采用,也不是治本之道。破解生猪养殖困局,最终还要靠市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猪养殖结构,加快淘汰低产能繁母猪,以实现生猪市场的供求平衡。只有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两只手”协同发力,把握节奏,张弛有度,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生猪生产和价格的平稳。

猜你喜欢

冻猪肉猪价猪肉
猪肉将降到白菜价
猪价见底了吗?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商务部:春节期间每周都将投放2万~3万吨储备肉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国家统计局:2月中旬生猪价格较上旬涨2.6%
猪肉价格要回归正常了?
七月猪价或开启阶段性快速上涨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