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日常自我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2014-01-24吴声应夏腊梅冯惠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6期
关键词:原发性心血管依从性

吴声应 夏腊梅 冯惠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日常自我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吴声应 夏腊梅 冯惠颜

目的 调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日常自我管理现状, 分析其影响, 对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出对策。方法 通过面对面访问和电话访问方式对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日常自我管理现状调查。结果 用药依从性非常高, 但在血压监控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做得较差。结论 在特定地区,在控制高血压方面, 用药依从性已经不是影响血压控制的主要因素, 应同时提高患者日常自我管理综合能力。

原发性高血压;日常生活;自我管理;调查

原发性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和威胁生命的常见心血管疾病, 治疗对策包括药物治疗和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作者对曾经在本院就诊和住院的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日常自我管理现状调查, 分析影响原因, 提出相应对策, 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2013年1月~12月曾经在本院就诊和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非仅限于高血压病就诊或住院)随机抽取100例, 其中男60例, 女40例。年龄45~85岁。调查对象全部具有正常的沟通能力。

1.2调查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 内容包括日常是否规律服药、有无漏服、血压能否控制(是否达标)、有无监控血压、有无药品不良反应、生活习惯(是否禁烟控酒, 是否注意饮食等)。采用直接与患者面对面对话和通过电话访问方式,对问卷内容进行提问并同时填写。

2 结果

2.1统计结果

2.1.1在是否规律服药方面, 100例全部表示能够做到遵医嘱规律服用药物, 偶尔因各类原因漏服, 没有1例表示经常漏服。

2.1.2在血压是否控制方面, 66例表示能够控制, 但其中30例不清楚血压降多少才算达标;34例表示不清楚。

2.1.3在日常血压监控方面, 56例表示没有自行监测仅在到社区和医院就诊时监测;32例表示除了因身体不适到社区和医院就诊时监测外, 平时没有监测;8例表示平时会自行到社区监测, 4例表示家里备有血压计而经常监测。

2.1.4在有无药品不良反应方面, 100例全部表示没有或不清楚, 有些表示会有其他疾病引起的不适如胃痛等。

2.1.5在生活习惯方面, 47例表示能够不吸烟、控酒(完全不喝和偶尔喝少量酒)和注意饮食(包括低盐、低脂肪等), 53例表示生活习惯方面(是否禁烟控酒, 是否注意饮食等)没特别留意, 或者起码有一项没能做到。

2.2影响因素

2.2.1患者用药依从性高 主要因为就诊时医护工作者的教育指导, 也反映了患者对药物治疗的重视程度的提高, 也是特定区域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这些因素包括媒体的宣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等等。

2.2.2控制高血压 一方面要求达标, 一方面要求平稳。患者在血压能否控制和日常监测方面做的较差, 主要原因是认知度欠缺和重视程度不够引起的。患者认为有坚持服药就可以了, 并不清楚和在意血压是否达标与血压波动的范围,也不认为这些有多大的意义。

2.2.3对于药品不良反应 患者认知度都较差, 一般不能区分药品不良反应与其他疾病引起的不适的区别。

2.2.4患者对生活习惯方面的自我管理有待提高 禁烟控酒, 注意饮食对于已经确诊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以及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 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据调查发现, 患者都已经从各种途径获知了这方面的信息, 做的不够好, 主要有三个方面:①获得的信息还不齐全, 需要更多的教导;②对日常自我管理与血压和身体健康的相关性认知度不够和重视程度不够, ③没有毅力坚持。

3 讨论

3.1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目的与意义 原发性高血压是除了本身有关的症状外, 长期高血压还可能成为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最终还可导致这些脏器的功能衰竭, 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1]。患者日常自我管理水平低下, 不但会造成血压难于控制, 而且随着疾病的进展, 可能诱发各类严重心血管疾病[2]。事实上, 就算能坚持长期规律服药, 但血压长期不达标, 也失去了药物治疗的意义;另外一方面, 血压经常性波动过大, 对血管和器官都有损害, 甚至引发严重不良后果。

3.2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对策

3.2.1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医生、护士、药师以及社会药店的药师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及用药教育, 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3]。对于已经确诊的高血压患者, 他们使用的药品只能从医院和药店获得, 这就给医生、护士、药师一个面对面宣教的机会, 而恰恰由于医生、护士、药师具有专业的品牌, 他们的宣教通常都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2政府的资金投入, 社会慈善基金的介入, 也是非常必要的手段。对于生活困难的患者家庭, 连基本的药物治疗都得不到保障时, 疾病往往都受到忽略, 生活的压力波及精神层面, 两者共同作用使疾病加重[4]。

3.2.3电视、报纸、各类教育机构等媒体的正面宣传。因为人们生活中与这些媒体联系密切, 他们比较容易从这些媒体接收到信息, 通过长期的接触, 慢慢潜移默化, 认知度逐渐得到提高, 从而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5-7]。

3.2.4患者个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固然重要, 家属、亲戚朋友的帮助也是不可或缺的。亲情、友情可以在生活上、精神上为患者提供帮助, 体现在生活照顾、资金帮助、精神鼓励等方面[8]。只有多方面共同作用, 才能很好解决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较低的问题。

3.3小结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除了遵医嘱规律服药外, 还需要较好的日常自我管理能力, 把血压控制在一个合适和平稳的的状态, 才可以最大程度减少重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几率。要做到对高血压患者的最佳治疗, 不仅限于提高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还要同时提高患者的日常自我管理能力,纠正不良生活方式, 干预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各类危险因素。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2,19(10):1-12.

[2] 杨跃进,华伟,高润霖,等.阜外心血管内科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8):474-502.

[3] 张振香,李艳红,张秋实,等.中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全科医学, 2012,15(2):177-179.

[4] 阎青,袁洪,黄志军,等.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知、信、行现状的调查报告.中医药导报, 2010,16(5):93-95.

[5] 陈丽,熊先军,严宵,等.我国城镇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中国卫生经济, 2010,29(12):66-68.

[6] 俞海萍,郭海燕,贺健雄,等.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现状调查及分析.中国全科医学, 2010,13(1):20-22.

[7] 王绍锋,廖晓春,余晓波,等.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29(24):3239-3240.

[8] 孙晓静,孟慧.知识、态度、行为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山东医药, 2006,46(22):80-81.

528325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附属杏坛医院

猜你喜欢

原发性心血管依从性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