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4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4-01-24马玉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6期
关键词:成形术经皮椎体

马玉红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4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马玉红

目的 探讨和总结使用PVP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在影像学技术配合下, 经皮向病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等加固材料, 从而瞬间稳定骨折椎体, 恢复椎体生物力学强度, 避免椎体进一步塌陷, 达到消除或减轻疼痛的目的。不断完善制定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并对该手术患者认真实施、观察效果。 结果 通过对患者认真执行围手术期护理, 术前准备充分, 术后并发症发现处理及时, 患者效果满意。结论 PVP技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 即刻加固作用、止痛效果快速而有效。

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骨折, 保守医治需长期卧床, 易伴随发生多种并发症, 重者会致死亡。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是上世纪80年代由法国医师发明的一种脊柱微创手术, 借助影像学技术, 经皮向病变体内注入骨水泥等加固材料, 达到椎瞬间稳定骨折椎体,恢复椎体生物力学强度, 从而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 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疼痛。PVP技术因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 即刻加固作用、止痛效果快速而有效等显著特点[1], 为骨科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开辟了新途径。本科2011 年10 月~2012年10 月对40例OVCF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患者治疗效果满意, 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40例患者, 男19例, 女21例, 年龄53~91岁, 平均年龄65岁。29例有轻微外伤史, 11例无明显诱因。骨折部位, 其中T11、T12同时骨折的 24个, T12、L1同时骨折的 10个, 单纯T12骨折的6例。主要症状为直立行走困难, 骨折相应部位及腰背部疼痛,无明显神经根压迫及脊髓损伤表现。X线检查显示压缩骨折的椎体呈楔形变, 胸腰段畸形后凸,CT及MRI检查椎体骨皮质、特别是后壁骨皮质完整。

1.2手术方法 一般采取局麻, 协助患者俯卧位, 在胸骨柄及髂前上棘水平位置垫横枕使胸腰椎过伸。C 型臂X 线机透视定位伤椎椎弓根体表投影并做标识, 严格消毒铺巾后, X线引导下由正位椎弓根的外上方进针, 确定穿刺针位置良好后, 去除针芯。调制PMMA 骨水泥使其呈粘稠状态, 在正、侧位X 线透视监控下用注射器接穿刺针注入伤椎。X 线透视见骨水泥沿骨小梁间隙浸润, 边缘毛刺状至骨皮质为止, 如发现骨水泥向椎体外渗或浸润至椎体后缘则立即停止推注。骨水泥完全硬化后, 拔出穿刺针, 压迫止血, 贴上无菌敷贴,俯卧位观察30 min后回病房。

1.3治疗结果 本组40例患者,其中30例在术后4~12 h疼痛明显缓解, 甚至完全消失。10例术后诉局部疼痛加重,应用非甾体类药物治疗2~3 d后, 疼痛较前明显减轻, 下床活动时间为术后1~3 d。本组患者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2 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 疼痛性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使用新型微创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 由于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术前疼痛, 知识缺乏, 友担心手术的效果及术后的恢复,对治疗反应消极。通过与患者的交流, 介绍手术方式及过程, 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增强个体适应能力。对患者的各种担心予以解答, 树立信心, 组织已做过该手术的患者讲述术中感受、术后效果,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全面地认识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使患者尽快稳定情绪,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2.2体位训练 PVP采用俯卧位进行, 高龄患者常合并心肺疾患, 术前应仔细评估患者俯卧位耐受时间。术前3~5 d开始指导俯卧位练习, 两肩及胸各垫一小枕, 骨盆下垫一大枕,使腹部悬空利于呼吸,头偏向一侧, 从10 min增至30 min, 2次/d,增加术中体位的适应性, 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 术后护理

3.1病情观察 手术结束将患者平移至平车上返回病房,同时向医生了解术中情况。回病房后予以心电监护6 h。基础疾病较重, 延长观察和监护时间至病情稳定为止。

3.2体位要求 术后第1个小时应仰卧, 第2个小时可翻身侧睡, 术后3 h可协助床上坐起。以后逐渐训练行走。坐起时要注意安全, 预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而晕厥摔倒, 尤其是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要加强预防。刚开始行走时身边要有人陪同, 防止发生意外。

3.3疼痛的评估 患者手术回病房后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少数患者行PVP后会出现局部疼痛加重。这种疼痛常为自限性, 有时需要注射镇痛剂或应用非甾体类药物治疗。观察疼痛有无加剧, 如果同时伴有神经系统改变应立即查清疼痛的原因, 做CT检查观察有无骨水泥渗漏情况。

3.4并发症的护理

3.4.1局部并发症 注射骨水泥时的患者感到穿刺椎体有轻度酸胀痛, 停止注射后消失。其中有的患者出现沿相应神经根的放射痛, 大部分停止注射后消失, 少数患者疼痛持续, 应用类固醇水杨酸及抗生素治疗3~4 d, 症状在用药后逐渐消失。

3.4.2全身并发症 ①一过性的发热和神经根痛, 术后经抗炎治疗2~4 d可缓解。持续神经根痛, 需再次手术摘除漏出骨水泥。②一过性疼痛加剧, 它与手术操作, 骨水泥注射、或骨水泥引起的炎症有关。一般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 所有的患者疼痛都在48 h内缓解。③骨水泥渗漏性疼痛:一般是骨水泥复合物漏入椎间隙、椎间孔等部位所致, 需进一步观察, 必要时手术减压, 预防出现下肢肌力、感觉、甚至大小便的改变。④肺栓塞:骨水泥向周围静脉, 尤其是椎体静脉丛的渗漏可造成肺栓塞。密切观察有无胸闷、心悸、咳嗽、呼吸困难、头晕等症状, 进行肺部听诊, 观察有无肺部湿啰音等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配合医生及时给病人做有关检查。⑤预防穿刺部位感染:术后及时换药, 保持穿刺部位敷料清洁、干燥,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2~3 d, 预防感染发生。⑥脊髓压迫:术后严密观察双下肢的感觉、活动情况, 并与术前作比较, 如有异常及时告知主管医生处理。

3.5功能锻炼 术后功能锻炼至关重要, 需要经过一个时期的功能锻炼才能达到理想的程度。锻炼的原则是早开始、循序渐进, 时间由短到长, 次数由少到多, 程度由弱到强, 适度为宜。锻炼方法:协助床上活动→坐起→床边站立→跨步行走。首先在床上锻炼股四头肌力量, 练习直腿抬高及膝关节伸直, 然后在护士协助下坐立, 床边站起。术后3~5 d起,练习仰卧抬臀举腹进行背伸肌锻炼, 进一步采用俯卧位半“飞燕式”后伸脊柱进行背伸肌锻炼。

3.6出院指导 出院后加强营养,注意劳逸结合,坚持进行腰背肌锻炼,增加户外活动,多接受阳光照射, 促使机体钙质形成,并辅助钙剂治疗,术后1、3、6、12 个月复查。

[1] 陈洁, 唐香兰, 陈传福.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措施.现代护理, 2008,14(5):642- 644.

[2] 温惠芬, 何霞笑.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6(8):57- 59.

454150 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手术室

猜你喜欢

成形术经皮椎体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内眦“Z”形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成形术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