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mi-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14-01-24杨铁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6期
关键词:分化腺癌直肠癌标本

杨铁健

Bmi-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杨铁健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中Bmi-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将本院接诊的结直肠癌(研究组)、结直肠腺瘤(对照组1)、癌旁结直肠黏膜(对照组2)各自50例病理标本作为研究对象, 三组病理标本皆采用免疫组化法对Bmi-1蛋白表达进行检测, 并分析该表达同结直肠癌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Bmi-1蛋白表达阳性检出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1与对照组2,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腺癌中检出Bmi-1蛋白表达率明显比中、高分化腺癌要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ukes C期Bmi-1蛋白表达阳性率要明显比Dukes B期要高,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标本中Bmi-1蛋白表达检出率要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标本,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1蛋白表达(异常表达)能反应出结直肠癌发生与发展, 对于临床诊治有着积极的意义, 值得进一步研究。

Bmi-1;结直肠癌;表达;意义

结直肠癌属于临床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从近几年我院接诊的情况来看, 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若不及时处理,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Bmi-1属于PcG家族中核心的成员之一, 对于胚胎期哺乳动物的造血、骨骼与神经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表明, 肿瘤细胞中, Bmi-1呈现一种高度表达状态, 其水平同肿瘤发生、发展有着很大的联系[1], 故而对于临床诊治及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分析Bmi-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展开了相关研究, 现将结果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对象为本院2011年4月~2013年9月接诊的结直肠癌(研究组)、结直肠腺瘤(对照组1)、癌旁结直肠黏膜(对照组2)各自50例病理标本。所有标本入选标准[2]为:①经病理确诊为癌, 并且癌组织细胞不低于60%;②皆明确病理诊断、病理分级及完整随访记录;③皆未接受化疗、放疗, 并且皆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主要试剂 本次研究采用的试剂包括免抗人Bmi-1单克隆抗体(美国ABGENT公司, 工作浓度1:18)、SP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福州迈新生物有限公司)。

1.2.2检测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标本皆采用免疫组化SP检测法进行检测, 严格根据试剂盒的相关操作说明执行, 石蜡切片后脱蜡, 将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清除后, 滴加一抗与二抗工作液, 进行孵育处理, 过夜后, 对二抗工作液行生物标记, 继而行DAB染色, 并用苏木素进行细胞核复染, 最后封片。

1.2.3结果判定 本次研究检测结果由本院两位病理医师单盲阅片处理, 并采用Fromwitz综合计分法行半定量分析,采取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若细胞浆呈现棕黄色颗粒则为阳性。

1.2.4Dukes分期判定[3]主要分为四个期, 包括A期:肿瘤局限在肠壁;B期:肿瘤穿透肠壁, 对邻近组织、器官有侵入, 可以手术切除, 但未出现淋巴结侵犯;C期:出现淋巴结转移;D期:出现淋巴结远处转移。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 计数资料用%表示, 行卡方检验, 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Bmi-1蛋白表达阳性检出率 研究组Bmi-1蛋白表达阳性检出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1与对照组2,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研究组检出率为68.00%(34/50)、对照组1检出率为44.00%(22/50)、对照组2检出率为46.00% (23/50)。

2.2Bmi-1蛋白表达同结直肠癌分化程度相关性 低分化腺癌中检出Bmi-1蛋白表达率明显比中、高分化腺癌要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低分化10例, 检出8例(80.00%), 中分化30例, 检出11例(36.67%), 高分化10例,检出3例(30.00%)。

2.3Bmi-1蛋白表达同Dukes分期相关性 Dukes C期Bmi -1蛋白表达阳性率要明显比Dukes B期要高,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C期18例, 检出15例(83.33%), B期22例, 检出13例(59.09%)。

2.4Bmi-1蛋白表达同淋巴结转移相关性 有淋巴结转移标本中Bmi-1蛋白表达检出率要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标本,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有淋巴结转移17例, 检出15例(88.24%), 无淋巴结转移33例, 检出18例(54.55%)。

3 讨论

结直肠癌属于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近几年相关研究表明, 本病发生与发展同Bmi-1蛋白表达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Bmi-1蛋白表达水平越多则说明结直肠癌肿瘤越严重。为了进一步对Bmi-1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 本院展开了相关研究, 针对诊治的各自50例结直肠癌(研究组)、结直肠腺瘤(对照组1)、癌旁结直肠粘膜(对照组2)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检测法对Bmi-1蛋白水平进行检测。从结果中可以看出, 研究组Bmi-1蛋白表达阳性检出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1与对照组2;低分化腺癌中检出Bmi-1蛋白表达率明显比中、高分化腺癌要高;Dukes C期Bmi-1蛋白表达阳性率要明显比Dukes B期要高;有淋巴结转移标本中Bmi-1蛋白表达检出率要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标本, 前述对比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 Bmi-1蛋白异常表达可以显示出结直肠癌的严重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分化程度等, 从而为该病发病机制、临床病理诊治提供了新的参考与依据。为此, 作者认为Bmi-1蛋白表达(异常表达)能反应出结直肠癌发生与发展, 对于临床诊治有着积极的意义, 值得进一步研究。

[1] 林志.Bmi-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0,24(2):101.

[2] 许震.Bmi-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15):88.

[3] 廖雯婷.Bmi-1PTEN及E-Cadher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和意义.中国肿瘤临床, 2012,39(9):559.

450000 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猜你喜欢

分化腺癌直肠癌标本
结直肠癌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吡咯替尼对SNU-1胃癌细胞增殖能力及不同类型胃癌组织中钙黏蛋白S100A10表达的影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80例胃癌患者腹水常规细胞形态学检查分析
2018年第3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