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抢救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2014-01-23董珂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23期
关键词:肝素输液颈部

董珂敏

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 郑州 450003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抢救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董珂敏

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 郑州 450003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抢救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3-01—2013-12 66例昏迷患者在急诊抢救中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对颈外静脉的选择、留置针类型、体位、穿刺方法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 66例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患者,穿刺后导管均通畅,无1例堵塞,置管时间长,效果好。结论 颈外静脉留置针具有穿刺时间短,穿刺成功率高,液体通畅好,流速快,导管不易脱出,为抢救昏迷患者赢得宝贵时间,值得推广。

昏迷;颈外静脉;留置针;急诊

患者一旦出现昏迷,往往提示病情危重,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关系到抢救的成功率。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遇到四肢浅静脉穿刺困难,导致反复穿刺失败而延误抢救用药的有利时机,直接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本文针对2013-01—2013-12 66例昏迷患者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达到及时用药的目的。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抢救昏迷患者时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6例昏迷患者中,年龄28~81岁,平均49岁;脑水肿昏迷32例,脑梗死昏迷16例,脑外伤昏迷 10 例,其他 8例。

1.2 方法

1.2.1 选择留置针:BD飞玛Y型鲁尔接头带肝素帽及端帽静脉留置针(上海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可同时插入2~3个输液头皮针,能满足急诊抢救病人时多条输液通路的要求[2]。

1.2.2 体位:对昏迷患者进行颈外静脉穿刺时,首选右侧颈外静脉。操作护士站于患者床头,患者取去枕平卧头后仰位,必要时肩下可垫一薄枕,使颈部伸展平直,头偏向一侧,暴露一侧颈外静脉。

1.2.3 穿刺:2名护士配合穿刺,分别站在患者左右两侧,先有助手站在患者左侧选择有效压迫点使颈外静脉充盈,术者站于患者头顶部,用右手食指顺着颈外静脉走行轻轻按揉几次,静脉充分暴露出来。然后取10 mL注射器抽吸0.9%氯化钠溶液6 mL,接留置针排气,吉尔碘消毒皮肤,面积8~10 cm,消毒待干后,操作护士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充分暴露的颈外静脉,减少滑动,选择右锁骨上缘与下颌角中点联线上1/3处为穿刺点,右手持针翼以20°~30°缓慢进针,防止速度过快刺破血管,见回血后做到:一退,二送,三固定,即左手缓慢退针芯,右手缓慢送套管,最后用3M透明敷贴以穿刺点为中心固定留置针并在敷贴上记录穿刺时间,然后用注射器回抽见有回血证实穿刺成功,连接输液器,调节滴速[3]。

2 结果

66例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昏迷患者,穿刺后导管均通畅,无1例堵塞。置管时间4~11 d,平均7 d。3例患者留置5 d 后穿刺处红肿、疼痛,立即拔出针头,局部以50%硫酸镁湿敷后恢复正常[4]。

3 讨论

3.1 颈外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颈外静脉留置针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颈外静脉属颈部最大的浅静脉,位于颈外侧皮下,表浅且易固定,管腔相对粗大,血流速度较快,留置针外套管可漂浮在血管内,不易造成对血管壁的直接损伤,又因血流量大,药液进入血管后能迅速被稀释并进入血液循环,大大降低对血管壁的局部刺激,故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留置时间是四肢浅静脉留置时间的1倍以上。与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穿刺相比,进针点均需要皮下麻醉试穿,如操作不当易导致血气胸,而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抢救昏迷患者穿刺时无需麻醉及试针,创伤程度较轻,易于操作,颈外静脉留置穿刺成功率高,方便,效果好[5],可在急诊抢救昏迷患者时广泛推广。

3.2 操作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水肿以及局部炎症等,及早发现,及早处理。留置针敷贴一旦出现汗多、潮湿、松脱,应及时更换,以防引起留置针套管脱落或感染。若穿刺失败不易在同一侧血管多次穿刺,以免形成血肿。颈外静脉因离腔静脉近,在穿刺和输液过程中均应严防空气栓塞。合并颈部外伤和颈部脱位、骨折禁忌使用。穿刺点不可过低,致导管在血管反折,甚至意外。 不可过高,因靠近下颌角妨碍操作。帮助血管充盈的指压手法用力不可过大和压迫范围过广,以防患者发生脑缺血或压迫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致心搏骤停等意外发生[5]。

3.3 封管要点 停止输液时,根据患者病情将留置针采用正压封管备用,封管方法:5 mL封管液,推至剩下2 mL时边推边退针头,使整个管腔充满封管液,否则易引起留置针尖端的血液回流,保持正压状态,立即将小夹子夹闭,旋紧肝素帽固定于耳后颈部,再次输液时只需用吉尔碘消毒肝素帽,用5 mL 0.9%氯化钠畅通管道,连接输液器即可输液治疗。封管液选用的是肝素稀释溶液,即每毫升0.9%氯化钠中含肝素10~100 U,维持12 h。

急诊抢救昏迷患者过程中,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是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也是患者家属评判抢救技术水平的重要环节。颈外静脉留置针应用于四肢浅静脉不充盈,短时间内难以穿刺成功的昏迷患者,同时避免患者经多次穿刺失败引发的护患矛盾,既增强了护士的自信心,又增强了患者家属对护士的信任感,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颈外静脉位置明显,优于外周静脉及其他深静脉,应鼓励护士们积极参与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与抢救成功率。

[1] 郭亚丽,于颖,李艳博,等. 颈外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 2008, 29(8): 671-672.

[2] 张晓静. 国内静脉置留针临床应用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7(3): 220.

[3] 谢佩珍,李燕屏,陆新容,等. 危重病人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及对策[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4,9(1): 60.

[4] 潘爱君. 提高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的探讨[J].护理与康复, 2007, 3(6): 188.

[5] 刘亚莉,朱芳荣.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3): 315-316.

(收稿2014-03-21)

R473.74

B

1673-5110(2014)23-0141-01

猜你喜欢

肝素输液颈部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
低分子肝素药理学机制及适应证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