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建设历程回顾与思考
2014-01-23王建
王建
·临床中药·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建设历程回顾与思考
王建
回顾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学学科的建设历史、现状,以增强中青年学术队伍成员对重点学科的了解;从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稳定学科队伍、完善学科的内涵、构建学科信息交流模式等方面提出思考,以期促进本学科发展。
1 学科建设历史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学的建设是伴随我校的成立而开始。先后在凌一揆、雷载权、徐治国、李祖伦、张廷模、彭成等一批知名专家教授的带领下,学术不断发展,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建设工作。
1.1 首创学科和主编教材
早在1956年成都中医药大学成立之初,凌一揆等知名专家就提出“发展中医必须发展中药,培养中医人才,必须培养中药人才”的建议。在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为构建中药学一级学科乃至其后的二级学科分化,以及教材编写框架等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1.1 学科创建背景 我校于1959年在全国率先开办中药学本科专业,构建了中药学学科框架,组建了中药学教研室。凌一揆教授、雷载权教授等知名专家即为该教研室的首批教师。该学科不断培养新人,70年代,刘继林、徐治国等成为当时学科(中药基础教研室)的主要力量。进入80年代,学科不断发展,凌一揆教授的弟子李祖伦、张廷模、文昌凡等先后成为中药学学科的重要支撑。在中药学学科建设方面,凌教授主张“继承与发扬、传统认识与现代科技、学科的分化与综合”。其敏锐的眼光,广博深厚的学术造诣,儒雅谦逊的态度,学术开明、海纳百川的胸怀,影响着几代药学人。
1.1.2 首创中药学教材编写模式 50年代末,凌一揆教授率先主编了《中药学讲义》统编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于1960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第二版) 。1973~1984年,即其后的第3、4、5版《中药学》教材,均由凌一揆主持修订,倍受上个世纪中医药教育界的追捧,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后,我校雷载权教授继而主编了第6版《中药学》全国统编教材。悠久的历史,深厚的积淀,开拓并奠定了我国当代中药学教材的编写模式。
1.2 率先成立中药学学位点
高层次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我校于1978年招收了我国第一批中药学硕士研究生,并为第一批中药学硕士授权点;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第一个中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并培养了我国第一个中药学博士(李祖伦)。多年来先后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全国知名的中药学专家,如李祖伦、张廷模、杜力军、谢恬、彭成、齐云、余林中等教授。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2013年临床中药学作为二级学科自主设置申报博士点获准,将于2014年按照本学科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长期以来,本学科致力于探索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模式及规律,取得了不少成绩。
1.3 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
在凌一揆教授的系统中药学思想指导下,1988年我校的中药学一级学科被教育部批准为当时全国唯一的中药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由于学科分化及社会的发展,2002年我校临床中药学作为中药学一级学科下的龙头学科,成功申报成为“九五”期间首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局级重点学科建设单位。该阶段,在学科带头人李祖伦教授的带领下,学术带头人张廷模教授的指导下,2006年中药学成为四川省教育厅的精品课程,且在教材建设、人才培养及学术影响等方面得以长足的发展,于2007年顺利通过验收。2008年我校中药学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基于前期建设佳绩,在彭成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李祖伦、张廷模为学术带头人的率领下,我校临床中药学又于2009年再度成为“十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局级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010年以张廷模教授负责带领的“中药学教学团队”成为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进一步增加了学科队伍的凝聚力。
当今,李祖伦教授和张廷模教授作为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指导并把握学科学术发展方向。彭成教授已为业界领军人士,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带领大家建设学科。王家葵、邹文俊、高天、陈勇等为中年学术骨干梯队;刘贤武、唐怡、秦旭华、杨敏等为学科的青年学术骨干梯队,由此构成老、中、青三结合的学术团队,推动着学科发展。
2 建设现状
学科建设的目的:是在明确界定本学科内涵、外延以及研究方向稳定的前提下,发展中医药学术,彰显中医药特色,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以及发挥行业优势、特色。
本学科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学术带头人的指导和关怀下,在学科团队的团结协作下,经过多年的积淀和不断努力,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
2.1 学科队伍
本学科以临床中药系为核心,围绕四个研究方向,集成相关学术骨干人才,构建学科队伍。学科队伍从建设初期发展到现在,新增10人。其中研究生学历占96.43%;外校毕业占37%,学缘结构较之以往得到进一步优化。45岁以下占60.17%,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70.59%,是一支充满活力的队伍。
2.2 学术水平
2.2.1 学科方向 本学科以临床合理用药为指导,安全有效用药为目的,科学研究为载体,基地建设为平台,凝练了中药基本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中药信息资源挖掘与利用研究、中药配伍原理与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中药不良反应研究四个研究方向。围绕各个研究方向,积极鼓励学科队伍成员申报各级科研课题,开展相关研究,各方向均有国家级科研课题予以支撑。总体而言队伍成员整体素质高,团结共事和协作精神强,围绕学科关键学术问题,开展公关和协作研究。
2.2.2 学术研究与创新 本学科注重学术研究,围绕四个方向,基于文献、基于基础实验、基于临床,借助多学科手段,围绕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安全有效用药内容,开展中药药性、功效理论、配伍原理、中药安全性以及基于疾病动物模型的用药规律及机制的研究,搭建了多个相关基础研究平台。
学术团队勇于创新,学科带头人彭成教授提出了“一个核心、两个环境、三个性质、四个层次”配伍理论研究的创新假说;并建立了“组分-药效-毒性”关联分析的安全性评价模式。李祖伦教授汲取凌一揆教授学术思想,提炼丰富了“系统中药学”思想。张廷模教授提出了药性理论、配伍理论、功效理论的相对性等学术观,均具中医药特色。
2.2.3 学术影响 本学科通过编写教材、专著,主办杂志发表学术文章,以及召开和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方式,加强与兄弟院校乃至国内外的广泛合作与交流,既汲取营养学习新知,又扩大学术影响。同时鼓励学术骨干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SCI收录文章显著上升;鼓励学术骨干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较之以往,取得了显著成绩。
2.3 人才培养与教学研究
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教学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又一大任务。多年来,本学科不断创新机制,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科队伍的自身建设,探索新路径;更注重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
2.3.1 高层次人才培养 重视对高层次人才培养,采取独立培养和联合培养方式,紧抓博士生培养质量。迄今,已向北京、上海、广州、湖北、香港等高校、医院、科研机构及企业输送了大量中药学人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并设立科研基金,鼓励在读研究生创新。
2.3.2 学科队伍建设 学科队伍是实施建设的重要载体。采用学术传承方式,培养学术骨干。学科有全国名老专家李祖伦、张廷模教授,培养学术骨干3人。并实施了“学术传承工程”,由本学科博士生导师,负责指导1~2名优秀学术骨干作为学术继承人,通过固定传、帮、带,传承其学术经验。鼓励骨干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参加编写教材和专著,以加强学术交流。加强队伍建设,以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
2.3.3 教学研究 ①教学改革:学科重视教学改革,围绕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材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研究。承担有多项省级教改课题,发表教改文章10余篇。②教材建设:本学科继承传统,注重教材建设,近年来主编与副主编教材10部(与本学科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反映于教材之中。③精品课程建设:加强国家级中药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增设了“学术传承”、“科研园地”新模块,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性思维,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其内涵。
2.4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以促进学科建设,学科建设需要科研的支撑。本学科鼓励学术骨干申报各级各类课题,紧抓申报环节。与上一轮建设成果比较,新一轮的科研项目数、经费,获奖(奖项及等级)及专利数等,以及发表学术论文,编写教材专著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
3 体会与思考
我校临床中药学学科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几代药学人的辛勤耕耘,不断努力,共同奋斗,在创造、并积淀了大量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1 学科建设任重道远
重点学科是培养人才和发展学术的摇篮,也是学科队伍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建设学科是学科队伍成员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本学科队伍中的中、青年后备梯队,位居这一平台,起点高,机会多,发展潜力大。相反,也必要承载建设学科的任务。以建设学科为己任,将学科研究方向与自身发展方向有机结合,定位思考,紧密联系,既历练自身的学术修养,又可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并为学科建设作贡献。
3.2 继承前辈优良传统
本学科的学术发展,是几代药学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以凌一揆教授为首的学术大家,学识渊博,学风严谨,学术开明,在国内外学术界享受声誉,影响深远,尤其注重培养后备队伍。多年来,学科传承了老、中、青三结合的学术队伍结构模式,现由李祖伦、张廷模、彭成教授率领中、青年学科队伍,精诚团结,专研学术,乐于奉献,为学科的重要支撑。后备中、青年学术梯队,是支撑未来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力军,需站在前辈们搭建的雄厚基础平台之上,继承和发扬前辈的优良传统和学术思想,提高自身素养,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地开展学术研究,齐心协力促进学科发展。
3.3 加强学科内涵建设
关于临床中药学的内涵、外延的界定,在同行内相对达成了共识,也初步得到认可。但由于学科分化后的特殊性,以及目前所从事工作的环境、乃至研究领域等因素,超越学科以外的学者依然对本学科的内涵及外延持有疑问。“界限不清”,“内涵不明”的声音时有干预。基于此,在同行内如何进一步界定清晰本学科的内涵、外延,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是各位同仁们肩负的重任,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学科研究中关注的重要学术问题。
目前,医药界更多关注“以人为本,合理用药”。本学科培养高层次人才也应与时俱进,进一步优化明确临床中药学的内涵,使其承载的任务以“合理用药”为指导思想,以临床安全、有效用药为核心,借助多学科手段,开展相关研究,促使理论发展、学术进步,提高疗效。
围绕本学科内涵,进一步凝练学科研究方向。设置2~3个稳定、明确的研究方向,同时当考虑高层次人才的执业需求,借助多种手段,基于文献、基础实验、基于临床开展研究工作。相同学科的研究方向是否有必要在行业内相对统一、达成共识?均有待研究与思考。
3.4 稳定强化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是实施和建设学科的重要载体。在稳定和维护好现有的学科队伍前提下,着力培养学科队伍中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后备学术骨干群,他们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石。有意识地培养会想、会说、会写、会做(四会)、无私奉献、勇于探索进取的后备队伍,增强其团结、协作、合作共事的团队精神,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学术水平成长,为本学科未来的发展储备资源。开展多形式学术活动,提高学科队伍成员的参与度和认知度。
3.5 构建学科群间网络交流模式
迄今为止,同行学科群之间的交流依然停留在以召开学术会议、共同编写教材和专著等形式上。高校之间相同学科常态交流较为贫乏,教学研究、研讨的机会不多。尤其相近、相关学科群之间的学术交流更显不足,影响了学科之间外延的界定以及对各学科研究方向和任务的认知度。
构建高校之间的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展开对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建设相关讨论,设置论坛和讨论区,供相近学科的研究者,乃至其他学科群舆论的讨论,如何体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作攻关”,真正形成优势学科群,使之服务于临床和科研,以促进临床中药学的学术发展。
(责任编辑:蒋淼)
R 28
A
1674-926X(2014)02-010-03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四川 成都 611137
王建(1959-),女,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jianwang08@163.com
201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