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地块小麦苗黄、苗弱原因分析
2014-01-23舒艳红邱本杰
舒艳红,邱本杰
(1. 扶沟县江村镇政府,河南 扶沟 461300;2. 扶沟县包屯镇政府)
秸秆还田地块小麦苗黄、苗弱原因分析
舒艳红1,邱本杰2
(1. 扶沟县江村镇政府,河南 扶沟 461300;2. 扶沟县包屯镇政府)
1 还田不及时
秸秆还田要把秸秆铡成长3~6cm的小节,玉米收获后应立即还田,秸秆青绿状态,含水量较大,既易粉碎,又能保证质量,易腐熟。还田过晚秸秆干枯,水分不足,腐解过程与作物发芽、幼苗生根同时进行,秸杆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会抑制种子发芽和生长,造成苗黄苗弱。
2 秸秆粉碎不足,还田质量差
采用机械作业时,如拖拉机行进过快,粉碎节长超过6cm,会导致与土壤混合不匀,拖拉成堆,镇压不实或未镇压,造成土壤较虚不利生根,出苗后难以吸收水分,影响幼苗正常生长,引起成片缺苗或麦苗弱黄慢慢死亡。
3 秸杆还田量过大,难以腐熟
在较瘠薄的土壤上,土壤保水保肥性差、微生物少、活性不足,秸秆还田数量一次不宜多,一般3000~3900kg/hm2为宜。在较肥沃的土壤上,还田数量可达6000~7500kg/hm2。还田后要及时耕翻,使秸秆残体分散均匀并与土壤充分混合。要求耕翻超过20cm,耙平并加重镇压,避免出现翘虚现象。
4 土壤墒情不足时犁地翻压
玉米秸秆还田后,由于秸秆本身吸水和微生物分解吸水会降低土壤水分含量,要及时浇水,以促使秸秆腐熟,避免玉米秸秆未腐熟或腐熟不完全造成小麦脱肥。秸秆分解依靠的是土壤中的微生物,而微生物生存繁殖要有合适的土壤墒情,若土壤含水量过低,会严重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减缓秸秆分解的速度或不分解,并与作物争水,造成小麦缺水缺肥,导致出苗差,苗黄苗弱。
5 秸秆还田后未补充氮肥
微生物活性需要合适的碳氮比。微生物每分解100kg秸秆至少需要0.8kg氮,氮含量低时分解较慢,还田时应追施150kg/hm2尿素。部分秋季秸秆还田的地块都是白地翻压,没有施用基肥有机肥或化肥。土壤微生物在分解秸秆时,必然会出现与下茬作物幼苗争夺土壤中氮素的现象,从而影响幼苗正常生长,造成脱肥,出现苗黄苗弱现象。
6 播前未采取二次翻压和深耕细耙
秸杆还田一般采用旋耕,可以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加快腐熟,但要根据气温、水分、土壤类型、肥力和秸秆的腐解情况,播前确定翻压、耘耙次数,以免秸秆过长土壤过虚,导致播种过深,出苗时间长,种子养分耗尽形成弱苗。
7 主要应对措施
玉米收获后及时还田,并适当追施氮肥,结合土壤墒情适当浇水。
播前做好二次翻压、深耕细耙做到上松下实。
针对春季苗黄,应早追肥,施尿素掺复合肥促进生根,并浇水镇压,以促弱转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