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强筋小麦无公害栽培技术

2014-01-22陈春霞

种业导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春性半冬性强筋

陈春霞

(遂平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河南 遂平 463100)

优质强筋小麦无公害栽培技术

陈春霞

(遂平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河南 遂平 463100)

阐述了优质强筋小麦对品种、种子质量、肥料和农药的基本要求,从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害和虫害防治几个方面提出了无公害栽培技术。

强筋;小麦;无公害;栽培技术

1 基本要求

1.1 品种

品种为半冬性或弱春性,具有优质、高产、稳产,综合抗病性好、抗逆性强等特性,产量性状要具备单产(亩)500~700kg的生产潜力,品质性状符合GB/T17892-1999《强筋小麦国家标准》的要求,种子质量达到GB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质量标准——禾谷类》,不带有省内和国内植物检疫对象。

1.2 种子质量

符合国标要求,原种纯度≥99.9%,净度≥99.0%,发芽率≥85.0%,水分≤12.5%;大田用种纯度≥99.0%,净度≥99.0%,发芽率≥85.0%,水分≤12.5%。

1.3 肥料

符合国标要求,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有关部门登记的化学肥料、生物肥料;禁止直接使用城镇生活垃圾及工业垃圾作为肥料;禁止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

1.4 农药

符合国标要求的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2 栽培技术

2.1 播前准备

2.1.1 种子 一般应选用包衣种子,按要求进行拌种,预防种传、土传病害,兼治地下害虫。

2.1.2 种植 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实行单品种区域化连片种植,连片种植面积不低于67hm2。

2.1.3 整地 机械深耕,耕深达到23~25cm,耕后精细耙磨。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播种机播幅宽度打畦。

2.1.4 底肥 一是秸秆还田。玉米等秋作物收获后及早粉碎秸秆,耕翻入土,秸秆粉碎长度≤10cm。二是配方施肥。施肥要做到有机肥全部掩底;氮肥总量的60%和全部磷、钾、微肥混匀后,70%用于犁地前撒施地表掩底,30%用于撒垡头,随耙地混入土中;剩下40%的氮肥于拔节期追施。

2.1.5 底墒 耕层土壤适宜含水量:轻壤土16%~18%;两合土18%~20%;粘土地20%~22%。干旱导致墒情不足时,应根据当地灌溉条件,造好底墒。

2.2 播种

2.2.1 播期 不同品种类型适播期不同:半冬性品种为10月10~18日,弱春性品种为10月16~25日,强春性品种为10月22日~10月底。

2.2.2 播量 应结合整地质量、土壤肥力、墒情、粒重及播种时间等确定合理的播量,确保适宜的基本苗。在适播期范围内,每公顷基本苗:高产田半冬性品种为180万~210万,春性品种为210万~240万;中高产田半冬性品种为210万~240万,春性品种为240万~270万。

2.2.3 播种方法 采用机械播种或精播耧播种,播种时播种机匀速行进,确保下种均匀,深浅一致,播种深度4~5cm。

2.3 田间管理

2.3.1 前期管理(播种至越冬期) 前期管理主要任务是培育壮苗,保证苗全、苗匀、苗壮,确保安全越冬。一是查苗补种。播种后及时查看出苗情况,缺苗断垄的应及早补种,或在小麦分蘖后至土壤封冻前,选择同块麦苗或同一品种相同叶龄的麦苗匀苗移栽,疏稠补稀。二是化学除草。防除猪秧秧、繁缕等阔叶杂草可用苄嘧磺隆、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等除草剂;防除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可用精恶唑禾草灵或精恶唑禾草灵+苯磺隆等除草剂。三是浇越冬水。根据土壤墒情于12月中下旬“夜冻昼消”时,适时浇好越冬水。

2.3.2 中期管理(返青至拔节期) 中期管理应以中耕和肥水运筹为重点实行分类管理。一是中耕。返青至起身期对所有麦田进行中耕,松土保墒,提高地温,消灭杂草。二是追肥。壮苗或旺苗麦田以控为主,抑制春蘖滋生,实现稳健生长,在拔节中期每公顷追施尿素75~120kg;弱苗麦田或群体不足的麦田要适当早追肥,每公顷施尿素120~150kg,以促弱转壮,增加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三是化学除草。冬前未进行化学除草或化学除草不彻底的,要根据不同草相,于拔节前进行化学除草。四是防治病虫害。五是预防晚霜冻。拔节后若遇突然寒流天气(日最低气温0~3℃),应抓紧浇水,预防和缓解冻害,浇水后适墒中耕。

2.3.3 后期管理(抽穗至成熟期) 后期管理的重点是养根护叶,结合病虫害防治,做好叶面喷肥,争取籽粒饱满,提高千粒重和籽粒品质。一是灌溉。后期干旱时,应在扬花后一周左右小水浇灌。二是防病治虫。三是叶面喷肥。抽穗至灌浆初期,叶面喷施1%~2%磷酸二氢钾溶液,并根据小麦苗情酌量加入尿素(浓度不超过2%)。

2.4 病害防治

2.4.1 纹枯病 播前药剂拌种可预防小麦纹枯病。小麦返青至拔节前期,是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时期。病株率达到15%时,可用唏唑醇(禾果利)、戊唑醇(立克秀)、粉唑醇(科惠)或三唑酮(粉锈宁)喷洒防治。2.4.2 小麦黄花叶病 选用抗病品种,通过栽培措施增加植株营养,促进苗情转化,培育壮苗,提高植株抗性,减轻危害。

2.4.3 全蚀病、根腐病 每公顷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5kg,对450kg细土拌匀,翻耕后均匀撒于垡头,随耙地将药剂与土壤混匀,也可用12.5%全蚀净悬浮剂300mL,对水7.5L,拌种150kg,闷种2~3h后播种。

2.4.4 锈病 拔节期至抽穗期,当病叶率达0.5%或发现发病中心时进行药剂防治。每公顷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0.9~1.13kg,对水750~900kg喷雾。

2.4.5 赤霉病 抽穗至扬花期,可在小麦抽穗70%时,每公顷用40%多菌灵胶悬剂1.5kg,对水750kg,重点喷施麦穗。

2.5 虫害防治

2.5.1 蚜虫 33cm单行苗蚜达200头时,每公顷用50%抗蚜威可湿粉90~120g,对水750kg喷雾。当百穗蚜量达500头时,每公顷用10%吡虫啉可湿粉0.6~1.05kg,对水750kg喷雾。

2.5.2 吸浆虫 孕穗期每公顷用5%辛硫磷颗粒剂30~37.5kg,或50%辛硫磷乳油2.25~3.75L,对水2kg配成母液,均匀拌细土375~450kg制成毒土,均匀撒施麦垄间,防止幼虫出土。当麦田抽穗70%时,每公顷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0.3~0.38L,对水750kg喷雾。

2.5.3 麦蜘蛛 33cm单行苗麦蜘蛛达500头时,每公顷用20%哒螨酮乳油0.75~1.05L,对水750kg喷雾。

[1] 黄寅玲,冯晓鸽,陈海录. 小麦平衡施肥技术[J]. 种业导刊,2010(02):20-21.

[2] 李进才,贾莜筠,赵玲丽. 强筋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J]. 种业导刊,2013(01):25-26.

[3] 都前进,许国庆,许庆娥. 主要气象灾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防御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09(03):146.

S512.1

B

1003-4749(2014)02-0026-02

2014-01-10

陈春霞(1977-),女,河南遂平人,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和种子检验工作。

猜你喜欢

春性半冬性强筋
老年强筋操(二)
老年强筋操(一)
老年强筋操(四)
老年强筋操(三)
北疆超晚播小麦品种生育特性及产量比较
半冬性甘蓝型油菜资源在春性环境下的利用价值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甘蓝型半冬性油菜品种在西藏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中熟春性小麦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