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复习课有效性的几种做法

2014-01-21臧丽华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题海豆角周长

臧丽华

有人将数学课新授比作“画龙”,把复习比作“点睛”,也就是说复习课要起到将学生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织成网、组成块的作用。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达到学生认识的再飞跃的目的呢?下面结合本人复习课的教学,谈一些粗浅的做法。

一、功成身退,舍得让位

复习课往往老师上得累,学生学得腻,究其主要原因不是教师“炒冷饭”,学生食之无味,就是教师包办太多,学生被牵着鼻子走,缺乏主动性。其实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了解,我们应该相信学生,尝试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习全过程,特别是要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不要用教师的归纳代替学生的整理。

例如,在复习圆这一单元知识时,我布置的预习题是:(1)复习课本第十单元圆的知识,想一想在这一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说一说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3)自编已知半径或直径求周长、面积和已知周长求面积的实际问题各一道并解决;(4)你认为这一单元里有什么易错的地方,每人自编一道易错题,上课时讨论。

课前放手让学生自己梳理学过的知识,让学生自己跳进题海,去寻找有价值、有创意的题,他们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复习的主动性便会增强。只要相信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学生将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复习课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二、削繁适简,学会取舍

复习的时间一般是一到两周,要在短短的时间里对一本书的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教师就要学会削繁适简,学会取舍,这样才能突出重点。复习课最忌讳的是题海战术,这会使学生不堪重负。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应对教材有个总体规划,不能见“好”的题目随意拿来就做,“优”的题目拉来就练。教师必须首先钻进题海,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精心选择典型例题。

例如,在复习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时,学生对于异分母分数到底哪些题适合简算,哪些题不适合简算,掌握得不太清楚,有些学生为了简算而简算,反而弄巧成拙。针对学生这一特点,我出示下列一组题:

判断下面哪些题需简算,哪些题不需要简算,说说你的理由。

(1)■+■+■ (2)■+■+■ (3)■+(■-■)

(4)■+■-■ (5)■-■+■ (6)■-(■+■)

(7)■-■+■-■ (8)■-(■-■)

经过辨别,学生掌握了“当一组分数中,如果出现同分母的分数,就要简算”的道理。经过这样的训练,迫使学生拿到题目先分析数据特点,再计算,避免了计算的盲目性,为复习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三、把薪助火,促进消化

可能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一些反应迟钝的学生,学习新知时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到了复习时回生的现象更严重。对于这些学生,我们的复习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过分地注重拓宽、拔高,而应放慢节奏,要将复习变成他们再学习的过程。这时教师只有把薪助火,才能帮助他们将新授时半生不熟的知识慢慢消化掉,以达到最终豁然开朗的效果。

例如,解决分数相关的实际问题时,一些后进生总会将具体数量与分率相减,我便出示一组题,放慢脚步,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分数的意义,然后再列式,最后将两题进行对比,内化方法。题组如下:

一块地有■公顷,其中■公顷种黄瓜,■公顷种辣椒,其余种豆角,豆角地有多少公顷?

一块地有■公顷,其中■种黄瓜,■种辣椒,其余种豆角,豆角地有多少公顷?

复习是治疗遗忘的灵丹妙药,教师千万不要误认为教过了,所有学生就都会了。所以该慢的时候要慢,该讲的知识还是要讲,我们不怕炒冷饭,只要冷饭新吃,相信别有风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下要保底”的目标。

四、以旧引新,促进升华

周玉仁教授指出:“数学的学习是从厚到薄,又从薄到厚。”复习课练习的特点与新授课的练习不同,应换个角度,体现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这样才能达到“上不封顶”的目标,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例如,在复习完圆的面积推导后,我出示下面一组题:

图(1)中两个圆的直径都是10厘米,那么每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

图(2)中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那么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图(1) 图(2)

相信复习时只要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不同层次的学生,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大胆地取舍,让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数学课堂才会更加有效、更加高效,学生才学得更加扎实和轻松,才能真正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温故而知新”的理想境界。

(责编 罗 艳)endprint

有人将数学课新授比作“画龙”,把复习比作“点睛”,也就是说复习课要起到将学生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织成网、组成块的作用。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达到学生认识的再飞跃的目的呢?下面结合本人复习课的教学,谈一些粗浅的做法。

一、功成身退,舍得让位

复习课往往老师上得累,学生学得腻,究其主要原因不是教师“炒冷饭”,学生食之无味,就是教师包办太多,学生被牵着鼻子走,缺乏主动性。其实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了解,我们应该相信学生,尝试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习全过程,特别是要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不要用教师的归纳代替学生的整理。

例如,在复习圆这一单元知识时,我布置的预习题是:(1)复习课本第十单元圆的知识,想一想在这一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说一说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3)自编已知半径或直径求周长、面积和已知周长求面积的实际问题各一道并解决;(4)你认为这一单元里有什么易错的地方,每人自编一道易错题,上课时讨论。

课前放手让学生自己梳理学过的知识,让学生自己跳进题海,去寻找有价值、有创意的题,他们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复习的主动性便会增强。只要相信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学生将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复习课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二、削繁适简,学会取舍

复习的时间一般是一到两周,要在短短的时间里对一本书的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教师就要学会削繁适简,学会取舍,这样才能突出重点。复习课最忌讳的是题海战术,这会使学生不堪重负。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应对教材有个总体规划,不能见“好”的题目随意拿来就做,“优”的题目拉来就练。教师必须首先钻进题海,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精心选择典型例题。

例如,在复习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时,学生对于异分母分数到底哪些题适合简算,哪些题不适合简算,掌握得不太清楚,有些学生为了简算而简算,反而弄巧成拙。针对学生这一特点,我出示下列一组题:

判断下面哪些题需简算,哪些题不需要简算,说说你的理由。

(1)■+■+■ (2)■+■+■ (3)■+(■-■)

(4)■+■-■ (5)■-■+■ (6)■-(■+■)

(7)■-■+■-■ (8)■-(■-■)

经过辨别,学生掌握了“当一组分数中,如果出现同分母的分数,就要简算”的道理。经过这样的训练,迫使学生拿到题目先分析数据特点,再计算,避免了计算的盲目性,为复习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三、把薪助火,促进消化

可能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一些反应迟钝的学生,学习新知时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到了复习时回生的现象更严重。对于这些学生,我们的复习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过分地注重拓宽、拔高,而应放慢节奏,要将复习变成他们再学习的过程。这时教师只有把薪助火,才能帮助他们将新授时半生不熟的知识慢慢消化掉,以达到最终豁然开朗的效果。

例如,解决分数相关的实际问题时,一些后进生总会将具体数量与分率相减,我便出示一组题,放慢脚步,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分数的意义,然后再列式,最后将两题进行对比,内化方法。题组如下:

一块地有■公顷,其中■公顷种黄瓜,■公顷种辣椒,其余种豆角,豆角地有多少公顷?

一块地有■公顷,其中■种黄瓜,■种辣椒,其余种豆角,豆角地有多少公顷?

复习是治疗遗忘的灵丹妙药,教师千万不要误认为教过了,所有学生就都会了。所以该慢的时候要慢,该讲的知识还是要讲,我们不怕炒冷饭,只要冷饭新吃,相信别有风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下要保底”的目标。

四、以旧引新,促进升华

周玉仁教授指出:“数学的学习是从厚到薄,又从薄到厚。”复习课练习的特点与新授课的练习不同,应换个角度,体现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这样才能达到“上不封顶”的目标,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例如,在复习完圆的面积推导后,我出示下面一组题:

图(1)中两个圆的直径都是10厘米,那么每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

图(2)中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那么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图(1) 图(2)

相信复习时只要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不同层次的学生,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大胆地取舍,让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数学课堂才会更加有效、更加高效,学生才学得更加扎实和轻松,才能真正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温故而知新”的理想境界。

(责编 罗 艳)endprint

有人将数学课新授比作“画龙”,把复习比作“点睛”,也就是说复习课要起到将学生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织成网、组成块的作用。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达到学生认识的再飞跃的目的呢?下面结合本人复习课的教学,谈一些粗浅的做法。

一、功成身退,舍得让位

复习课往往老师上得累,学生学得腻,究其主要原因不是教师“炒冷饭”,学生食之无味,就是教师包办太多,学生被牵着鼻子走,缺乏主动性。其实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了解,我们应该相信学生,尝试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习全过程,特别是要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不要用教师的归纳代替学生的整理。

例如,在复习圆这一单元知识时,我布置的预习题是:(1)复习课本第十单元圆的知识,想一想在这一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说一说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3)自编已知半径或直径求周长、面积和已知周长求面积的实际问题各一道并解决;(4)你认为这一单元里有什么易错的地方,每人自编一道易错题,上课时讨论。

课前放手让学生自己梳理学过的知识,让学生自己跳进题海,去寻找有价值、有创意的题,他们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复习的主动性便会增强。只要相信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学生将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复习课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二、削繁适简,学会取舍

复习的时间一般是一到两周,要在短短的时间里对一本书的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教师就要学会削繁适简,学会取舍,这样才能突出重点。复习课最忌讳的是题海战术,这会使学生不堪重负。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应对教材有个总体规划,不能见“好”的题目随意拿来就做,“优”的题目拉来就练。教师必须首先钻进题海,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精心选择典型例题。

例如,在复习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时,学生对于异分母分数到底哪些题适合简算,哪些题不适合简算,掌握得不太清楚,有些学生为了简算而简算,反而弄巧成拙。针对学生这一特点,我出示下列一组题:

判断下面哪些题需简算,哪些题不需要简算,说说你的理由。

(1)■+■+■ (2)■+■+■ (3)■+(■-■)

(4)■+■-■ (5)■-■+■ (6)■-(■+■)

(7)■-■+■-■ (8)■-(■-■)

经过辨别,学生掌握了“当一组分数中,如果出现同分母的分数,就要简算”的道理。经过这样的训练,迫使学生拿到题目先分析数据特点,再计算,避免了计算的盲目性,为复习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三、把薪助火,促进消化

可能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一些反应迟钝的学生,学习新知时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到了复习时回生的现象更严重。对于这些学生,我们的复习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过分地注重拓宽、拔高,而应放慢节奏,要将复习变成他们再学习的过程。这时教师只有把薪助火,才能帮助他们将新授时半生不熟的知识慢慢消化掉,以达到最终豁然开朗的效果。

例如,解决分数相关的实际问题时,一些后进生总会将具体数量与分率相减,我便出示一组题,放慢脚步,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分数的意义,然后再列式,最后将两题进行对比,内化方法。题组如下:

一块地有■公顷,其中■公顷种黄瓜,■公顷种辣椒,其余种豆角,豆角地有多少公顷?

一块地有■公顷,其中■种黄瓜,■种辣椒,其余种豆角,豆角地有多少公顷?

复习是治疗遗忘的灵丹妙药,教师千万不要误认为教过了,所有学生就都会了。所以该慢的时候要慢,该讲的知识还是要讲,我们不怕炒冷饭,只要冷饭新吃,相信别有风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下要保底”的目标。

四、以旧引新,促进升华

周玉仁教授指出:“数学的学习是从厚到薄,又从薄到厚。”复习课练习的特点与新授课的练习不同,应换个角度,体现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这样才能达到“上不封顶”的目标,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例如,在复习完圆的面积推导后,我出示下面一组题:

图(1)中两个圆的直径都是10厘米,那么每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

图(2)中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那么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图(1) 图(2)

相信复习时只要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不同层次的学生,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大胆地取舍,让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数学课堂才会更加有效、更加高效,学生才学得更加扎实和轻松,才能真正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温故而知新”的理想境界。

(责编 罗 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题海豆角周长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剥豆角
题海无边 “多变”是岸
词语对对碰
巧算周长
从题海中来,到原创中去
——记我的原创感悟
数学探秘之旅:题海的上游什么样?等
周长小诊所
作业肆虐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