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心灵成长
2014-01-21郑闽秋
郑闽秋
《管子?修权》中有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句话充分说明思想品德教育是伴随人一生的漫长过程。思想品德教育,即以认识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思想道德规范,形成他们对事物的是非、好坏、美丑、善恶的辨别和评价能力,并具体实践于生活之中,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小学思想品德课既是典型的育人课程,又是对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主渠道。现行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主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改革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努力提升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存在的问题
虽然思想品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首位,但由于它是以人的思想品德培养为主要内容,所以较为抽象,据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无法将它与学科知识教育相区分。具体有两点。
其一,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沿袭学科知识教学方法的现象,也就是说,教师成为课堂主体,照本宣科,甚至出现“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记、我考你背”的情况,这样,思想品德教育不仅偏离了对学生思想、学习态度、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引导,更谈不上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
其二,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活动课程成为主要形式。活动的目的在于:以学生为中心,从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便改造他们的经验,最终解决他们已有认知中存在的问题。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片面追求课堂活动的效果,创设脱离现实生活的教学情景,这样,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便流于形式。
二、改革的意义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具有美好的心灵,拥有健全的人格,因此,务必改革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教学效果的落实均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直指他们的心灵,最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三、探索与实践
2011年5月,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了题为“彩虹人生”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研究,该研究以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发展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为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和人格的发展阶段对学生进行相应辅导,并运用“文明”的理念塑造学生的心灵,从而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在这一过程中,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应新形势的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有五点。
1.结合校情
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力求将教学内容与校情以及学生生活相结合,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所在学校坐落在西关地区,既有浓郁的广府文化氛围,又有厚重的商业文化气息,因此,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可将教材内容与学校周边环境、学生家庭情况等相结合,既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情景,又巧妙呈现校情细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2.关注心灵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开展之前,教师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以使教学更具指导性和针对性,进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出发点。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即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使他们拥有美好的心灵。基于此,我校在四年级和五年级开展了心理健康测评活动,结果表明:学生的孤独倾向与恐惧倾向较高。据了解,其原因在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不足。所以,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生活情景,以使学生置身其中,并引导他们通过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体会教师的艰辛和父母的不易,从而不断丰富经验,增强能力,最终拥有较高的情商——不仅具备健康的心理,更拥有美好的心灵。
3.积极互动
积极互动是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根本,其目的在于: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既鼓励他们欣赏他人,又促进他们自我认同。据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创设充满道德矛盾的生活情景,让学生通过表演、观察、讨论和参与等一系列过程,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并从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势与弱势,进而既正视自我,又欣赏他人。
4.强化实践
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内容应通过具体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因此,教师须结合学生的学段特点,组织他们开展实践体验活动,从而有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观察、体验和感悟。例如,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研究小组,并要求小组成员通过生动的实践体验活动(探寻当地的地域特色、社会发展、民间艺术和名俗风情等)。总之,强化实践具有两个意义。其一,不仅可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提供崭新的课程资源,更能让学生真正走进传统民俗,感受家乡乡情,体会充满趣味的特色生活。其二,不仅使学生学会较好地与他人相处,并适时地进行自我调整,更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从而促使他们认识自我、探寻自我和接纳自我。
5.走进生活
改革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全面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目标,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实践、探索和感悟。例如,教师可充分利用社区中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上下九步行街、华林寺、十三行和锦纶会馆等),使课堂教学走进社会生活,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又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服务社区的实践活动,以提升他们的公民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其中最为直观的教育形式,因此,只有改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他们的心灵成长,并将思想品德教学延伸到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才能使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灵和优秀的品德,最终提升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使思想品德教育更具现实意义。
(作者單位: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文昌小学)
(责任编辑: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