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野生马麝(Moschus sifanicus)的迁地保育及分群驯养
2014-01-21康发功马泠桃冯金朝薛达元孟秀祥
刘 洋,康发功,马泠桃,冯金朝,薛达元,孟秀祥
(1.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100081;2.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兰州730117;3.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2)
麝类动物(Moschusspp.)是珍稀资源动物,属偶蹄目麝科,主要分布于山地的乔灌木生境[1-2]。成年雄麝腹部生有麝香囊(musk pod),所分泌的麝香是中医药的珍稀药材,也是香水业的名贵固香剂和定香剂。传统麝香获得是通过捕杀野生麝、割取麝香囊。由于历史上的滥捕滥猎,加之生境消失和质量下降,麝类动物已极度濒危,被列为CITES附录Ⅰ物种及我国Ⅰ级重点保护动物。除基于野生种群和生境的就地保护(insituprotection)外,驯养等迁地保护(ex-situprotection)方式是重要的濒危麝类动物保护和麝香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方式[3]。
我国从1958 开始麝类驯养,先后于四川都江堰、陕西镇坪及安徽佛子岭等地建立了麝场[1]。因麝类动物独居性和领域性强,生性机警,加之较强的应激性和食物等原因,驯养难度极大。尽管如此,我国的麝类驯养还是获得了阶段性成功,初步实现了圈养下繁殖及可持续人工活体取香[4]。在1990年以前,我国的麝类驯养仅在林麝(M.berezovskii)进行,缺乏其他麝类动物的驯养,极不利于我国的麝类资源保护和麝香的可持续供给。
马麝(M.sifanicus)属体型较大的麝类动物,特产于我国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野生马麝在甘肃兴隆山的种群数量和密度相对较大[4],但因生境退化及盗猎等原因,近年来兴隆山马麝种群数量持续下降[5]。同其他种类的麝一样,马麝目前也处于极度濒危状态,也被列为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和CITES附录Ⅰ物种。
为探索可行的濒危马麝迁地保护及可持续的麝香资源利用方式,在主管部门的允许和管理下,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于1990年建立了马麝繁育试验场,以野外救护马麝作为基础种群开始了马麝驯养,采用分圈、分群驯养方式,经2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建立世界最大的马麝繁育场及繁育种群。
本文通过对兴隆山保护区马麝驯养实践的总结,旨在归纳马麝分圈分群、场址选择和圈舍设计等方法体系,为我国濒危麝类驯养、迁地保育及可持续麝香生产提供参考。
1 马麝的基本生物生态学特性
马麝,又名高山麝,属偶蹄目(Artiodactyla),麝科(Moschidae),主要分布于海拔2 000m 以上的山地林灌生境[6]。马麝体长80~90cm,体质量10~15kg,是麝类动物中体型较大的一种。雌雄均无角,全身灰褐,夏毛沙黄褐色,耳端浅棕色,吻长,颈背具3~4对鳞状棕色斑块,往后有1~2对棕色斑点,肩部有2~3 条狭长的棕色横纹,明显区别于其它麝种[4]。雄麝上犬齿发达成獠牙状,露于唇外,在腹部着生有麝香囊,中有麝香生成。
马麝独居性、领域性和警戒性均极强,且在圈养环境下也强烈表达[1]。每年11月进入发情交配,雌麝于翌年5~6月产仔,双胎率30%~40%,偶产3仔。圈养情况下,1.5岁龄仔麝即可参与交配。成年雄麝可分泌麝香,平均泌香量为7.90g,最高可达
34.20g[7-8]。
2 马麝驯养场选址、建场
兴隆山保护区于1990年开始马麝驯养。初期于区内的马场沟进行围栏半散放驯养,但由于马场沟终年不见阳光,冬天极为寒冷,马麝的越冬死亡率极高,导致驯养失败。继而于向阳的景家沟和谢家岔建立新场。其址位于林缘阳坡高台,地基干燥、坐北朝南、日照充足,并由于延升山梁的阻挡作用,避风性极好,加之远离喧闹城镇区、交通方便、供水充足。根据场址的地形特征,分别进行了成麝饲养场、幼麝饲养场的功能设计和区分。
成麝饲养场:即景家沟分场,占地面积13.3 hm2,划分为办公生活区、兽医科研区、养麝区及病麝隔离区,每区相对隔离。办公生活区由办公室及饲养管理人员生活区组成;兽医科研区由科研室、药库及兽医治疗室组成;饲养区是麝场主体,由18个圈区、144个麝圈及808个麝舍组成,周围建有4m高的砖墙或铁丝网围墙;病麝隔离区由3个麝圈、24个麝舍组成,与饲养区相距20 m,但与兽医科研区相通,出入时,要通过消毒池消毒。
幼麝饲养场:即谢家岔分场,用于3月龄前的仔麝、幼麝饲养。规划成办公生活区、仔麝区和幼麝区3部分,占地面积2.4hm2。办公生活区包括职工宿舍及饲料库房等设施;仔麝区含喂养区和仔麝卧息区;幼麝区含4个圈区、12个麝圈及87个圈舍。
根据上述总体布局,实现了麝场分区、麝区分圈及麝圈建舍,构建成2场、23区、159圈、919舍的4级马麝饲养体系。圈与圈、圈与区之间用砖墙相隔,减少了相互干扰。但隔墙上留有木门相通,作调种或日常驯养管理之用。该马麝驯养体系既是整体,又相对独立,尽可能地减少了人为干拢和疾病传播,而且于麝圈舍及周边进行营林,尽量模拟马麝的自然生境,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麝对圈舍环境的应激。
3 圈舍设计
如图1所示,圈舍是麝类驯养最基本的单元、最基础的设施,其设计、建设需依据麝的活动、取食、反刍及休息等生物生态特征。
为适应麝的独居性和领域性,于每个麝圈中修建5~7个舍房。舍房的长宽高为200cm×200 cm×240cm,面积2~4 m2,前面留宽80cm、高200cm 的舍门,平时敞开,麝能自由进出舍房卧息和藏身,只有在进行诊治等日常管理需要抓捕马麝时关闭。
圈中留有活动场,以满足麝的好动善藏习性。运动场为5~7个马麝共用,面积80~200m2,麝均15m2以上,确保麝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通过活动增强体质、减少疾病发生。
运动场中配置卧台,以满足麝偏好攀高卧息的习性。卧台长宽高分别为50cm,35cm 和100cm,其顶部可根据情况设置盖板以遮阳避雨,周边配有料槽、饮水槽等设施,以便麝的自由摄食和饮水。
麝圈中地面用砖和沙土铺成。相比水泥地,砖地的摩擦较小,可减少麝蹄甲的磨损,并避免圈舍中尘土飞扬,便于清除粪便和消毒,防止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10-11]。于地面砖隙种植蒿草及灌木等植物,便于麝的藏身和体温调节,也可减少麝刻板行为的发育和表达[12]。
麝圈中舍房、运动场、卧台之间互通,麝在一定程度上可实现活动区域选择及领域构建,利于其排他性活动、卧息。
图1 马麝驯养的圈舍设计(a.舍房;b.凉棚及卧台;c.活动场;d.通道;e.草料房)Fig.1 Enclosure system(a.cell;b.shelter and bedding sites;c.exercise area;d.corridor;e.store house)
4 分群驯养
4.1 基础种群构建
在主管部门的允许和管理下,从野外救护马麝作为种源建立驯养基础种群,通过人工繁育育成种麝[9],构建作为分群驯养的圈养种群,建立驯养马麝的完整谱系。
4.2 分群
分群驯养的前提是圈群的合理组建,圈群是马麝驯养的基本单位。在长久的实践中,兴隆山麝场创立了“分群驯养”的麝类驯养方法体系,区分个体的生物学特征,按年龄、雌雄、体质等划分马麝群体,建立5~7头的同质圈群,进行分群分圈驯养。
(1)按年龄分群:于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间进行分群、组群。按照马麝的年龄,将麝划分为1~9岁及10岁以上共10个年龄段。每5~7头同年龄段马麝组成1小群,每小群于1个圈内饲养,组成1个圈群。同圈群的马麝在整个生命周期都共存于同一个圈舍的社群环境,可减弱其独居性,增加其社会性[13],利于驯养。
(2)按性别分群:于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间进行雌雄分群,按5~7头的数量圈入同1个圈内饲养。可避免个体间的打斗及相关伤残。但在雌麝圈内,要在发情的前1个月(一般为每年10月),将1头配种雄麝调入雌麝群,使其提前进行雌麝社群适应及圈舍适应,利于随后的发情交配进行。该提前合群至关重要,是饲养种群发展的关键。如合群滞后,即在发情时才将雄麝调入,会影响配种成功率。如在1991年至1995年间,兴隆山麝场未将种公麝提前调入雌麝圈内,导致其育龄雌麝空怀率高达60%,极大地影响了雌麝繁殖和种群发展,而1996年提前于10月初调入雄麝,次年的繁殖即获得成功,空怀率降为10%,产仔麝36 头。此外,合群时,切忌于同一雌麝圈群内同时调入2头雄麝,因雄麝间的争配会导致剧烈打斗,产生伤亡,并直接影响配成率。
(3)按习性分群:根据麝的体质状况及侵犯性强弱建立圈群,5~7头体质和侵犯性等习性相近马麝被组为1圈群,避免同群强弱悬殊的个体间为饲料、卧息地及配偶等资源发生高强度打斗,导致马麝伤亡、饮食的不平衡分配及营养不良。
上述组群标准并不相互排斥,在驯养实践中的组群分群时可以同时考虑,并且可增加其他的分群标准,如按照社会性强弱、驯化性强弱、产香量高低及雌麝的母性强弱等来分群,建立稳定圈群。
4.3 饲料配制
马麝饲料由精饲料(由麦麸、玉米及大豆等构成)和人工采集的树叶组成,每头每天提供约300g精料,树叶等粗料及饮水不限。每日饲喂2次(夏季饲喂时间:06∶00,19∶00;冬季饲喂时间:08∶00,17∶00)。添加饲料的同时进行圈舍清扫及消毒等日常管理,每圈每次管理操作耗时约5min,其余时间,马麝很少受到惊扰。
4.4 驯养效果
兴隆山的马麝驯养实践说明,分群驯养既可最大程度满足马麝的生态习性,又可实现规模化驯养。由于采用该驯养方法体系,兴隆山的马麝驯养获得了极大成功,使驯养马麝数量从无到有,目前麝场的存栏马麝达600余头,年产麝香超过2kg,成为世界唯一的马麝驯养场,也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麝类驯养场和天然麝香生产企业。
5 小结
我国已有长久的麝类驯养历史,但均为林麝驯养。马麝生性机警,孤居性极强,相对林麝驯养而言,对马麝的驯养难度极大[1]。兴隆山保护区创立的马麝分群驯养提供了濒危马麝的迁地保育方式,并拓宽了麝香的可持续供应途径。
驯养场是被驯养动物终身生活的地方,选址建场是马麝驯养的前提。麝场应远离喧闹城镇区,宜位于林缘阳坡坡地、相对暖和、避风性好、水源便利,这可满足野生马麝对适宜生境的生态需求[2,14]。此外,由于驯养功能的不同,马麝驯养场应区分成年麝驯养场、幼麝驯养场。
驯养方法直接决定了驯养是否成功,对动物行为的深入理解是提高动物驯养生产力的前提和关键[15]。甘肃兴隆山保护区的分群分圈马麝驯养基于马麝的行为和生态的差异性需求,按个体的年龄、性别、体型及习性等特征进行动物分群,实行大群分开、小群合养。虽马麝独居性和领域性极强,但在小群合养环境下,驯养从幼麝开始,通过圈群内的等级序位构建,个体采用与其序位相符合的行为对策[13],最大程度减少了个体间的社会冲突的发生频次和强度,避免了伤亡。此外,小群合养可显著增加麝的社会性,这利于其驯化度的提高。
综合上述,分群分圈驯养是目前马麝驯养最好的方法,可予以推广发展,并可对林麝等其他麝类动物的驯养有重要借鉴。
[1]张保良.麝的驯养[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20-43.
[2]孟秀祥,潘世秀,栾晓峰,等.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马麝春季生境选择[J].生态学报,2010,30(20):5 509-5 517.
[3]Meng X,Zhou C,Hu J,et al.The musk deer farming in China[J].Animal Science,2006,82:1-6.
[4]盛和林,刘志霄.中国麝科动物[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20-130.
[5]孙伟刚,王义德,康发功.兴隆山马麝栖息生境种群数量变化分析及保护[J].甘肃科学学报,2004,16(3):45-48.
[6]王香亭.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本底调查研究[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306-307.
[7]孟秀祥,张东晶,王 功,等.甘肃兴隆山圈养马麝(Moschus sifanicus)发情次数、间情期及影响因素[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5):1 783-1 788.
[8]李红亮,黎 勇,周 密,等.濒危马麝麝香产量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3):522-528.
[9]康发功.野生仔麝的养育[J].野生动物,1994,6(82):30-31.
[10]吴家炎,王伟.中国麝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507-520.
[11]路 浩,蒋应文,黄有德.甘肃兴隆山马麝呼吸系统疾病流行病初步调查[J].动物学杂志,2004,39(6):62-64.
[12]孟秀祥,杨奇森,冯祚建,等.圈养马麝刻板行为的初步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35(1):47-57.
[13]Meng X,Cody N,Gong B,et al.Stable fight strategies in endangered male musk deer(Moschus sifanicus)[J].Animal Science Journal,2012,83:617-622.
[14]郑生武,皮南林.马麝的生态研究[J].动物学报,1979,25(2):176-186.
[15]蒋志刚.动物行为原理与物种保护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54-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