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2014-01-21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放射科湖北襄阳441000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后处理肺动脉栓塞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放射科(湖北 襄阳 441000)

赵传军 杨 峰 周静然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放射科(湖北 襄阳 441000)

赵传军 杨 峰 周静然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90例临床拟诊肺动脉栓塞患者的64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检查,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及仿真内窥镜(VE)等后处理技术,分析相关CT资料。结果 90例患者中45例确诊肺动脉栓塞,共检出271处栓子,其中肺动脉干0处,两侧肺动脉主干7处,肺叶动脉86处,肺段动脉155处,亚段肺动脉23处。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PE的诊断准确、可靠,是无创性快速诊断PE的首选方法,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肺动脉栓塞;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由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一种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且病征缺乏特异性,漏诊、延诊及误诊率极高,如果不能早期准确诊断及合理治疗,病死率高达30%[1,10-12]。因此,PE的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多层螺旋CT具有无创、快速成像及多种重建技术提高了肺动脉栓塞的准确诊断率,并对临床治疗做出正确的指导。本分析研究通过对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90例临床拟诊PE的肺动脉血管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PE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90例病例,其中男34例,女56例;年龄25~85岁,平均62岁。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45例,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28例,胸痛咳嗽10例,胸憋气短5例,咯血2例。

1.2 检查方法与仪器采用美国GE公司Light speed VCT 64层螺旋CT。患者取仰卧位,先行胸部常规CT平扫,然后行增强扫描,扫描范围自胸廓开口至膈顶水平,扫描条件:层厚5mm,层距5mm,螺距0.984:1,管电压120kV,管电流采用自动管电流条件。应用高压注射装置,选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淳(350mgI/ml),从肘正中静脉注射,注药速度3.5~4.0ml/s,用量80ml,采用Bolus-tracking技术,对肺动脉主干根部进行监测,阈值>120HU时延迟5s(嘱患者闭气)自动触发扫描。扫描结束后将原始数据拆薄处理至层厚1.25mm、层距1.25mm的图像重建。在GEAW4.3或4.5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显示肺动脉及其分支。

1.3 图像分析所有原始图像经GEAW4.3或4.5工作站分析。

1.3.1 PE的诊断标准:直接征象有半月形或环形充盈缺损,完全梗阻,轨道征等;间接征象有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扩张,栓塞区肺密度减低、肺纹理稀疏、变细、缺支及“马赛克样”影像,肺实变梗死灶,胸膜改变,少量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

1.3.2 PE的分型标准:将主要发生在主肺动脉(1级)、左右肺动脉干(2级)、叶肺动脉(3级)的血栓定义为中心型肺栓塞(CPE);将仅发生在段肺动脉(4级)、亚段肺动脉(5级)及更小分支肺动脉的栓塞定义为周围型肺栓塞(PPE);将中心型和周围型并发的定义为混合型肺栓塞(MPE)。诊断以二维原始图像为主,还需结合MPR、CPR、MIP、VR等后处理图像。

2 结 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了良好的造影图像,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强化均匀,肺动脉栓塞表现为肺动脉及其分支内的充盈缺损影。以二维原始图像为基础,结合MPR、MIP、CPR、VR、VE图像进行观察,90例患者中红1800个肺段动脉显示,显示率100%,3362个直径大于1mm亚段动脉得到显示,显示率93.4%。90患者中45例确诊肺动脉栓塞,共检出271处栓子,其中肺动脉干0处,两侧肺动脉主干7处,肺叶动脉86处,肺段动脉155处,亚段肺动脉23处。

3 讨 论

肺动脉栓塞的检查方法有传统的肺动脉血管造影、核医学、超声心动图及CT检查。肺动脉造影曾经被认为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金标准,但是其属于有创性检查,并且有一定的并发症,特别不适用危重病人,现在已经很少应用[2]。核素扫描检查可以反映肺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敏感性较高,但是不能直接显示栓塞病灶。心脏超声检查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低,但是它可以同时评估右心功能及肺动脉血流情况,广泛应用于评估预后及疗效评价[3]。MRA检查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4],但是检查时间长,不适合急诊检查。CT血管成像检查安全,无创,迅速,易于患者接受。64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成像时间短、空间分辨率高以及强大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大大地提高了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效果[5]。

3.1 64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的优势 (1)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大,极大缩短了扫描时间,3~5s就可以完成扫描,减少了呼吸伪影,可以适用于危急重病人。(2)空间分辨率及密度分辨率的提高,有利于细小肺动脉分支内血栓的检出。(3)心电门控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避免心脏大血管的搏动伪影,使心缘旁的段以下肺小动脉内的血栓得以检出。(4)具有良好的各向同性并能任意层厚重建,多方位、多角度地显示血管的解剖结构及病变形态,反映病变程度。(5)无动脉创伤及中风的危险,且不受下腔静脉滤网的限制,便于随访复查及疗效评价。

3.2 64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的要点

3.2.1 适合的扫描方式:(1)从胸廓开口至膈顶水平行常规平扫,首先对肺部病变进行初步的诊断及评估,然后行增强扫描。(2)CT增强扫描时,层厚层距采用5mm。(3)扫描前做好患者的沟通,训练正确的呼吸方式,平静呼吸后屏气扫描,防止产生呼吸运动伪影,而影响重建图像的质量。

3.2.2 适合的扫描延迟时间:肺循环的时间短而快,因此早期扫描极为重要。肺动脉造影CT的延迟时间为9~11s,支气管动脉造影延迟时间为20~25s,实质期60~80s,本研究采用Bolustracking技术,对肺动脉主干根部进行监测,阈值>120HU时延迟5S自动触发扫描,此时正好在肺动脉强化峰值扫描。Bolustracking技术消除了个体差异产生的肺动脉内密度的变化,是扫描成功的关键。

3.2.3 适合的扫描参数、方法:图像质量易受扫描层厚、重组间隔、螺距、管电压、管电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原始图像层厚越薄,重组图像立体效果越好,诊断准确率及可信度越高。本研究选择1.25mm层厚重建,较以往大大地提高空间分辨力、减低部分容积效应,进而提高对外周小肺动脉的显示能力[6,7]。

3.2.4 适合的窗宽窗位及后处理技术:选择不同的窗宽、窗位进行观察,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比较重要[8]。除了常规的肺窗(观察肺纹理的变化,肺野内的改变)及纵隔窗(观察纵隔及胸腔内情况)外,根据不同时相及不同患者自定义调整窗宽窗位,用于观察肺动脉内情况。几种窗宽窗位互为补充,对确定细小动脉分支的栓塞至关重要。同时后处理技术的选择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也有重要的意义,横断面图像仍然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基础,而MPR、CPR、MIP、VR、VE等后处理技术是有益的补充,各种方法均存在着优缺点,MPR是最常用的二维图像序列,可以在任意平面对管腔进行观察,直观地显示栓塞部位;MIP可以观察血管的走形及血管内的充盈缺损,但是容易把肺动脉周围的淋巴及静脉误看为充盈缺损的栓子,需结合其他图像观察;VR图像形象、色彩逼真,能立体地显示肺血管的解剖关系,对较大的充盈缺损显示较好,但是对于较小的充盈缺损及小动脉的充盈缺损易漏诊。CPR技术可以一次性评价较大的血管结构,但是其结果与操作者的技术有关,如果操作不当会造成假象。VE可以显示肺动脉内的结构及充盈缺损情况,但是其结果易受视角及视野的影响。多种后处理方法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3.3 64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临床应用价值 64层螺旋CT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力,提高了PE的诊断率和可信度。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可以多角度旋转观察病变与肺动脉的解剖关系,明确血栓的形态、大小、位置及与淋巴结相鉴别,能更好地观察肺动脉的走行、大小及管径内外的情况,还能同时观察是否合并胸膜、胸廓、冠状动脉、主动脉和肺部病变,为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较多的信息,也可以用于治疗后,了解血栓是否消失、残留及复发[9]。由于MSCT扫描速度快,适合危重患者检查,也是急诊检查的首选。

总之,64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对PE的诊断更准确、更可靠、更全面,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更有价值的依据,是诊断PE快速、无创、准确度更高的首选检查方法,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1. 贾飞鸽,彭珂文,汪春荣,等.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对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1(6):40-43.

2. Schoepf UJ,Diagnosing pulmonary embolism time to rewrite the textbooks[J].Int J Cardiovasc Imaging,2005,21(1):155-163.

3. 刘丹.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4:27-28

4. O u d k e r k M,v a n B e e k E J,W i e l o p o l s k i P,e t al.Comparison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and conventional pulmonary angiography for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embolism:a p r o s p e c t i v e s t u d y[J]. Lancet,2002,359:1643-1647.

5. Ryu JH,Swensen SJ,Olson EJ,et al.Diagnosis of pulmonary embolism with use of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J].Mayo Clin Proc,2001,76(1):59-65.

6. 赵力,朗志瑾,武建林,等.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4):307-310.

7. S c h o e p f U J,H e l m b e r g e r T,Holzknecht N,er al.Segmental and subsegmental pulmonary arteries:evaluation with electron-beam versus spiral CT[J].Radiology,2000,214:433-439.

8. 卢星如,王刚,郭顺林,等.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技术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CT与MRI杂志,2012,10(2):41-43.

9. 刘怡,张铎.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风险预测及疗效评估[J].中国CT与MRI杂志,2012,10(6):107-110.

10.李卫平,曾秋华.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罕少疾病杂志,2012,17(3):19-21.

11.张军晖,曹文广,张世恒,等. 16层螺旋CT肺动脉3期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10(5):444-446.

12.薛开义,程东风. MS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10(1):87-88.

(本文编辑:谢婷婷)

ract] Objectiv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64 slice spiral computer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embolism(PE). Methodsthods 90 suspected pulmonary embolism(PE) patients were performed 64 slice spiral CT pulmonary artery angioaphy,the results of CTPA were analyzed.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volume rendering(VR) and virtual endoscopy(VE) were applied. Resultssults Among 45 cases of 90,271 pulmonary emboli were displayed.There were 7 central PE;86 lobar PE; 155 segment PE; 23 peripheral PE. Conclusionusion 64 slice spiral CT pulmonary angiography is a fast, accurate and non-invasive diagnostic method for PE, it may be the chief diagnostic method as it have obvious technique advantage in the diagnosis of PE.

rds] Pulmonary Embolism;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Angiography

R543.2

A

10.3969/j.issn.1672-5131.2014.03.15

2014-04-10

杨峰

猜你喜欢

后处理肺动脉栓塞
车身接附点动刚度后处理方法对比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阿哌沙班治疗肿瘤相关性血栓栓塞的获益与风险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环缩术后Ⅱ期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果树防冻措施及冻后处理
乏燃料后处理的大厂梦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