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客”逐鹿京城拍市
2014-01-20张娟
张娟
关注一:艺术周的新模式
2013年11月2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直接将京城的气温拉到了冰点。在这个北京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里,苏富比北京艺术周拉开了帷幕。在当天下午举行的媒体预展中,苏富比亚洲区的多位高层和主管皆悉数出席,显示出苏富比对于本次在北京的亮相极为重视。
除了一场现当代中国艺术拍卖外,此次苏富比北京艺术周还囊括三场私人洽购、两场海外精品展,以及一系列讲座与艺术论坛。
11月28日,苏富比北京艺术周正式对公众开放。在三天的时间里,出自大师伦勃朗之手、现存私人收藏中17世纪最重要的肖像画之一《双手叉腰男子像》前总是围满了观众。这是第三届“现代艺术巨匠”私人洽购展最为重头的作品。此外,上世纪60年代毕加索以伦勃朗为灵感而作的剑客画像《画家》和奥古斯特·罗丹的青铜《蹲坐女子像》也吸引了众多目光。同时,欧洲装饰艺术和“苏富比钻石”两大私人洽购展也让人不得不驻足。而11月30日连续推出的4场艺术讲座由纽约苏富比的三位专家和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张荣女士联袂呈献,由此展开的古今中西的艺术对话吸引了不少内地文博机构的负责人、专家学者、艺术品经销商和资深藏家的关注和参与。
“与此前佳士得上海首秀相同,苏富比也采取了艺术周的模式,将拍卖、私人洽购、展览、讲座融为一体,体现出拍卖巨头的多元化和‘国际范儿,”资深媒体人士林女士告诉《中国收藏》记者,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拍卖模式,而是给藏家提供多元化的艺术体验,是苏富比、佳士得的一贯做法。如今,他们将这一模式带到了内地,必定会对内地的艺术品拍卖产生影响。
关注二:拍卖接地气吗
让我们把时间倒溯至两个多月前。另一大国际拍卖巨头佳士得于2013年9月26日晚在上海敲响了首拍的槌音。那场仅有40件拍品的首拍混搭了当代亚洲艺术、西方大师作品、葡萄酒及珠宝,西方艺术大师毕加索和莫兰迪的作品也走上了拍台。而与它的老对手不同的是,苏富比这场囊括了144件拍品,全部拍品均为20世纪和中国当代艺术。虽然此场拍卖仍为保税拍卖,但大部分的拍品均征集自国内,海外来的拍品据统计仅有7件。
“这个专场有不少拍品是倚重苏富比北京团队征集的,在拍品的选择上尽量照顾内地藏家的口味。”苏富比(中国)当代亚洲艺术及20世纪中国艺术资深专家柴宁向《中国收藏》记者透露。“除了委托席上坐着的老外和苏富比的标志外,这场拍卖和内地其他拍卖公司的拍卖专场并没有太大区别,连拍卖师都是内地拍场的熟面孔—操着普通话的王刚和贺立斌,”资深藏家刘先生认为,苏富比这场拍卖很“接地气”。
值得一说的是,在佣金上,佳士得(上海)直接沿用了全球通行的阶梯制度,而苏富比(北京)则将佣金定位在18%。苏富比(北京)拍卖公司总裁温桂华曾向媒体表示,这主要是考虑到内地买家可能会不习惯海外的阶梯制度。
“苏富比并不指望通过在北京举办一场拍卖会而赚到实际的效益。”北京一位不愿具名的拍卖公司负责人分析道。在他看来,苏富比此场拍卖的表现并不算亮眼,除了赵无极、李贵君和杨飞云的作品创出高价外,不少作品表现平平。“不过,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苏富比在各方面的操作都相对规范,这场主推现当代中国艺术的拍卖虽然表现平淡,但也算是市场真实的反映—精品依然有好价钱,成熟藏家不再盲目出手,一般的作品就只有一般的价位,甚至流标。这场拍卖可作为当前现当代艺术市场的一个参考坐标。”
关注三:对藏家偏好会有影响吗
“《双手叉腰男子像》作于1658年,伦勃朗在其艺术生涯中仅有另外两件作品创作于此年,而这也正是艺术家最富创新精神,却也最困顿窘迫的时期。”在媒体预展上,专程从纽约赶来的苏富比专家向在场的媒体力荐这件伦勃朗《双手叉腰男子像》。而纽约苏富比家具部主管则向媒体详细介绍了一张巴黎20世纪初的鎏金铜桌子和一件约创作于1850年的大理石雕塑。
“中国书画、古董瓷器等内地艺术品市场的主角,由于政策所限,苏富比和佳士得都不能参与其中,因此他们必须在深入了解内地收藏群体偏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藏家的收藏偏好。”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告诉《中国收藏》记者,不管是佳士得上海首秀还是此次苏富比北京艺术周都将西方大师的艺术杰作带到了中国内地,种种举动旨在希望能加深中国内地藏家对西方艺术的认知,成为其通往西方艺术品收藏之路的一块“敲门砖”。
“受制于不能拍卖文物的政策,苏富比和佳士得进入内地暂时还不会对内地拍卖公司带来实质性的影响。但作为国际拍卖巨头,苏富比和佳士得最大的优势和资源还是在西方艺术品这一板块,”艺术投资顾问蔺道军认为,收藏的国际化是一种潮流,中国内地有不少藏家已经具有国际视野,再加上,随着中国艺术品价位的攀升,用购买中国艺术品的钱也可购藏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如今,苏富比和佳士得大张旗鼓地把西方艺术品带到中国来,必将会对西方艺术品在中国市场的收藏与发展起到培育和推动作用。”此外,虽然苏富比和佳士得都没有披露其在中国首次举行的私洽业务的成交状况,但据知情人士透露,有不少中国藏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培养新的收藏偏好被业内一致认为是当前苏富比和佳士得进入中国内地后会给内地市场带来的最大变化。除了西方艺术品市场外,一些业内人士还认为,由于不能拍卖文物,势必会使得苏富比和佳士得在中国现当代艺术这一领域深耕细作,可能会促使这一部分市场的成长。以此次苏富比(北京)现当代艺术拍卖为例,据统计,过去赵无极作品的成交额有70%均在香港市场,高价记录也基本诞生在香港,而此次苏富比将重量级的赵无极作品带到了内地,并且在北京诞生了赵无极作品拍卖的最高价,“这极有可能进一步带动内地20世纪艺术市场的整体行情,从而对内地艺术品拍卖的格局和发展态势有所影响。”有业内人士给出这样的预判。
“尽量与中国内地收藏习惯接轨”
为什么采用艺术周的模式?落户北京后的第一场大型拍卖为何立足于现当代艺术?内地藏家会为私人洽购业务买单吗?西方艺术品在内地会有市场吗……在此次苏富比北京艺术周上,本刊记者专访了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先生。
《中国收藏》:此次北京艺术周将拍卖、私人洽购、展览、讲座等内容融为一体,为什么会采取这种形式?
程寿康:由于受到政策限制,苏富比(北京)不能涉足文物拍卖,因此我们在拍卖的同时还带来了私人洽购、展览和讲座,希望带给中国内地藏家更加多元化的感受和体验。
这是苏富比第一次在中国内地举办一场大型拍卖会,也是苏富比落户北京以来较大规模的艺术活动。苏富比希望以北京为基地,将这一近300年的品牌辐射至全国,藉此拉近与内地藏家的距离。
《中国收藏》:这次苏富比在北京的拍卖立足中国现当代艺术这个板块,有什么考虑吗?
程寿康:之前的慈善拍卖和此次的大拍都是我们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还需要熟悉内地相关方面的法规和运作方式。对于内地拍卖的流程,包括保税、税收、物流、进出口、仓储、外汇折算、结算等方面的法规都要熟悉,每个拍卖分类的法规都不一样,所以,我们想做得集中一点,专注做好一个板块,再拓展到其他板块。
《中国收藏》:我们注意到这次北京艺术周在拍品的选择、佣金计算方式、经营方式等方面都尽量贴近中国内地藏家的口味。
程寿康:入乡随俗,我们一直致力于做一家相对本土化的拍卖行,尽量与中国内地的收藏习惯接轨。
不过,此次苏富比北京艺术周的重点不在“本地”,我们希望完整地呈现给内地藏家一个国际化的苏富比品牌形象,在照顾内地藏家口味的同时,苏富比也要兼顾全球客户群。
《中国收藏》:这也是苏富比第一次在中国内地开展私人洽购业务,您觉得中国内地买家会接受私人洽购业务吗?您对私洽在中国内地的前景怎么看?
程寿康:在苏富比的全球业务中,私人洽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苏富比开展私人洽购业务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首次在中国内地推出私人洽购也是一次尝试,基于国内藏家对私人洽购还不熟悉,这项业务是否能顺利推广还是未知数。在我看来,私人洽购这种模式应该会吸引中国内地藏家的兴趣,苏富比在内地的私洽业务不会停止,只会加强。
《中国收藏》:苏富比此次带来的私人洽购展包含了欧洲油画、西方家具、工艺品、装饰品等,在您看来,西方艺术品在中国内地会有市场吗?
程寿康:中国内地藏家对西方艺术品的兴趣在与日俱增。有不少中国内地藏家在纽约和伦敦的拍场上竞买西方古典油画、印象派和现代艺术作品。中国买家购买西方艺术品的比例近年来逐年上升。
苏富比作为一家国际化的拍卖公司,在西方艺术品这一方面有着丰富的资源,我们这次把一些顶级的西方艺术品带到北京来,销售额并不是我们最关注的,我们希望能借此让更多的中国藏家接触到西方艺术品,逐步培养起中国藏家对西方艺术品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