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经济新信号
2014-01-20刘欣
刘欣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3年12月10日—12月1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深刻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全面总结了2013年经济工作,明确提出了201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外界普遍认为,这次会议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落实会,为2014年的经济工作制定更加明晰的改革路线图。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改革任务重大而艰巨。2014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第4年,对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至关重要。因此,这次会议的重要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均超过以前。
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虽然2013年经济工作会议仍然沿用了“稳中求进”的提法,但对“稳”和“进”都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其内涵与2012年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
怎样理解“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2014年将更为具化。他指出,新一届中央政府上台以来,强调底线管理、区间调控,强调底线管理为宏观稳定和改革争取宽松的环境。未来,政府会将“稳”分解为一系列具体指标,比如宏观经济不能有大起伏、就业不出现明显恶化、化解过剩产能、增加居民收入和通货膨胀不能太高等。
怎样理解“进”?刘元春解释,“不是不要速度,而是要有新内涵”。一是通过改革来促进结构调整,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二是不再单纯强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速和数值,更强调质量和效益。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面对仍然存在的经济下行压力和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4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分析认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意味着将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还意味着保持适当的赤字规模,有利于加大对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的投资支出,有利于改善民生。货币政策之所以要稳健,是因为货币池子里的“水”已够多,再放会加大通胀风险,而在经济下行压力尚存的情况下也不能收,必须坚持稳健。
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已有2个季度低于7.5%的年度增长目标,尽管2013年实现年度增长目标并无悬念,但市场关于明年增长目标是否会调低至7%的讨论并未降温。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的表述,虽然会议并未认为合理的标准就是7.5%,但从中央领导近期的表态看,2014年的增速可能还会稳定在7.5%。
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认为,这属于可实现、可持续的“稳”字范畴。
他强调,中国目前经济增长仍有达到8.5%或更高的潜力,但考虑到过高增长将会带来重复投资、产能过剩、通胀加剧等后遗症,所以必须淡化增长目标,追求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白明指出,在控制经济增长整体增速前提下,政府会继续加大转方式、调结构力度,推进服务业发展,促进制造业向高端升级;同时,民生领域改善被特别强调,白明预计,政府将培植中等收入消费,保证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以实现社会经济增长平衡。
寓改革于调控之中
2014中央经济工作总要求之一就是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这意味着,地方和各部委的“点”式改革加速落地,“面”式改革逐步推进。同时,将通过改革的方式,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
祝宝良分析认为,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大对小微企业税收减免力度、设立民营中小银行、提高国企上缴红利比重、资源价格改革、公立医院改革等方向已经非常明确,明年可望有重大进展,更好地发挥以改革促发展、促转方式调结构、促民生改善的作用。
而除了对石油、电信、电力等领域的改革外,另一个改革的重点无疑是以“营改增”为龙头的财税体制改革,这项处于正在进行时的改革将给经济发展释放更大的空间和潜力。
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位列2014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中的首位,这多少让人感到有点意外。
尽管中国粮食已实现第10年连续增长,但中国依然面临严峻的粮食安全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指出,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当今世界的三大经济安全,中国如何与时俱进地树立新型国家粮食安全观,构建高效、开放、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显得十分关键。
“口粮对保障正常生活和基本经济秩序至关重要,必须确保更高的自给率,而且我们保持小麦和稻谷的生产比较优势从经济和技术角度都是可行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说,“原来提粮食自给,粮食包括谷物、豆类、薯类,‘基本自给的提法树立了新的粮食安全观。”
专家们普遍认为,要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守住耕地“红线”,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继续加大补贴力度。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继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2013年的工作重点之后,201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将其作为2014年的工作重点。
中国经济发展至今,总量和速度已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内部结构的调整才是要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化解产能过剩、调整产业结构的几大举措:一是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创新,这是根本出路;二是强调市场竞争,推动过剩产能淘汰;三是加大标准约束和执法力度;四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五是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企业创新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才机制优化等环境,推动创新。
着力防控债务风险
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着力防控债务风险”单列为主要任务之一。
自2012年以来,政府性债务问题逐步引起广泛关注,其中地方债务问题尤为突出。分析人士表示,地方债务规模过大以及监控之外的隐形债务,对经济等多个领域将会产生难以估量的风险。
在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看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把控制债务风险单列是未雨绸缪的体现。此前,财政部、银监会以及业内权威专家曾先后表示,地方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局部地区地方债务有爆发的风险,是中国经济的一颗定时炸弹。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中央将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意味着今后所有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都要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的约束。一旦纳入预算管理的话,各种政府性债务就应该经过法定的预算程序。”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中国直接融资比例偏低是不争的事实。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提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一总体目标下,业界已经看到了监管层的一系列动作:证监会近日就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征求意见,并于不久前发布了《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保监会也正在酝酿将保险公司投资权益类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调整至30%。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将有更多相关推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政策出台。
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在《人民日报》的署名文章也点明了方向:以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目标,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完善保险市场,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与产品。
加大环境治理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方面提出,要“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生态的工作力度、投资力度、政策力度”。
浦华环保总裁助理吕建发认为,加大环境治理进一步得到国家的重视,今后无论是国家还是污染企业都会增加环保治理方面的投入,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和水污染排放标准都会提高,企业将进行技术改造,预计环保市场产值至少增加20%至30%。
国泰君安环保行业分析师王威认为,加大环境治理的政策力度,意味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即环境税推出时点临近,对工业污染治理影响深远。加大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增强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的动力。预计环境税推广之后,工业污染治理领域将迎来需求更快释放,资金保障加强的有利形势。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意味着开放重点转向中西部,中亚和东盟两条线同时推进。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亚和东南亚之行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构想。而中国—东盟自贸区继“黄金十年”之后,开启了打造未来“钻石十年”的新篇章。一个更加富有活力、互利繁荣的周边前景可期。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为中亚和东盟的大部分国家解决自身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可以预见,在这条现代“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本地区普通民众关于美好富足生活的梦想将得以实现。通过自贸区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推进,中国的对外开放亦将东西部齐头并进。
链 接 :
201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