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明月共潮生
2014-01-20贺兰
贺兰
浪潮之巅
作 者:吴军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8月
本书记录了硅谷众多知名企业的兴衰沉浮,作者是行业的高手,其中很多是亲身经历,或与当事人当面交流,又颇有文采,就比财经作家,特别是国产财经作家,深刻得多。西方有谚“人应该生活在ta那个时代的罗马。”恺撒名言:“我来我见我征服”,硅谷可以算这个时代的罗马。吴军博士来过见过,参与了Google的征服事业,着实令人羡慕嫉妒恨。
但是,也有可推敲之处。本书前身是Google黑板报上的系列文章,写得多,反响大,就出了书。因而并没有规划一个完整的结构,而是许多篇公司史和专题史的合集。正如法国史学大家布罗代尔所说:“没有法国史,只有欧洲史。没有欧洲史,只有世界史。”也可以说,没有公司史,只有产业史。没有产业史,只有经济史、人类史。本书更多地着墨于企业在潮头上上下下,对潮起潮落的逻辑未免挖掘不够。
简而言之,至少到现在,IT产业史永恒的主题是“计算力相对稀缺”,已故乔帮主所说“恒饥,恒愚(Stay hungry,Stay foolish)”。最稀缺的用户价值点就成为浪潮之巅,当该点趋于饱和,即在更高层次造成新的稀缺,如此往复。对应企业,在上一波造就成功的因素,下一波就导致失败。长江后浪拍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巨大的投入加好运气,未必不能推陈出新,但IT产业变迁的时间窗口非常之窄。但另一方面,也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作者对此也颇有认识,但未能通用。惠普和雅虎的问题,恐怕不是换CEO能解决的。微软的没落,也不是因为太倚重企业市场,而是企业市场仍是同一波浪潮,而搜索和移动端是下几波。
苹果“封闭”是事实,但重点在于,作为PC的开创者(亦有说IBM。见《硅谷之火》,还有很多人和公司做出贡献,但是苹果把电子爱好者攒机真正实现商用),必须完成一个整合的产品及产业生态。之后才可能“开放”,产业链分工,Wintel霸权等等。也正因为如此,苹果在下一波中没落。也正因为如此,在下几波的移动端硬件帝国再兴。
作者对杨致远评价甚高,甚至高过乔帮主,因为他确立互联网免费的原则。但没有他,难道不会有别的什么人吗,这是产业的基本面。也证明前面的逻辑,免费的成本是由免费在更高层级所创造的更大收益补偿的。实际上雅虎的商业模式只是把黄页网络化。IT史显示,所有仅仅把传统模式数字化、网络化,都是过渡模式。
话说回来,本书难免引发“月亮是外国圆”的感慨,这不是妄自菲薄。中间有1980年代初中文信息化,1980、1990年代之交PC普及和1990年代末互联网三波小高潮,然后,产业结构就基本凝滞了。
今天大的创新:微博、微信,都出自传统豪门。“我的复制可以成功。”近期网上流传的一张图,互联网企业的市值和创立时间两个维度,美国市场沿时间轴相对均匀地分布着若干大圆,中国则在360之后只有很多小圆。这个世界会好吗?会吧。我们期待多年以后有一本描写中国产业的《浪潮之巅》。
《创客学》
作者:[美]菲尔·麦肯尼
译者:苏西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3年7月
未来将会是一个创客的时代。什么是创客?用《创客学》作者麦肯尼的话来说,就是努力将点子变为金子的行动达人。一是要有点子,二是要有行动力。这就意味着:“只要你有激情,有好奇心,就能运用创新力来发现、培养和实施崭新的商业创意”。
作为惠普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麦肯尼此前创办过多家企业,在世界500强多家公司担任过企业创新教练。多年的历练使他认识到,实现创意转化为产品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在本书中,“批判性思维”是如何正确地提出颠覆性问题,在这里,它的另一个说法是“如何提问才能激发别人思考”。在《柏拉图对话录》中,苏格拉底的提问方式能够用一连串的提问来质疑对方的观点,并激发论证自己的观点,这种提问方式被麦肯尼称为“绝杀式提问”。本书每一问题下有20个绝杀式提问,并用事实中的案例去剖析优秀企业是如何运用这些规则实现高额利润成长。
《逆袭人生》
作者:[美]托尼·沃尔彭特斯特
译者:何庆胜
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总有一些人,他们可以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活出超越所有期待的人生。托尼尚未进入高中时,就已经是世界级的运动员和记录保持者,他不断刷新田径世界纪录。托尼拥有令人心潮澎湃的人生,但他的成功实属逆袭的奇迹。因为作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托尼从没有手脚。
本书是残奥会冠军托尼亲自撰写的个人传记。他在出生时就没有手脚。医生说如果没有假肢或者特殊照护,他都不能再走路。但当托尼15个月大时他证明,他们都错了,之后他像其他小孩子那样骑单车、打篮球、学习……他还挑战看起来根本不可能的运动——田径。之后,他获得了无数他田径奖项,包括残奥会金牌、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年度最佳运动员。
《金融e时代》
作者:万建华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5月
在信息技术这个无所不能的助推器下,许多行业频频“变脸”,金融业更是首当其冲。从磁条存折到IC银行卡,从电脑终端软件到移动手机下单系统,从ATM、POS到掌上银行……金融因为科技显得无时不可,无处不在。万建华在书里把这场信息技术和传统金融的融合演进称作基于“数字”的“联姻”。本书从信息业与金融业共同的基因——“数字”这一角度切入,全面呈现了驱动金融业发展和金融行业格局改变的重要力量,深刻洞见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多个金融业态的发展趋势和演进方向。金融业已经迎来数字化生存的时代;然而对于商业银行的未来,作者仍很乐观地预言商业银行“恐龙不死”。
《体验的智慧II:生活哲学》
作者:车建新 钱莊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26年前,一个小木匠用600元借款开了一家小小的家具厂;仿佛经历一个现代商业童话,如今,他是中国家具行业的领袖,他的企业“红星美凯龙”已是“百MALL”连锁的超级家居帝国。
在红星美凯龙创始人车建新看来,最大的成功在于不断地成长。他能从小家具门市的操作中悟出未来中国家具业的繁荣,能从与别人的交往中悟出弥补自身短板的捷径。在这部“生活哲学”中,车建新将多年以来砥砺琢磨的思考,装入一个逻辑系统,包括从人生到情感,从生命科学到传统养生等对生活和生命的全新观点。
《你原本无须这么辛苦》
作者:[美]丹妮尔·拉波特
译者:化宪宪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9月
歌德曾说:凡是不为自己工作的人都是辛苦的。辛苦,是一种心理感受;累,是一种身体感受。辛不辛苦,源于你对生活的选择。本书主题很契合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在“导致生活辛苦的共性问题”上,能给出一些启迪:人生是一项需要付出巨大精力的事业,但心满意足的辛勤劳作与行尸走肉般地做苦工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拉波特在书中写道:人们在生活中的辛苦,是因为随生活的挤压而不断妥协,被生活挟裹着前行。只有放弃了那些让你感觉糟糕、蹩脚的事情,你才有精力去做那些你喜欢、擅长,并会感到快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