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角下中小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2014-01-20盛文萍
盛文萍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最新概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竖起了一面鲜明的旗帜。中小学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发展和价值观建立的重要阶段,认清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发展特点,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并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学校建设面临新机遇的时代要求,更是整个社会在新挑战下的历史责任。
一、中小学生价值观发展的特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精华,又体现时代的精神和要求。
当今社会的开放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这种多元化在尊重个人的主体自由和选择的同时,也挑战了原有的一元价值和传统文化。尤其是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纷繁复杂的信息使人们原本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与行为方式渐趋多元化与冲突化。同时,中小学生发展还未完全成熟,对事物的判断有时不够准确,在成长中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惑。这就迫切要求在学生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此去引领、统摄、整合多样化的社会价值观,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我们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小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价值观是一个复杂的自然概念,它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谈到道德模范者所具有的美德时,小学生主要认为是“乐于助人、热情、奉献、遵纪守法”;中学生虽然也会提到热情、奉献和遵纪守法,但出现更多频次的是“乐于助人、高尚和善良”。由此可见,乐于助人在中小学生心目中是最被认可的,体现了价值观的一致性。随着认知的发展,善良和有爱心的品质更受到中学生的认同,体现了随着社会化程度的发展。这就启示我们,在培养中小学生核心价值观在具体内容上要有所侧重,需要根据不同学龄段学生的特点进行,这样才能增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
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中小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绝不仅仅是知识与理论的教育,而是互动式、体验式、分享式的教育,其接受过程是逐步完成的。不同年龄学段的学生,心理活动有各自的特征和规律,了解并有针对性地根据他们心理发展的特点与需求进行教育,效果才会更显著。
在小学阶段,学生采择观点的能力迅速发展,能从所接触的人身上学习思考问题的方式,道德情感体验日益深刻。他们和老师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把教师作为权威的对象进行听从,会不自觉地对其言行进行模仿,人际关系随之发生重要变化。教师的支持与指导对其个性品质的形成有很大影响,甚至超过父母的。利用好教师角色,树立好积极的榜样,对小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更有实效性。
到了初中阶段,身体外形的变化使学生产生了成人感,心理上追求成熟和独立感,更加在意他人的评价,渴望老师与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然而,受思维特点、情绪特征和人生经验的局限,他们还不能全面、客观、理性地看待事物、处理事情。可他们又不愿求助于父母、老师,因为这会意味着自己还没有长大。于是,同伴成为了这一时期孩子的重要他人。大家有着相同的年龄、经历,能感受到彼此的理解与尊重。因此,利用好同伴关系,对初中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更有针对性。
对高中生而言,他们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希望别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独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交友热情变高,渴望走向外界,接触社会,需要情感力量的支撑,也需要参加不同类型的群体活动来提升和实现自我。这就向高中生提出了如何提升自我又能与人和谐相处,如何张扬个性又能团结合作,如何平衡“小我”与“大我”的自我管理与发展的需求。学校可以通过相关活动与课外实践,在实践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其认识到自我潜在能力,同时也能在社会实践中,肩负起一部分的社会责任感。
三、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中小学生
心理特点相统一
(一)对中小学生进行有侧重内容的核心价值观教育
对中小学生均重点培养尊重、守信、规则意识和助人为乐的品质,对小学生主要侧重热情、奉献和遵纪守法的品质养成,对中学生主要侧重高尚和善良的品德教育,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付出,让其体验到助人的快乐。在家里,让学生在享受父母关爱的同时,学会理解父母的付出,养成主动向父母和长辈打招呼、说谢谢的好习惯。在学校,通过创设以守信为主题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让学生通过协商、共同约定等方式参与规则的制订、制度的建设,使他们以自我管理的形式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意识和习惯。在社会,组织学生集体参加团队合作活动,让他们感受彼此之间开诚布公、互相帮助的乐趣,培养他们自觉守信、相互信赖、乐于沟通的合作精神。当然,任何意识和品质都不是在一个场合中、一个学段中孤立的、单一的进行培养的,而是充斥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二)结合中小学生心理特点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
结合不同学龄段的学生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具体如下:
1. 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个体价值观逐渐形成,道德水平还处于“前习俗水平”,即儿童评定行为的好坏着重于行为的结果,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因此,教师对小学生行为的表率和评价,对其价值观的建立有着极为重要的塑造作用。为此,全体教师要首先将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在了解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学生们喜闻乐见、形式多种的课堂教育形式来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
2. 重视同伴的榜样作用
同伴的榜样力量对初中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榜样人物可以是高年级的学长,也可以是班级班委、少先队员,总归是生活在他们身边的人物。榜样的行为是可见的、可模仿的真实行为。能够有意无意地给他们以暗示和影响,还能够促使他们不断认识自我、反省自我、提高自我。通过评选和表彰,一个先进典型能以一带十、以十带百,影响和带动无数好少年,其主体示范作用不可小觑。
3.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对于高中生来说,在加强课堂教育的同时,倡导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强化和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能有效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内化成日常生活的自觉行为。社会实践可以是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让他们寻找、扮演一些社会角色,了解社会民生,展示个人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注重学生“知、情、意、行”心理结构的完善与情感认同
人内在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知、情、意、行整体发展的过程。正确处理好知、情、意、行的关系,让中小学生认知、感动,进而理解、接受、掌握,最终内化为自身的品德修养并自觉践行,是提升价值观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关键。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实践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训练,给学生设置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引导他们身临其境地进行核心价值观体验,以角色身份来思考所面临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从表层的认知进入更深层的情感认同,还可以寓教于乐,使他们在体验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四)做好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协同共育
中小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长效系统工程,要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中小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首先,要发挥好学校这个主阵地作用。把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其次,通过与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文明办和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中心、公益组织等各类社会机构的常态化联系,为中小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实践平台,为中小学德育工作者提供多种形式的宣传平台和咨询服务,从而形成学校与社会的合力。再次,要发挥好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通过家校联系增进家长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追求,办好“家长学校”,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以身示范,以良好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品行修养给孩子作出榜样。
总之,要使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中小学生自身道德发展的需要,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统一起来,重视学生的情感认同,开展体验式教育,坚持三网共育。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杨艳利
*本文系2013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