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广播VS快乐生活
2014-01-20刘晓龙
刘晓龙
屈指算来,广播频率专业化改革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从起步到渐成气候再到成熟完美,从一枝独秀到遍布全国电台,专业化频率可谓是风景这边独好。而作为广播节目的重要内容之一,文艺广播在经过了十年的细分、窄播、专业化之后,整合资源、重新定位又成了一种新趋势,除了专业性相对较强的音乐频率之外,文艺、综艺、娱乐又回到了我们的视野中。以文艺、综艺、娱乐为名的广播媒体,核心竞争力主打的都是娱乐牌,只不过对娱乐的需求度、侧重点及所面对的受众群略有不同而已。虽然频率的定位都清晰准确,面面俱到,但作为一个真正的文艺频率,它似乎总与文化紧密相联,娱乐的过程也是潜移默化、寓教于乐。而综艺频率更多的是包罗万象,覆盖尽量多的艺术类别,以健康的内容愉悦心灵。至于说到比较单纯的娱乐广播,它应该是以强化消遣娱乐功能为主旨。三者相较,没有高低之分,或者说,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娱乐广播带有草根气息,更接地气,由于它接近普通人的生活情调,相比较而言更容易受到听众的青睐。
缓解压力,调剂心理。健康娱乐与社会幸福指数连在一起,也可以说它与现代人的智慧、社会心态相关。有笑声的生活是快乐的,能通过幽默自嘲来排解压力。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娱”就是“悟”,会“娱”就意味着能悟出人生,悟出生活真谛,这样的人难道不是聪明的吗?既然娱乐与现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当它一旦与广播这个传播影响力巨大的大众传媒结合时,就可谓是强强联手了。
50年前,传媒远没有今天这么发达,那时广播的娱乐功能在人们的生活中举足轻重,一个好的相声段子、一部精彩的评书通过电波进入千家万户,人们将口口相传的段子和“包袱”听得烂熟于心,倒背如流。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学、音乐逐渐成了文艺广播的主打内容,精英文化渐渐主导了广播文艺,追求高雅、讲究陶冶、注重欣赏成了节目的关注点。不过,由于这些年广播媒体移动性、伴随性收听特征的彰显,文艺广播的文化命题被弱化了,反之娱乐广播的简单功能却得到了强化。所不同的是时代赋予它新的特点,这就是:形式简单、私密收听、注重娱乐、方便随意。我们可以想象,一位出租车司机,在长时间的单调工作中,与相声、评书为伴,不时偷着乐,也可以算是一种苦中有乐的简单快乐生活吧。
娱乐是轻松的,娱乐是快乐的。当然在强调娱乐广播的娱乐功能之际并不意味着允许它野蛮生长。美国学者波兹曼在他的畅销书《娱乐至死》中指出:过度的娱乐使文化在欲望的放任中成为庸俗的垃圾,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不管是把频率专业化做到极致的评书广播,还是应有尽有的综艺频率,坚持正确导向,提供正能量都是最基本的底线。草根不是不要艺术品位,接地气也不等同于低俗化。
这些年,不断翻新的娱乐广播不仅是市场催生的结果,更是整个社会在变化中的需求。市场将娱乐广播打造成了一个媒体产业,而激烈竞争的社会,又把娱乐广播变成了缓解社会情绪的润滑剂。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在加快,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忙碌的人们需要的是慢慢的、简单的、健康的娱乐。而能提供这种简单的、低成本的娱乐广播就成了广播业者不错的选择。与过去不同的是,被动收听转变为主动收听,受众参与、分享、互动成为节目的一部分,是眼下娱乐的时尚。我说你听,故事连着故事、且听下回分解的传统模式远远不能满足今天娱乐广播的需求。所以创新节目模式将是一种常态。亦庄亦谐、可喜可乐,自嘲幽默、健康向上,为人们的快乐生活营造和谐氛围,这就是娱乐广播的生存之道。
(作者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中广协会广播〈电视〉文艺工作委员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