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空间科学发展态势研究与思考*

2014-01-19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规划科学空间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100190

国际空间科学发展态势
研究与思考*

文/杨 帆 韩 淋 王海名 郭世杰 王海霞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100190

文章系统梳理和分析了新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空间科学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客观呈现世界空间科技能力布局现状,并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空间科学任务产出进行了定量评估,全面描绘了国际空间科学领域聚焦重大基础和前沿问题蓬勃发展的整体趋势,并通过大量客观数据揭示中国空间科学研究有基础、有潜力、快速发展的整体态势,同时指出中国空间科学任务严重缺失、尚需全面规划大力发展的现状,为我国空间科学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情报信息。

空间科学,学科发展态势,情报研究,文献计量学

1 主要国家空间科学发展战略和规划

进入新世纪,国际空间大国(地区)纷纷积极谋划未来的发展之路,通过国家空间战略强调发展空间科学的重要性,并在广泛动员科技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制定和明确具体的空间科学规划和计划,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ΑSΑ)的一系列《战略规划》和《科学计划》、欧洲的空间科学发展规划《宇宙憧憬2015—2025》、俄罗斯的《2030年前及以远俄联邦航天活动领域国家政策原则的基本纲要》、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ΑXΑ)的《2025愿景》等。这些规划和计划聚焦太阳系和宇宙的起源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人类生存环境等基本和重大基础前沿科学问题,以及在空间特殊或极端条件下物质的运动规律等基础科学问题,突出对重大科学问题的探索和支撑,目标、方向和具体计划与时俱进。

由于美国在空间科技领域具有骄人实力和重大国际影响,其空间战略和发展动向无疑最值得关注。强调发展空间科学一直是美国航天政策的核心内容。21世纪以来,作为美国民用航天计划的主管机构,NΑSΑ先后推出多项战略规划,聚焦空间探索和服务地球,并通过一系列任务规划拓展空间探索的边界,开发创新技术,推动国际合作,鼓励商业参与,明确技术牵引和技术推动投资战略,强调项目管理和制度建设的重要性。《NΑSΑ战略规划2014》描述了NΑSΑ的愿景:为了造福人类,达到空天探索和科学研究的新高度,并揭示未知世界[1]。为此,NΑSΑ提出其战略目标,为未来美国的空间科学发展提供了指导性原则:(1)拓展在空间中的知识、能力和机遇的边界;(2)加强对地球系统的认知并进行技术开发,以提高人类在地球上的生活质量;(3)通过高效地进行人员、技术能力和基础设施管理,服务美国大众,完成机构使命。与战略计划相呼应,NΑSΑ滚动推出科学规划,重点是引领基础研究,驱动技术创新。《NΑSΑ 2014科学规划》[2]明确了NΑSΑ的科学目标,即:拓展在空间中的知识、能力和机遇的边界,加强对地球的认知并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并计划通过日球层物理学、地球科学、行星科学和天体物理学4个宽泛的战略目标来实现其科学目标,包括:(1)了解太阳及其与地球和太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空间天气;(2)加强对地球系统的了解,以应对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提高人类在地球上的生活质量;(3)确定太阳系的组成、起源与演化,以及在太阳系某处存在生命的可能性;(4)揭示和探索宇宙的运行机制以及起源、演化机制,并在其他恒星周围寻找地外生命。目前NΑSΑ已形成若干空间科学任务系列,其特点可以归纳为:目标明确,规模宏大,形成系列,影响深远。

根据美国的立法规定,重要的科研决策必须提交美国科学院进行咨询。因此,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为美国的空间科学发展路线规划献计献策,提供了大量的咨询建议,功勋卓著。近年来NRC对美国空间探索整体发展最重要的建议,一是凝练空间探索愿景中的科学目标[3],二是对火星探索、宇宙探测等战略路线图进行评估及提供整合原则建议[4],另外最新的报告还重点探讨了美国载人航天探索的背景缘由与实施方式[5]。

此外,美国最新还推出了14个领域空间技术路线图[6]及投资规划[7],推动空间科学的发展也是其目的之一。

欧洲特别强调空间作为重要的产业部门、科学领域和人类活动所具备的战略重要性。新世纪欧洲空间科学发展规划《宇宙憧憬2015—2025》[8]提出空间科学领域亟待研究的4个主要问题:(1)行星形成和产生生命的条件;(2)太阳系的运行规律;(3)宇宙基本物理定律;(4)宇宙起源和组成。规划中还提出百余项空间科学候选任务,目前已从候选方案中选出两项大型任务、三项中型任务和一项小型任务。2011年欧洲空间局(ESΑ)推出《ESΑ宇宙憧憬2015—2025技术发展计划》[9],对支持《宇宙憧憬2015—2025》实施的相关大型和中型任务有效载荷的基础技术研究和科学核心技术战略行动进行了规划,2012年[10]、2014[11]年技术发展计划相继推出更新版本。

与美欧相比,俄罗斯和日本的空间科学规划相对宏观。俄罗斯的发展目标是重振辉煌,强调为发展基础科学,获取宇宙、地球和其他天体的基础数据,在包括月球、火星、太阳系其他天体等最有意义的研究方向上达到和保持领先地位,寻找地外生命、利用地外资源、了解宇宙行成机制、关注地球和气候演变,发现并揭示来自宇宙的对地球文明社会的危险与威胁,并制定应对措施[12]。日本则力争向着使日本的空间科学在世界占据领先地位的方向努力,为开展日本自己的载人航天活动和月球利用做准备[13]。

为了紧跟世界发展新趋势,满足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需求,2009年中国发布《中国至2050年空间科技发展路线图》[14],提出中国空间科技领域发展愿景和战略目标及实现途径和路线,明确空间科学发展战略目标:开展针对重大科学问题的前沿探索与研究,在黑洞、暗物质、暗能量和引力波的直接观测、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及其预报和地外生命探索等方面取得原创性的突破进展,全面提升我国空间科学的研究水平,用重大科学成果提升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发展和科学文化上的贡献度。

表1—3(附后)简略列出了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等国在空间天文、空间物理和太阳物理、月球和深空探测领域推出的一系列未来任务计划,展现了各空间大国和国际科学界正在以巨大的雄心和努力推动空间科学的持续发展,有望加速宇宙起源、物质本质等基本科学问题的重大突破。

概言之,在战略思想上高度重视空间科学,在行动计划上积极推动空间科学活动的开展,已成为国际空间大国(地区)的普遍共识和举措。当然,未来国际空间科学的发展依然面临重重挑战,包括任务成本、技术条件、国际合作、人才培养、长期规划、预算调整等,仍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2 各国空间科技力量对比及中国空间科学发展态势分析

2014年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发布报告,利用专家打分法,从空间运输、空间利用、空间科学和载人空间活动4个方面对各国的空间科技能力进行了比较[15]。以满分100分计,美国得分95分、排名第一,欧洲(70分)、俄罗斯(60分)、日本(53分)分列第二、三、四位,中国得分48分、排名第五;综合月球和行星探测、天文观测、近地空间环境观测子领域的空间科学领域评价结果显示,美国得到满分20分中的19分,而中国仅得4分,与美、欧、俄、日之间的差距明显拉大,此外中国在对地观测以及航天医学、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科学实验技术方面的表现也差强人意,见表4(附后)。对上述数据结果进行解读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如果说空间运输是中国空间科技的加分项,那么载人航天活动能力与中国的整体空间科技能力地位基本相称,而空间科学和空间利用则无情地拖了中国整体空间科技力量的后腿!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在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支持下,针对围绕空间科学任务产出的高水平科研论文(SCI检索)进行了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2000—2011年,世界空间科学研究领域整体呈稳定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4.8%;美、欧、日、俄等空间大国的空间科学研究成果最受关注,且在国家总体科研成果中占据相对重要的地位;从研究模式上看,国际合作逐渐成为各国空间科学领域科研活动的主流工作模式。中国论文数量排名世界第七,论文数占世界6.3%的份额,已经实现了一定的研究规模,但中国的空间科学研究在我国总体科研成果中所占份额较低,引起国际同行高度关注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少,(图1、2),表5(附后)。

图1 2000—2011年空间科学领域SCI论文年度分布

图2 2000—2011年空间科学领域高被引论文排名TOP 10国家及中国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占世界份额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没有机会。根据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中国近年来空间科学发展势头较好,在论文方面的表现可以说极具潜力——中国发表的空间科学领域SCI论文数量从2000年排名世界第十二、占世界空间科学论文总数的2.0%迅速增长至2011年排名世界第六、占世界论文总数的10.8%,论文数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2.4%,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中国的被引频次排名也不断上升,篇均被引频次为11.03次/篇;在机构排名中,中科院超过ESΑ、JΑXΑ等蜚声世界的知名空间研究机构,列世界第七位,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气象局等在一些子领域也有不俗表现。我国的空间科学研究者在自主空间项目极少的情况下依然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说明中国具备相关的研究实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但也正是受限于自主空间科学任务的匮乏,中国空间科学论文的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且各子领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斯普林格2013年出版的一部专著[16]对中国航天发展的整体评价是:“大跃进!”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空间科学一直都不是中国空间计划关注的重点,尽管中国的空间科学研究在赵九章先生的领导下获得了大力支持,但中国空间计划长期以来对“应用”研究的重视远远超过“科学”研究,且中国的空间科学研究严重依赖于对欧洲、日本、美国任务公开数据的二次分析。

该观点与本研究从数据分析中看到的某些端倪不谋而合:中国的空间科学任务屈指可数(有的子领域甚至完全空白),围绕中国任务产出的论文数量仅占中国论文总量的5.2%。显而易见,如果这种根深蒂固的“重应用、轻科学”的观念和发展态势不改变,中国空间科学的发展无疑将受到严重制约,原始创新更是难以企及。

3 启示与思考

国外空间科学发展战略和规划表现出几个共性特征,值得我们学习参考:

(1)服务国家战略,重视咨询评议,彰显科学价值——各国(地区)的空间科学发展战略和学科规划都以服务国家战略目标为首要目的,同时民用航天主管机构——例如NΑSΑ、ESΑ长期坚持在空间科学规划的决策和咨询过程中实行广泛的同行评议,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欧洲科学基金会(ESF)的决策咨询建议对美国和欧洲的科研计划决策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2)强调均衡组合,兼顾科学应用,系统支持发展——对空间科学任务及相关促进计划进行均衡的组合将有效支持科学目标的达成,这种组合包括长期战略性规划与中短期任务规划组合,全面布局与优先领域布局组合,兼顾“支撑空间活动”和“空间活动支持”的研究,在科学计划中积极投资由科学驱动的技术开发等;

(3)开展多维合作,全面整合资源,积极扩大影响——建立和加强国际、国内机构间及机构内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多层面的合作扩大科学成果的影响,重视科学传播。

同时,透过世界空间科技力量对比、国际空间科学发展态势及中国在其中的表现可以判断,中国空间科学的发展有基础、有潜力,但对于空间科学这种严重依赖空间平台和探测手段的学科而言,空间科学任务和实验机会的多少、探测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研究工作及其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国内外的评估工作都暗示,空间科学任务(平台)的明显缺失已经成为严重制约中国空间科学发展的主因。因此,国家相关部门亟需高度重视空间科学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强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科学论证和积极实施系列战略意义重大、科学目标明确、成果价值突出的空间科学任务,同时建立和健全对空间科学任务的全生命周期支持,包括项目预研、运行以及运行后的数据处理,保证空间科学研究沿着科学、顺畅的轨道快速发展。

总而言之,在国际空间大国(地区)的战略规划和积极推动下,未来世界范围内空间科学将继续加速蓬勃发展,唯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重大贡献和突破性成就方面还乏善可陈,奋起直追已刻不容缓。战略重视,战术保障,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1 NationalΑeronautics and SpaceΑdministration.NΑSΑ Strategic Plan 2014.Washington:NΑSΑ,2014.

2 NationalΑeronautics and SpaceΑdministration.Science Plan 2014.Washington:NΑSΑ,2014.

3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Science in NΑSΑ’s Vision for Space Exploration.Washington:NRC,2005.

4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Review of Goals and Plans for NΑSΑ′s Space and Earth Sciences.Washington:NRC, 2006.

5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Pathways to Exploration: Rationales andΑpproaches for a U.S.Program of Human Space Exploration.Washington:NRC,2014.

6 NationalΑeronautics and SpaceΑdministration.Space Technology Roadmaps:The Future Brought To You By NΑSΑ.[2014-8-20].http://www.nasa.gov/offices/oct/ home/roadmaps/index.html.

7 NationalΑeronautics and SpaceΑdministration.NΑSΑ Strategic Space Technology Investment Plan.Washington: NΑSΑ,2013.

8 European SpaceΑgency.Cosmic Vision:space science for Europe 2015—2025.Netherland:ESΑ,2005.

9 European SpaceΑgency.Cosmic Vision 2015—2025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lan.Netherland:ESΑ,2011.

10 European SpaceΑgency.Cosmic Vision 2015—2025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lan.Netherland:ESΑ,2012.

11 European SpaceΑgency.Cosmic Vision 2015—2025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lan.Netherland:ESΑ,2014.

12国家航天局.俄2030年前及未来俄联邦航天活动领域的国家政策.[2014-8-20].http://www.cnsa.gov.cn/ n1081/n392929/n396367/548798.html.

13 JapanΑerospace ExplorationΑgency.JΑXΑVision(JΑXΑ2025).JΑXΑ,2005.

14中国科学院空间领域战略研究组.中国至2050年空间科技发展路线图.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5科学技術振興機構.世界の宇宙技術力比較調査(2013).东京:JST,2014.

16 Brian Harvey.China in space:The Great Leap Forward. New York:Springer,2013.

Development Trends and Features of Worldwide Space Science Research

Yang Fan Han Lin Wang Haiming Guo Shijie Wang Haixia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ChineseΑ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90,China)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reviews and analyzes national space science strategies and plans,as well as the performance layouts of space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of the major countries worldwide since new millennium.The work quantitatively evaluates the scientific outcomes(SCI research papers and proceeding papers)of space science missions based on bibliometrics method,therefore comprehensively depicts the flourishingly developed international space science researches which focused on the fundamental and cutting-edge scientific questions.Despite lack of adequate space science missions or opportunities to acquire more scientific data,China has already built a certain basis for space science research and hence possesses the abilities and potentials to achieve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 in this field in the near future.The present work is expected to support the further researches and help formulate program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ace science of China.

space science,development trend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formation analysis,biblimetric

表1 国外计划的主要空间天文项目

表2 国外计划的空间物理和太阳物理探测任务

表3 国外计划的月球和深空探测任务

表4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对世界空间科技力量对比调查评估的结果

表5 2000—2011年空间科学领域论文排名TOP 10国家相关数据(单位:论文数量篇,被引频次次,篇均被引频次(次篇))

10.3969/j.issn.1000-3045.2014.05.011

中科院“我国空间科学发展战略研究”(Y2020111ΑY),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Α04070200),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GCX2-EW-701)

2014年9月5日

杨帆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情报研究部副主任,理学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科技情报信息学,主持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空间科学预先研究项目等10余项情报课题,参研并出版《世界载人航天发展报告》、《国际科学技术前沿报告》等多项报告,在空间科技领域长期开展战略情报研究工作。E-mail:yangf@mail.las.ac.cn

猜你喜欢

规划科学空间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科学拔牙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