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村带火乡村电商
2014-01-19王哲
本刊记者 王哲
在中国农村,七亿人口的消费潜力完全有可能再造一个阿里巴巴。
在异乡打工奔波,不如回村干网店。乡村电商是一个超级大市场,据阿里集团最新数据统计显示,中国已有四亿网购人群,剩下的绝大部分人群在农村,其中至少具备七亿人口的市场开发价值。乡村电商,是在泡沫沉淀后新的电商风向标,是社交网络时代的电商进化新路径,农村互联网化在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下,商机已经非常明显。
从土地改革到新型城镇化;从2013年中央1号文件的“家庭农场”,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农村政策;从2013年1月马云被点名邀请参加国务院会议,到11月受邀参加国务院经济座谈会;从阿里巴巴创立菜鸟网络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到与建立了7600多家县级专卖店,约2.6 万个乡镇专卖店,19 万个村级联络站的海尔集团宣布战略合作……无不预示着乡村电商的春天来临,中国农产品电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商机。
“在中国农村,七亿人口的消费潜力完全有可能再造一个阿里巴巴。”马云如是说。
“淘宝村”自发兴起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的‘淘宝村’是独一无二的经济现象。”2013年12月27日,阿里研究中心发布的《淘宝村研究微报告2.0》(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中国农村以“熟人社会”为特征的社会属性、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改善以及农村电子商务带头人的存在,是“淘宝村”自发形成的重要原因。
“淘宝村”指的是网商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的10%以上,且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1000万元以上,以淘宝网为主要交易平台,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的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现象,《报告》指出,淘宝村正在成为改变中国农村未来的新兴力量。截止到2013年底,国内已经发现的淘宝村数量增加到20 个(2013年年中统计数量为14个),遍及河北、山东、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七个省,涉及产品包括家居、服装、箱包、农产品、小商品、户外用品等多个品类,带来直接就业为六万人,较上年同比增长50%,并且带来了物流快递、包装等服务业的大量间接就业。
自发产生的“淘宝村”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困扰和问题,主要包括同质化竞争、人才缺乏、空间束缚和缺少组织等。部分发展程度较高的“淘宝村”,已经开始从完全草根式成长的“1.0”阶段,进入“2.0”阶段:集约化、品牌化、生态化、扩散化是其主要特征。
信息村官没网购过
2014年1月7日,全国农村电子商务扶持工程在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喀左”)启动。启动仪式结束后,专家讲师团为工程的第一个扶持对象——喀左的212 个行政村424人进行了专业培训。按文件要求,每村两名信息官(员)自愿接受培训,农村信息官一般都是由村干部兼任,农村信息员由擅长使用电脑和网络的村民担任。
与会的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理事长张会生在启动仪式上发表致辞时即兴发问,“平时使用电脑的请举手?”台下大部分准信息村官举起了手,“那网购……就是用电脑在网络上买过东西的请举手?”在张会生的鼓励下,只有寥寥几位迟疑地缓缓举起了手。记者数了一下,在座的一百多名准信息村官有网购经验的竟然不超五人。
中国联通喀左分公司副经理黄海军告诉记者,喀左经济发展水平在辽宁排名靠后,但是每个行政村都已通上了4兆的宽带网络,一年的宽带费用也只有600多元,自然村都基本普及了宽带,上网已经不是问题。但记者采访了多名当地村官了解到,位于辽西的喀左有山有水有紫砂矿,有不同于宜兴、国内独一份的紫砂工艺品、300多年历史的喀左陈醋以及凌河鸭蛋、化石鸟贡米、红蘑、木耳等诸多品质优良的土特产,但是基本不为辽宁省外所知,更走不出去。喀左目前还不通火车,没有直接过境的高速公路,金融业、快递业并不发达,受到观念、信息不对称、物流、金融等方面的综合制约,电子商务在当地农村基本上是盲区。
电商的乡村化生存
“‘淘宝村’的出现是地方经济社会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自发形成的,像喀左这样的信息相对闭塞、各方面条件比较落后的地区搞起电子商务,才是乡村电商的真正未来。”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三农服务办公室主任阚京茂告诉记者,各方面的海量数据表明,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最有力的手段之一,乡村电子商务平台是实现农村电商信息化的基础,全国农村电子商务扶持工程由此应运而生。
据介绍,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三农服务办公室发起的“全国农村电子商务扶持工程”对获得农村信息官(员)认证的农村给予“三免”政策。一是免费开发建设村网店;二是免费维护村网店;三是免费推广村网店。村网店设立农副产品买卖网络、求助交易平台,出售村内的农副产品,引进村内所需技术、产品,促进本村经济发展,整合县域农村商品交易信息,为当地政府发展乡村经济提供支持。据了解,“全国农村电子商务扶持工程”共计3年时间,计划免费建设、维护、推广10万家村网店,免费培养20万名农村信息官(员),3年扶持工程投入资金约计3亿元。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很早就对“乡村电商”展开研究,在他的推动下,2013年8月,农业部和河南省农业厅曾联合到乡村电商的典型杜千里(作为返乡大学生的他在太行山大山深处,用一根网线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将老家的野生核桃、山药、红枣、山楂等土特产卖到全国各地,成为“阿里巴巴全球百佳网商”)的淘宝店调研“农超对接”的问题。他认为,网店+实体店+基地的O2O(互联网交易和线下商务的结合)模式,是做乡村电商的出路。实体店是网店的体验店,能让顾客见到产品实物,基地又能让顾客参观产品的生产过程,增加信任。“乡村电商依然面临着众多亟待逾越的门槛,谁能解决物流+本地化服务,谁就能获得这个市场,未来乡村电商O2O的购物体验将成为主流的发展趋势。”汪向东告诉记者。
“对互联网商业来说,除了自发形成的‘淘宝村’以外,更广大的农村其实还是难啃的硬骨头,但究竟哪一条道路能通向‘罗马城’,从马云、杜千里到我们,其实一直都在探索。”阚京茂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