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隔荷花共人语
2014-01-17苗迪
摘 要: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但由于长期以来文学观念的偏差,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对于这篇经典散文的独特深厚的文学内涵并没有给予正确的传授,从而使一代代的中国人对于这篇美文造成了种种误读。本文试图借由苏珊·朗格的文艺理论中的“艺术整体性”的理论,揭示出这篇文章深厚的文学与文化内涵。
关键词:《荷塘月色》 美人幻梦文化原型 苏珊·朗格文艺理论 月与荷的整体结构 朱自清美人爱欲情结
钱锺书说:“天地间的许多景象是要闭了眼才能看见的,譬如梦。”1927年的仲夏夜晚,朱自清经历了一次毕生难忘的“幻梦”,写下名篇《荷塘月色》。中国文学从古至今一直强调现世生活的务实精神,以实为正以虚为妄。在西方文学中占主体地位的虚构幻想类型的文学作品在中国儒家正统思想压制下,只能变化为幻梦型的作品来呈现,比如《离骚》《高唐赋》《聊斋志异》《红楼梦》。而《荷塘月色》也应该是典型的幻梦型作品,与前几篇经典巨作一样,有着“美人幻梦”的文学原型。
荣格说:“幻觉是一种真正的原始经验。幻觉不是某种外来的、次要的东西,它不是别的事物的征兆。它是真正的象征,也就是说,是某种有独立存在权利,但尚未完全为人知晓的东西的表达。”{1}叶舒宪先生在《中国文学中的美人幻梦原型》一文中详细地论证了《离骚》《洛神赋》《高唐赋》《聊斋志异》《红楼梦》承袭了中国文学中的“美人幻梦”的原型,并进行了置换变形,形成了各自的“美人幻梦”的形式。他认为这些作品中的“美人幻梦”原型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巫术——圣婚仪式。“美人幻梦的普遍特征:着重描写对女性或美人的倾慕与痴恋,而不去直接表现性爱活动。唯其如此,此类作品往往用不着罩上白昼做梦的伪装,而是突出一种可望不可及,如梦又如幻的境界。”{2}那么为什么说《荷塘月色》是中国文学中“美人幻梦”原型的置换变形呢?
每部文艺作品的伟大,真正的原因是每一部作品背后都深藏着一个神话原型,即荣格所说的原始意象或原型:“原始意象或原型是一种形象……它本质上是一种神话形象。它们赋予我们祖先数不尽的典型经历以形式。因此可以说,它们是同类型的数不清的经历的心理残留物……每个此种意象中都包含着一些人类的心理状态和人类的命运,都有着我们祖先的历史无数次重复着的欢乐和悲伤的痕迹,而且通常都有着同样的过程。”{3}我觉得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之所以将近一个世纪以来一直为人们以精神上的审美与慰藉,就是因为其本身是对中国文学中“美人幻梦”原型的置换。苏珊·朗格在《谈诗的创造》一文中说:“诗是一种创造出来的自成一体的和纯粹的幻象,一种作用于知觉的表现性形式。”{4}也就是说,文学作品创造了一个虚幻的“生活”,一个作品本身的世界: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有机组织结构,有自己的生命和呼吸,是一个有机的形式。文学作品就是要创造情感的符號,但不是依靠引起这种情感的事物,而是依靠语言的造型功能创造出的幻象来贴合这种情感。文学作品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与作品中一个意象的意义是有区别的,作为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文本就是作者构建的东西,它的意义不是陈述,而是文本整体表现出了什么,是文本的整体结构才使我们感受到其情感内含。文学作品依靠语言建立了一个完美的形式与流动的生命力统一世界,它是独立自足的永恒的世界。这才是我们进行文学批评正确的观念与方法。所以,我们就从朱自清创造出的“美人幻梦”的整体形式来解读这篇经典散文中那隐藏着的真正内涵。
“月”与“荷花”两个意象承载了《荷塘月色》中那“尚未完全为人知晓的东西”。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静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朱自清就是通过这条小路走入了他的“幻梦”。 弗洛伊德说,梦是被压抑愿望的想象的满足,作者把自己无法言说的欲望隐藏入自己创造出来的幻梦中,隐蔽地表达出自己心中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 。朱自清这样写道:“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我”在这如梦似幻的月下荷塘的唯美氛围中,就犹如梦游太虚幻境的贾宝玉一般,潜意识的压抑欲望得到了激发。作者独自伫立于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这句话很直白地说出了作者内心奔腾的欲望。中国文人对“月”一直情有独钟,《诗》云:“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面对皎月佼人,诗中蕴含了一份撩人的渴望,美丽的忧伤。“卡西尔有句名言:人是象征(符号)的动物。作为活着的创作着的人类主体,总是通过意指性的象征行为建立起自己的文化实体的。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一书中的‘互渗律学说:人与自然之间本来就存在着一种互渗关系,并且主要是前者对后者的渗透。华夏民族塑造出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后又附会出吴刚伐桂、玉兔掩药的神话传说,其中便包涵了丰富的象征意蕴。‘月亮意象作为退柔的女性化的象征;有的神话学家将人类的原始文化分为太阳文化和月亮文化,说游收民族所崇拜信仰的是天,是太阳,是强有力的父性神,而农耕民族所崇拜信仰的是大地,是月亮,是温柔的母性神。在后者的文化圈里,不仅将月亮象征大地、农耕、不死与再生,也象征温柔贞静的女性。在漫长的心灵历程中,月亮就像一位温柔贞静的女性,负载着诗人词客们的脉脉温情和美妙憧憬。”{5}如“月生十五前,日照光彩圆。月满十五后,日畏光彩瘦”(刘猛《月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又是多么的亲切!“湖月照我影,送我至知澳”(李白《梦游天佬吟留别》),真是一怀柔情。在“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这些缠绵情真意切的诗句,都表明中国文人对于“月”的具有女性情愫的情结。那么,具有原型意义的“月”下的“荷”必然不是普通的花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段细致甚至有些细碎的描写,把月光与荷花的交缠写得无比细致深刻,作者直白地把荷花称作“美人”,可见当时作者对荷花的沉迷与喜爱。“月下荷花”构成了“美人幻梦”形式的完成,这篇文章的整体意蕴也彻底完成。
荷花,又名莲花、芙蓉、芙蕖等,是中国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花卉意象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诗经·陈风·泽陂》以“彼泽之陂,有蒲与荷”起兴,烘托像荷花一样美丽动人的女子。荷花是《楚辞》中最常见的“香草”之一,是巫祭圣物。 屈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开创了“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莲花还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采莲是江南旧俗,以六朝为胜。在汉代乐府诗中有《江南》一诗,诗曰:“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首清新优美的小诗并未直接描写采莲的场景,而是别开生面地以鱼戏莲叶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情。标志着南朝乐府民歌在艺术发展上最高成就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对莲花和采莲也有着细致入微的描写:“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诗歌对采莲情景的描写,是一曲典型的闺情诗。从 “月”意象到对“荷”的细致描写,再到“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构成了这篇美文“美人幻梦”的完整形式结构,更进一步地显露出更深刻的文化原型内涵——美人爱欲的文化原型。杨朴先生在他的《美人幻梦的置换变形——〈荷塘月色〉的精神分析》一文中详细地论证了这一文化原型在《荷塘月色》中的深刻体现,揭示出了这一名篇的真正内涵;“《荷塘月色》的核心就是由这两部分组成的:荷所象征的美人和采莲习俗中的性爱儀式。这两部分内容在文本中是互为作用的,以荷象征的美女是为后面的诗中所透露出来的采莲习俗中的男与女戏服务的;而后面采莲的原始意象即原型的运用,就又使前面的荷的象征意义更加明显。而文章之所以由荷所象征的美女和采莲所隐喻的性爱内容两部分构成,恰恰是由作者美人爱欲潜意识所构成的。”{6}
美国当代著名文学家苏珊·朗格在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的演说中说:“作家的首要职责不是发表意见,而是讲出真相……以及拒绝成为谎言和假话的同谋。文学是一座细微差别和相反意见的屋子,而不是简化的声音的屋子。作家的职责是使人们不轻易听信于精神抢掠者。作家的职责是让我们看到世界本来的样子,充满各种不同的要求、区域和经验。”我想文学批评工作者的职责也同样如此——让人们看到作品本来的样子。
{1} 荣格:《心理学与文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34页。
{2} 叶舒宪:《中国文学中的美人幻梦原型》,《文艺争鸣》1992年第5期。
{3} 荣格:《人、艺术与文学中的精神》,姜国权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版。
{4} 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46页。
{5} 孟修祥:《中国文学中有关“月亮”的原型意象》,《文史哲》1991年第5期。
{6} 杨朴:《美人幻梦的置换变形——〈荷塘月色〉的精神分析》,《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
作 者:苗迪,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2012级研究生。
编 辑:赵红玉 E?鄄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