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处所宾语研究

2014-01-17郑晔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空间性方位词趋向

郑晔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处所宾语作为非受事宾语中的一种,它的出现频率仅次于受事宾语和对象宾语。储泽祥认为,处所宾语从古到今都有,出现的年代远远早于结果、原因、工具等宾语①。语言的认知研究还发现,处所宾语是人类在习得动宾短语过程中掌握比较早的一种宾语。由此可见,处所宾语是非常重要的宾语类型,具有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

朱德熙对处所宾语作出如下定义:“广义的处所宾语指所有由处所词和处所词组充任的宾语。狭义的处所宾语专指表示趋向或位置的动词性成分后头所带的由处所词或处所词组充任的宾语。”②可以看出,朱德熙主要是从宾语构成成分的性质的角度来对处所宾语加以界定,同时利用动词或动词性成分的差异将处所宾语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储泽祥提出了判断处所宾语的双层标准,先看是否可以用“V+哪儿”类的形式提问,再看是否具有某种或某几种相关的变换格式③。储泽祥主要是通过形式变换来判断处所宾语,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在整理和归纳学界关于处所宾语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将处所宾语定义为:动作或行为所及或进行的场所,可以由处所词、处所词组和部分名词充当。鉴于处所词充当处所宾语的争议最小,因此我们将针对这类典型的处所宾语进行讨论。综合不同学者关于处所词的研究结论,我们将处所词分为以下四个类别:(1)表地名的名词,如“中国、亚洲”等;(2)表机构的名词,如“学校、公园”等;(3)合成方位词,如“上头、下边”等;(4)N-L复合词(有方位词的名词性复合词),如“街上、家里”等。

《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以下简称《元刊杂剧》)是研究近代语法的重要语料,文章将以《元刊杂剧》为研究语料,通过展现处所宾语及相关动词的基本面貌来揭示其基本的语法特点,并将其与现代汉语作对比,探寻近代汉语处所宾语的时代特征。

一、《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处所宾语的构成情况

(一)表地名的名词

经过统计,《元刊杂剧》中表地名的名词作处所宾语的句子共有18例,占总数的29.5%。例如:

(1)每日家独上龙楼上,望荆州感叹,阆州伤悲。(关汉卿《关张双赴西蜀梦》,第一折)

(2)尽教谗臣每数量,至尊把我屈央,休想楚三闾肯跳汨罗江。(王伯成《李太白贬夜郎》,第一折)

(3)唤灵童采瑞草,同仙子上瀛洲。(范康《陈季卿悟道竹叶舟》,第二折)

(4)为争夺飞凤阙,直请下卧龙冈。(无名氏《诸葛亮博望烧屯》,第三折)

《元刊杂剧》中作处所宾语的地名包括国家、地域、江河、建筑等,它们是学界公认的最典型的处所宾语。地点是人类活动经常依赖的场所,它的空间性比一般事物的空间性强,反映在词义上就是地名的空间性要强于一般事物名词。通过在这些处所宾语后添加处所标记可以发现,这些处所宾语具有很强的空间性,其处所性的实现不需要添加任何处所标记,否则句子将不成立。例如:

迁汴梁→*迁汴梁里取荆州→*取荆州里

由此可以看出,空间性最强的地名在《元刊杂剧》中充当处所宾语占有很高的比例。

(二)表机构的名词

《元刊杂剧》中有些表机构的名词类似地方,也可以充当处所宾语。此类句子共有33例,占总数的54.1%。例如:

(5)愿得同心结,永挂合欢树。(关汉卿《诈妮子调风月》,第四折)

(6)有朝一日,出茅庐指点世人迷。(无名氏《诸葛亮博望烧屯》,第一折)

(7)或是道家庵观藏,或是僧家寺院里居,者莫农家鹦鹉洲边住。(郑廷玉《楚昭王疏者下船》,第三折)

(8)我恰猛可地向这厅堂中见,唬得我又待寻幔幕中藏。(石君宝《诸宫调风月紫云亭》,第四折)

例(5)、例(6)中的处所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结果的归宿,这样的句子共有10句,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依然常见;例(7)、例(8)中的处所宾语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这样的句子共有7句,这种宾语前置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机构和人类活动同样密不可分,因此它也具有较强的空间性,其处所性的实现不强制要求添加处所标记。例如:

挂合欢树→挂合欢树上 卧血泊→卧血泊里

由此可以看出,空间性较强的机构名词在《元刊杂剧》中充当处所宾语占有最高的比例。

(三)合成方位词

《元刊杂剧》中合成方位词作处所宾语的句子共有4例,占总数的6.6%。例如:

(9)龟大夫在旁边,鳖相公守跟前,鼋先锋可怜见,众水族尽皆全,摆列着一圆圈。(王伯成《李太白贬夜郎》,第四折)

(10)似这般忒自由,没拘束,猛轩腾,但发露,交近南蛮,至北隅,接西边,去东鲁,一年多,半载余,那里景凄凉,地恓楚。(王伯成《李太白贬夜郎》,第二折)

(11)日高三丈蒙头睡,一任交乌兔走东西。(无名氏《诸葛亮博望烧屯》,第一折)

(12)是他气扑扑慌攒入里面藏,眼见的一身亡,将弓箭忙拈胡抵当。(尚仲贤《尉迟恭三夺槊》,第一折)

这类处所宾语在《元刊杂剧》中出现的频率较低,它们的空间性相较于前两类来说较弱,其处所性必须要通过添加处所标记才能实现。由此可以看出,空间性较弱的合成方位词在《元刊杂剧》中充当处所宾语占有的比例最低。

(四)N-L复合词

名词(主要是实物名词)表处所多数要以加方位词为条件,赵元任将之命名为N-L复合词④。《元刊杂剧》中N-L复合词作处所宾语的句子共有6例,占总数的9.8%。例如:

(13)官里行行坐坐则是关、张,常则是挑在舌尖,不离了心上。(关汉卿《关张双赴西蜀梦》,第二折)

(14)我去城外赶两个猪儿去。(马致远《马丹阳三度任风子》,第二折)

(15)送路酒手中擎,送行礼盘中托。(关汉卿《关大王单刀会》,第一折)

(16)破笠子头上搭,旧麻鞋脚上趿。(张国宾《薛仁贵衣锦还乡》,第四折)

例(13)、例(14)中的处所宾语在动词后面,这样的句子共有4句,这种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例(15)、例(16)中的处所宾语在动词前面,这样的句子共有2句,这种宾语前置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多见。

N-L复合词由实体名词加单纯方位词构成,根据名词表示实体对象的不同,《元刊杂剧》中作处所宾语的实体名词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Ⅰ)肢体、器官名词:手 心 脚 头

(Ⅱ)建筑物名词:城 庄 衙

(Ⅲ)器物名词:盘

以上三类名词必须加上方位词才能表示处所。经过统计发现,在《元刊杂剧》中,第一类名词的总量最多,有4个。建筑物名词的总量排在第二,有3个。

加在名词后面的方位词,具有作处所标记的作用。《元刊杂剧》中作处所宾语的词,加在名词后面的方位词有“上、里、中、外”4个,其中占较大比例的是“上”(4个,占50%)、“中”(2个,占25%)。

“上”和“下”相对,“里”和“外”相对,而使用的次数却相差很多。根据这种情况,吕叔湘将加在名词后面的方位词分为“定向意义的方位词”和“泛向意义的方位词”两类⑤。以“上”字为例,在4个带有“上”的处所词中,只有少数是有相对的“……下”的。“脚上、头上”,这些词中的方位词是定向意义的,因为去掉它们,前面的成分就不再是处所词,这种方位词兼有表方位和作处所标记两种作用。而大多数只是表示涉及某一物体,或者落在某一物体上,并不表示在它的上方。例如“心上、身上、庄上、路上”,这些词中的方位词是泛向意义的方位词,只有作处所标记的作用。而且它们的方位意义很模糊,如“心上”的“上”可以替换成“里”“内”“中”,“手上”也可以替换成“手里”,意义一样成立。

这一类处所宾语的空间性也比较弱,它们的处所性必须要通过添加处所标记才能实现。由此看出,空间性较弱的合成方位词在《元刊杂剧》中充当处所宾语所占的比例很低。

二、《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带处所宾语的动词情况

在动宾结构中,动词处于主导地位,这已经是语法学界的共识,从动词的角度研究处所宾语也很有必要。《元刊杂剧》中能带处所宾语的动词有动作动词、趋向动词、判断动词这三种,下文将分别讨论这三种动词的情况。

(一)动作动词

《元刊杂剧》中动作动词带处所宾语的句子共有32例,占总数的52.5%。例如:

(17)赵上皇你稳坐皇都,怎知这捱风雪的射粮军干受苦!(高文秀《好酒赵元遇上皇》,第二折)

(18)安着一片新板闼,住一间高瓦屋,隔壁儿熟食店,对门儿生药铺。(孟汉卿《张鼎智勘魔合罗》,第一折)

(19)官里身躯在龙楼凤楼,魂魄赴荆州阆州,争知两座砖城换做土丘。(关汉卿《关张双赴西蜀梦》,第四折)

(20)此行折末山野村店上藏,竹篱茅舍里躲。(石君宝《诸宫调风月紫云亭》,第三折)

动作动词后面带处所宾语所占的比例最大,也就是说,在《元刊杂剧》中很大一部分处所宾语都是跟在动作动词后面。而且动作动词后面带的大部分是具有强处所性的处所宾语(26个,占81.3%),带处所性较弱的处所宾语数量较少(6个,占18.8%)。“坐”“住”都是汉语中最常使用的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在《元刊杂剧》中这两个动词带处所宾语的情况最为常见,而这样的用法也一直延续到了现代汉语中。

以上例句中的动词都是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后面可以直接带宾语,这样的用法与现代汉语一致。不过在《元刊杂剧》中还出现了一些不及物动词带处所宾语的情况,如“永挂合欢树”“早卧血泊”等,按照语法规则来说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直接带受事宾语,而在元杂剧中却有不及物动词直接带处所词宾语的情况,这样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见了。

(二)趋向动词

《元刊杂剧》中趋向动词后面带处所宾语的句子共有27例,占总数的44.3%。例如:

(21)先惊觉与军师诸葛,后入宫庭托梦与哥哥:军临汉上马嘶风,尸堰满江心血流波。(关汉卿《关张双赴西蜀梦》,第三折)

(22)糜芳糜竺镇边疆,喜得您无是无非出战场。(无名氏《诸葛亮博望烧屯》,第三折)

(23)我卧吹箫管到扬州,趁清风吹上碧霄游。你跨金鳌稳上凤凰楼。(范康《陈季卿悟道竹叶舟》,第二折)

(24)一番去衙里,马儿上稳坐地,腆着胸脯,捻着髭 ,抅着相识。(岳伯川《岳孔目借铁拐李还魂》,第三折)

趋向动词动作本身包含着方向性,趋向动词的核心义素是移动。“趋向动词+处所”结构不仅仅属于处所宾语结构,而且还是典型的处所宾语结构。因为从结构关系上看,“趋向动词+处所”结构保留着典型的动宾关系特征⑥。在《元刊杂剧》中,趋向动词后面带处所宾语的比例仅次于动作动词,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处所宾语是跟在趋向动词之后。趋向动词后面带的大部分是处所性强的处所宾语(23个,占85.2%),带处所性弱的处所宾语数量比较少(4个,占14.8%)。

在《元刊杂剧》中,带处所宾语的趋向动词共有“入”“出”“去”“来”“上”“下”等6个。尽管上述趋向动词属于相伴而生的逆向动词,但是在使用频率上却不尽相同:“入”的使用频率最高,共有10句(占37.0%),其次是“出”“上”“去”,各有5句(占18.5%),“来”和“下”的使用频率最低,仅各有1句(占3.7%)。这些趋向动词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凸显的处所成分不同。“入”“上”“来”“去”凸显终点处所成分,宾语要求是表示“客体”的终点处所;“出”凸显起点处所成分,宾语要求是表示“客体”的起点处所;“下”既凸显起点处所成分又凸显终点处所成分,宾语要求是表示“客体”的起点处所或终点处所。

(三)判断动词

《元刊杂剧》中判断动词后面带处所宾语的句子共有2例,占总数的3.3%。例如:

(25)不比咱那泼街衢妓馆画楼西,这的是好人家大院深宅内。(石君宝《诸宫调风月紫云亭》,第二折)

(26)则见近高陂,靠长途,蓦地抬头,见座林木,这的是寺宇知他是庙宇,略而间避雨权居。(孟汉卿《张鼎智勘魔合罗》,第一折)

以上句子中的判断动词都是“是”,“是”作为判断动词,其中一个义项就是“表示存在”,判断动词加上处所词作宾语表示事物存在的处所。从总体数量上来说,判断动词后面带处所宾语的比例远远小于动作动词和趋向动词。判断动词后面带的处所宾语都是机构名词,具有强处所性。

三、《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处所宾语的时代特征

为了显示近代汉语处所宾语和现代汉语处所宾语的异同,我们选取了和《元刊杂剧》性质相近且能够代表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的话剧《雷雨》,对其中的处所宾语以及带处所宾语的动词进行了统计,《元刊杂剧》和《雷雨》中处所宾语和动词的类型及分布情况分别见表1、表2。

表1 《元刊杂剧》和《雷雨》中处所宾语的类型及分布情况

表2 《元刊杂剧》和《雷雨》中动词的类型及分布情况

基于表1、表2的数量对比,再联系上文对《元刊杂剧》中处所宾语和动词的分析,可以归纳出《元刊杂剧》中处所宾语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在《元刊杂剧》中,大部分处所宾语都是由处所性强的地名或机构名词充当,处所性弱的合成方位词或N-L复合词充当处所宾语的数量较少。

第二,带处所宾语的动词类型中,动作动词和趋向动词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判断动词所占的比例较少。这三类动词在带处所宾语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大部分动词后面带的都是具有强处所性的处所宾语,只有很少的动词后面带处所性弱的处所宾语。

(27)这门前也挂着一条半旧,深紫的绒幔,半拉开,破成碎条的幔角拖在地上。(序幕)

(28)那么周先生为什么偏把有病的太太放在楼上,不把她搬出去呢?(序幕)

(29)刚才我走到下房,这些王八蛋就跑到公馆跟我要账。(第一幕)

(30)有时他还到外国教堂去,不知干什么?(第一幕)

第三,近代汉语处所宾语发展到现代逐渐弱化,而处所补语和处所状语逐渐增强。

1.通过表1、表2数据的对比可以发现,《雷雨》中处所宾语的数量相较于《元刊杂剧》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依靠介词带处所宾语,例如:

以上的句子中处所词都是跟在介词后面,在句中充当补语成分,这样的句子在现代汉语中很常见,数量远远超出处所词充当处所宾语的句子。

2.除了充当补语,处所词充当状语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例如:

(31)阴沉沉地都是矿上埋死的苦工人给换来的!(第一幕)

(32)外面花园里听见一个年轻的欢快的声音,唤着“四凤”!(第一幕)

(33)后面跟着鲁贵,提着一个旧包袱。(第二幕)

处所词作补语、状语的情况不仅在《雷雨》中很常见,在现代汉语中也很普遍。可以看出,处所宾语发展到现代汉语已经逐渐弱化,处所补语和处所状语则在慢慢强化。

3.之所以会出现处所宾语逐渐弱化,处所补语和处所宾语慢慢强化的情况,我们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汉语句子结构的发展,二是介词的发展。随着汉语句子结构的发展,现代汉语的句子结构越来越复杂,语义成分增多,本来与动词语义关系不是特别紧密的处所成分占据宾语句法位置的难度增大。再加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介词不断发展丰富,因此介词引导处所成分被更多地采用。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动之下,处所宾语依靠介词引导的频率越来越高,直接充当动词宾语的能力逐渐下降。

四、结语

文章统计分析了《元刊杂剧》中处所宾语以及带处所宾语的动词的具体情况,展现了处所宾语及动词的基本面貌。另外,通过对《元刊杂剧》和《雷雨》中相关情况的考察,归纳出了两者在处所宾语运用方面的异同,以此证明从近代到现代汉语处所宾语的发展变化。受研究水平和问题复杂性的制约,文章尚无法对近代处所宾语的所有问题作出合理的阐释,这些问题只能留待以后作更深入的研究。

注释:

①储泽祥:《从动宾短语的演变情况看汉语句法结构的特点》,《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2期,第28页。

②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13页。

③储泽祥:《处所角色宾语的判定及其典型性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6期,第45页。

④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43页。

⑤吕叔湘:《方位词使用情况的初步考察》,《汉语语法论文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83页。

⑥单宝顺:《从处所宾语看趋向动词与趋向结构》,《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第741页。

[1]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吕叔湘.方位词使用情况的初步考察[M]//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280-289.

[3]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 徐沁君,校点.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 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7] 储泽祥.处所角色宾语的判定及其典型性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6):43-48.

[8] 储泽祥.从动宾短语的演变情况看汉语句法结构的特点[J].古汉语研究,1998(2):25-29.

[9] 单宝顺.从处所宾语看趋向动词与趋向结构[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2(5):740-744.

[10] 邵健.处所宾语的语义分类和认知属性[J].汉语学习,2012(5):104-112.

[11] 赵旭.典型处所宾语与非典型处所宾语[J].汉语学习,2013(3):103-112.

[12] 赵旭.现代汉语处所宾语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0.

猜你喜欢

空间性方位词趋向
实用趋向
有讲究的方位词
论西夏语动词第二类趋向前缀
动物们的聚会
《哈莱姆二重奏》的空间性探微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借助汉语的“空间性”特质 有效突破英语的“时间性”难点
舞蹈艺术发展进程中的审美鉴赏能力
论存在与非存在
汉语方位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