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胸部肿瘤(肺、食管)诊治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肿瘤医院
2014-01-16
浙江省胸部肿瘤(肺、食管)诊治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省胸部肿瘤(肺、食管)诊治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6月批复开放,重点实验室主任由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毛伟敏教授担任。聘请浙江医科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郑树森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协和肿瘤医院赫捷教授分别担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实验室挂靠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内,在依托单位的重视和支持下,自筹资金添置了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ThermoFish液相质谱、奥林巴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MD高内涵分析仪、荧光倒置显微镜、ABI7500荧光定量PCR仪、全波长自动酶标仪、多功能酶标仪、活细胞工作站、全自动高通量组织研磨仪、DNA芯片系统、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ifeArcturusXT)、ABI基因分析仪3130xl(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等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并建立了多个技术平台,如:肿瘤生物样本库、临床药物试验机构、博士后工作站、细胞生物研究室、放射生物室、分子病理学研究室、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室、临床药理室、肿瘤信息学实验室、蛋白质组学研究室、国家卫生部批准的PCR实验室、流式细胞临床检测实验室和SPF级动物实验房,实验总用房2500多平方米。实验室在学科带头人毛伟敏教授的带领下,建设了一支多学科、高层次为主体的团队成员共73人。并围绕胸部肿瘤(肺癌和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复发和转移等关键问题,开发了肿瘤诊治新技术,建立科学合理的诊治流程,实现了在循证医学指导下的规范化、个性化肿瘤综合治疗,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1、胸部肿瘤易感基因发现和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研究;2、胸部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研究和预后预测研究等。
实验室充分利用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手段,分析和比较肺癌、食管癌与正常人群在先天遗传信息(SNP)和后天遗传改变的差异,并将这些分子遗传信息与疾病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症状、治疗反应、预后与转归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出肺癌、食管癌的分子分型标准,以弥补目前临床常规诊断的不足,使肺癌、食管癌的诊断从常规诊断进入到分子诊断的水平,为实现这些疾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基础。
实验室以现代生物技术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研究开发新的疾病诊疗技术手段为主要内容的“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是近年来国际上备受关注的新兴领域。以浙江省肿瘤医院丰富的临床资源和“十一五”期间建立的基因组、蛋白质组和生物芯片等技术平台为基础,以现代生物技术与临床研究相结合为手段,通过建立肿瘤临床标本库和资料库以及临床试验网络,研究开发出针对肺癌、食管癌的易感人群筛选、临床前期发现、早期病人诊断及指导个体化治疗相关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物,建立各种疾病的分子分型标准,研究制定可用于指导临床实践的规范化、个性化和综合治疗的关键技术与方案。通过“胸部肿瘤的分子分型和个体化诊疗”项目的实施,使我省逐步实现胸部肿瘤防治从疾病晚期推移至早期乃至疾病发生之前的转移;以标准化临床资源库的建设为主要内容,实现现代生物技术与临床相结合的“面”上的系统部署,开创我省分子医学新时代;显著提升我省胸部肿瘤临床诊疗的技术水平,为实现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几年来,团队成员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包括被SCI收录33篇,其中盛李明医生等在InternationalJournalofCancer,2012年SCI影响因子6.198,发表两篇重要论文。出版专著4本,获得专利3项。得到国家级权威机构认可的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肿瘤登记工作省级单位突出贡献奖、我省癌症发病登记资料被五大洲癌症发病率第十卷收录,国内仅有12个登记处资料被收录,浙江省占据了3个。
浙江省胸部肿瘤(肺、食管)诊治技术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
美国麻省总医院胸外科专家来院访问
第四届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新进展学术研讨会
与M.D.Anderson肿瘤中心知名专家交流
美国麻省总医院胸外科专家来院访问
举办杭州国际肿瘤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