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志愿者
2014-01-16文_鲸书
文 _ 鲸 书
汉语志愿者
文 _ 鲸 书
陆尧在学生家,左三为陆尧
在北大攻读对外汉语硕士学位的陆尧偶然间看到一则消息:汉办(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招聘汉语志愿者,为欧洲大学生教授汉语,传播中华文化。陆尧觉得这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笔试、面试、英语口语考察、抗压能力和综合素质评估……经历重重考验后,陆尧杀出重围,成为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系的一名汉语教师。
在出国之前,考验就开始了。陆尧被汉办任命为哈佛大学北京暑期游学班的汉语老师,教这群来自哈佛的精英学汉语。学生们永远分不清d/t,怎么都学不会z/zh/s/sh,每次跟着她读二声,学生们都哄堂大笑,一脸无辜地问:“老师,为什么好像在唱歌啊?”
除了讲课,陆尧还得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带队去河南少林寺游学。带着海外学子来到家乡河南,陆尧内心充满自豪感,她信心满满地带队到了嵩山。蚊子多得如黑烟、全素的饭食、小虫爬到被子里的住宿环境,让从未在中国农村待过的哈佛学生叫苦不迭。陆尧努力安抚每个人的情绪,并利用语境为学生解释“禅”和“修行”在中文里的深意。
渐渐地,学生们觉得河南的大白馒头好香,赞叹“原来中国农村也有很漂亮的房子”,也渐渐习惯了有任何关于中文表达的疑问都来问“Miss Lu”。这段经历给马上要去荷兰的陆尧吃了一颗定心丸。
古老典雅的教堂、澄净的蓝天、物美价廉的海产、色彩艳丽的建筑……初到荷兰的新奇感还未散去,她已迅速开始了工作。一周16个课时,学生横跨大一到大三,全英文授课,这对于母语是中文的老师和母语是荷兰语的学生都是极大的挑战。陆尧白天上课,晚上备课,熬夜到凌晨一两点是家常便饭。不过,她也学会了上Facebook与MSN,注册了Skype和Gmail,以便更好地和同事、学生交流。
陆尧用开放式的方法教学,她设计了“我们来包饺子”“春节到了”等情境,鼓励学生练习口语。
为了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陆尧在网上查了很多跟欧洲学生打交道的注意事项和“雷区”,也向系里的教授们“取经”。但还是有闹得不愉快的时候——一名学生无法接受陆尧对他作业的批改,写了一封长长的邮件和她争论。陆尧被学生严厉的措辞惊到了:“这小孩儿怎么一点儿批评都听不得,中国学生哪儿有敢这样跟老师讲话的?”
尽管觉得委屈,陆尧还是耐着性子给学生解释,分析诸如为什么“她知识分子家庭”要改成“她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之类的语法问题。最后,学生心服口服。事后反思,陆尧告诫自己,要用更加温和、委婉的方式与学生打交道,不动声色地化解尴尬。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陆尧开始思考: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派出无数汉语教师,但是我们的文化真的被学生认可了吗?他们对真实的中国究竟了解多少?
“北京是中国的一个省吗”“中国的女孩是不是没机会上学”“每个中国人都会功夫吗”……课堂外,陆尧常常被学生们的发问弄得哭笑不得,起初她有点烦躁,心想:还大学生呢,连这都不知道。不过她还是耐心地一一解释,遇到尚存疑惑的学生,她会回家查阅资料,整理后发给他们看。
渐渐地,陆尧意识到这也是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消除学生对中国的偏见和误解。“我们常常以为,西方对中国是很了解的,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连最精英的大学生都以为中国农村穷得吃不起饭,何况是一般的普通人呢?”
相对于一开始“传播中华文化”的宏大目标,现在的陆尧从点滴的细节里告诉学生,真正的中国是什么样的。这让她一点点找到了自己忍受孤独、低薪、暂缓学业的焦虑来做志愿者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