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贺国强中央十年

2014-01-15李光张玉学

齐鲁周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中纪委女工干部

李光+张玉学

巡视制度与专项治理令黄瑶、刘志军等贪官落马

2007年10月,贺国强在中共十七大当选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从之前五年的中共干部“大管家”身份转变为党内干部的“总督察”。一个更为形象的比喻是,从给官员“戴帽子”的人变成了“摘帽子”的人。

同样是管干部,只是角度变了。这也令其执掌中纪委期间无意中形成鲜明个人特色:最懂干部的纪委书记。

实际上,贺国强前后各五年的工作,颇多一脉相承之处。比如中组部12380和中纪委12388反腐举报电话,都是在他主政期间开通。执掌中组部期间,就已在全国组织系统率先推出12380举报电话,鼓励全民参与反腐斗争。

贺国强到任之初,就在中央纪委一次内部查办案件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腐败现象仍处于易发多发期,这就决定了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必须继续保持查办案件工作的强劲势头,严厉惩治腐败分子。”

与此同时,中纪委针对工程建筑领域突出问题、小金库问题、公款出国境旅游问题、公务用车问题和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滥问题等进行专项治理。在工程建筑领域专项治理过程中发现,铁路建设中的不规范招标现象严重,由此挖出刘志军涉案线索,并进行长达一年的调查后最终移交检察机关。

贺国强主政期间,中纪委查办案件的力度和效果十分显著。据官方统计,从2007年11月至2012年6月底,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64.3万件,结案63.9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6.8万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4584人。中纪委共立案查办涉及省部级以上干部和中管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案件58件,处分60人,先后查处了薄熙来、刘志军、许宗衡等中共高官,赖昌星等一批外逃犯罪分子和贪官也在贺任内成功引渡回国。

外界并不了解的是,涉及中共高层案件的查办过程中,贺国强还需要与中央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大量沟通和协调工作,极为耗费心力。

一直管人事的贺国强对体制运转的利弊有着深切体会,他深知党内反腐必须在“治标”、“治本”两个方向上共同发力,推进“整体性治理”。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便是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巡视制度正式运行于2003年,但内容宽泛。在贺国强建议下,将原来的中组部、中纪委巡视组更名为中央巡视组,领导机构也升格为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提高了巡视工作的地位。据知情人透露,贵州省原政协主席黄瑶腐败案的线索便是在巡视工作中发现的,“还有一些巡视中反映的问题也进行了处理”。

处理纪检干部 敢于向自己开刀

在贺国强任内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24584人中,曾锦春、王华元等纪检干部的查办恐怕是他最艰难的决定。坊间一直流传着“进入纪委工作就等于进了保险箱”的说法,但贺国强上任后,这个“保险箱”变得不再保险,中纪委开始公开处理纪检系统的干部,而且不只一例。

2008年11月20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曾锦春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曾锦春犯受贿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曾锦春在1995年至2006年9月间担任郴州市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掌控纪检权力长达11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09年4月16日,中纪委有关负责人证实,时任浙江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华元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中央已决定免去其领导职务。

“如果说曾锦春案的级别还比较低,处理王华元这样高级别的官员,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纪检系统人士告诉记者,王华元先后担任过广东和浙江两省纪委书记,还是中纪委委员,与很多中纪委人士熟悉。王华元的能力公认较强,曾在中纪委会议上介绍经验。王华元被调查一度令认识他的纪委人士感到惋惜,也曾担心对纪委形象的冲击。

但贺国强坚持查办,并移交司法机关。2010年9月9日,山东省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王华元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王华元犯受贿罪,判处死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是中共迄今为止处理的最高级别纪检干部。

贺国强在其任期内明显加速了纪检监察机关的自身建设,健全监督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尤其是对外界颇为关注的“两规”措施,也做了更为严格的规定,试图将结果的正义与程序的正义结合起来。尽管“两规”措施存在诸多问题和争议,但仍被视为中共反腐案件突破的利器。

考察偶遇女工上访 要求不能处分甚至开除人家

贺国强喜欢调研。2011年10月底,在贵州黔东南州一家企业考察时遇到一个“意外”,一位正在当班的女工向他“上访”。贺国强给了女工说话的机会。这位女工告诉他,家里的土地被征用了,但补偿不到位。

听完女工讲述,他要求随行官员事后立即听取上访人员意见,按照法律和政策规定解决,并叮嘱工厂负责人不要因女工上访而歧视她,更不能处分甚至开除她,因为她是正常上访。

在常委视察期间出现上访,当地官员感受到了压力。但在贺国强看来,这并不稀奇。他告诉当地官员不要有压力,不要因中央领导考察期间出现上访而感到丢面子。他说我们都曾在基层工作过,这样的情形也遇到过,群众有问题找我们是出于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贺国强新书介绍了事情进展。有关方面调查后向他报了材料,这位女工反映了三个问题,其中两个问题应该解决,另一问题不符合政策规定,均作出妥善处理。

任职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期间,贺国强曾两次到中纪委信访室接待上访群众。在他看来,群众千里迢迢来上访,尽管原因不一,情况不同,但大多是因为有冤屈、有困难。为此,贺国强为民众“上访”开通了三条“高速公路”。在他任职中组部部长期间,开通了全国组织系统12380举报电话,任职中纪委书记期间,开通了全国纪检监察系统12388举报电话和全国纪检监察举报网站。endprint

两个儿子婚礼在招待所举办 仅办两桌酒席

贺国强60岁生日时,他的中学同学凑钱给他买了一个玛瑙的羊如意,尽管老同学强调“这是用各自的退休金买的,绝不涉及到公款”,但贺国强还是让秘书坚持将礼物退了回去。后来,这个工艺品在湘乡二中百年校庆时,以全班同学的名义送给了母校。

贺国强对自己和家人的严格要求,也让秘书觉得“在他手下干活很省心”。

随着仕途上的不断上升,贺国强对家人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据身边人员介绍,他每变动一次职务,都要对家庭成员进行一次教育,让家人在思想上做到“警钟长鸣”。2002年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和2007年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时,他分别召开了两次家庭会。他对家人和兄弟说:“我这一辈子做到了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做事,做到了问心无愧,希望你们都能诚诚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

他还让兄弟和孩子逐个表态,并要求他们做到“言行一致”。

2008年2月28日下午,贺国强在中南海接见湘乡市委主要负责人。接见结束时,他特意提到:“希望大家对我的家人严格要求,不要对他们有任何特殊想法,这也是对我个人工作的支持和对我个人的厚爱。这件事就拜托大家了。”

贺国强的一位前秘书告诉记者,他两个儿子的婚礼都是在招待所举办的,只有双方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参加,只摆了两桌酒席,仪式很简单。婚礼司仪由秘书临时客串。由于时间仓促,秘书只得临时去网上搜索婚礼流程介绍,临时编了个剧本。另一身边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证实,贺国强对自己的廉政要求很严,凡因公交换的礼品回来后一律上交,并要求下属保存好回执。

2003年底,贺国强父亲去世。据身边工作人员回忆,当时因工作原因贺国强未能回家奔丧,“而且他回去,湖南各级地方官员恐怕都要以祭奠名义过去,所以他也不能回去。”

贺国强安排夫人和两个儿子回去,然后打电话给弟弟说:“你们代我尽了孝,大哥感谢你们。父亲过世,我因工作离不开,不能回来,还得辛苦你们。”他还就丧事提了几条原则:一是丧事从简,不搞铺张浪费;二是一切费用由家庭自理,不接受任何钱财礼物;三是除随家乡风俗外,不搞其他迷信活动;四是不要出任何安全事故,不能影响周边群众正常生活。他还不放心,又专门给湘潭当地领导打电话,请求他们按上述原则协助处理好父亲后事。

直到第二年春天,贺国强才回乡祭奠父亲。一旁随行人员听不懂他的湖南方言,只看到这个平素谨言慎行的部长一股脑说了很多话,在父亲坟前长跪不起,失声恸哭。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纪委女工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纺织女工
皮带女工
被中纪委报告点名的4个事件
建筑女工
中纪委巡视提升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吗
中纪委“打虎拍蝇”半年擒四虎
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