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庸的家族谱系

2014-01-15士齐

齐鲁周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海宁徐志摩金庸

士齐

良字辈:中国现代史的缩影

金庸本名查良镛,1924年2月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县袁花镇赫山房一个文苑之家。

近现代,查家全面复兴,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既有诗人查良铮(穆旦),也有教育家查良钊、查良鉴,还有“纺织大王”查济民。

第十九代的查济民出生于1914年,他从第三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前身)染织科毕业,历任常州、重庆、上海等地纺织染厂的工程师、厂长、经理。1947年秋在香港创办“中国染厂”。

查济民不仅是一名实业家,也是知名“政治智囊”。1992年,他担任首届国务院香港事务顾问,在《基本法》草案出台、香港回归等众多历史性事件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发的“大紫荆勋章”。

比查济民小4岁的晚辈查良铮(穆旦)是一位著名诗人。他属于从海宁分衍出去的“北查”。明朝中期,海宁查氏第三代中有一支迁往北京、天津一带,经营盐业发家致富,成为有名的商人,被称为“北查”。这一支多以经商为主,很少涉足官场,因此在海宁查氏的两场文字狱案中得以幸免。查良铮正是“北查”的后代。他中学时开始写诗,翻译了普希金、雪莱、拜伦等文学巨匠的作品,被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为“现代诗歌第一人”。

除此之外,查家良字辈人才还有很多,如教育家查良钊、营养学专家查良锭、医学专家查良镒、计算机专家查良钿、电子学专家查良琦、煤矿专家查良钰……

“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

明朝海宁查氏第七代开始修订家谱,按照“秉志允大继嗣克昌,奕世有人济美忠良,传家孝友华国文章,宗英绍起祖德载光”作为字辈取名。这首八言诗,包含着浓重的儒家思想,从书面上确立了海宁查氏的家风。

查氏的“家风”和“家学”,对他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金庸曾说,家族对他有两个影响,一是使他知道外国人欺负中国人,二是懂得了要多读书。

海宁查氏一直是江南人才辈出的望族。当地民谣有云:查祝许董周,陈杨在后头。列查氏为第一。据说,海宁查氏不仅人才辈出、影响极大,而且始终保持着兴盛的局面。

学者洪永铿曾在《海宁查氏家族文化研究》中指出:“自古到今,查氏家族的成员有从政、从商、从文、从医的,也有从事法律、军事等方面工作的……查氏家族的成员始终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和较好的综合素质,因此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在社会历史和家族命运的剧烈变化中立于不败之地。”

据明清两代海宁查家人口研究表明:查氏获得生员(秀才)资格人数为八百余人,考取进士、举人、贡生者共133人。到清朝康熙年间,查氏家族人丁超过300人,进入全盛时期。十余人考取进士,5人进入翰林院,其中查慎行、查嗣瑮、查嗣庭更是亲兄弟三人同为翰林院编修。查家因此有了“一门十进士,兄弟五翰林”之誉。查舁陪皇帝在南书房念书,成为康熙近侍,康熙亲笔题写了“澹远堂”的匾额赐予他,并赐予一副楹联“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寥寥十余字,勾勒出康熙对查家的盛赞。此外,康熙还陆续为查家题写了“敬业堂”、“嘉瑞堂”的匾额,恩宠冠绝一时。

另类表哥徐志摩

除了这些查家本家的人才,金庸的亲戚里面还有姑表亲表哥徐志摩,姑父蒋百里、表姐蒋英、表姐夫钱学森以及姻亲琼瑶,无不显示了这个家学源远流长的大家族根基。

金庸母亲徐禄是徐志摩的堂姑妈,金庸是徐志摩表弟,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嫁了琼瑶的三舅袁行云,钱学森的岳父、保定军校校长蒋百里的原配夫人查品珍和金庸是同宗姑侄,所以蒋英是金庸的表姐,而蒋百里的副官是蒋介石的儿子蒋纬国。

金庸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徐志摩去世早,和他接触不多,小时候,金庸跟母亲回徐家,见过这位才华横溢的表哥。当时徐志摩已从英国留学回来,在剑桥大学写的《再别康桥》一诗已脍炙人口。

在《天龙八部》里,金庸为四大恶人中的淫贼取名云中鹤,这恰恰是表哥徐志摩的笔名。在金庸小说里,还有一条隐线也与徐志摩有关。《神雕侠侣》中,全真道人曾介绍小龙女的来历,说她“这姓龙的女子名字叫作什么,外人自然无从得知,那些邪魔外道都叫她小龙女。”这个名字的来历,可以在徐志摩的《爱眉小札》中找到线索,其中有徐志摩对陆小曼的种种称呼,包括“小龙”、“爱龙”、“龙龙”、“我最甜的龙儿”。

金庸对这位表哥似乎印象不好。1931年,徐志摩空难丧生,查家送来的挽联竟然是“司勋绮语焚难尽,仆射余情忏较多”,毫不掩饰讥讽之意。endprint

猜你喜欢

海宁徐志摩金庸
刘海宁作品(一)
花牛歌
天下奇观海宁潮
为金庸因一错字查证道歉叫好
金庸的财富江湖
海宁声音
小评《徐志摩论》
徐志摩的诗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