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国学知识系列谈
2014-01-13刘思禾
刘思禾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注释】习:温习,实习。说:即悦,喜悦。愠:怨恨。
【解说】古代的学,除了学习《诗》、《书》这样的古代文献外,还要学习行礼、射箭、驾车、写字和计算等。孔子说,学习了,经常在生活中温习运用,这不是很高兴吗?如果有共同志向的学友来聚会,以文会友,不是很快乐吗?学成了,没有人了解,可是也不怨恨,这不就是君子的器量吗?这章是《论语》的开篇,涉及到学习和实践的关系,学习中自我和同道的关系,以及学习和致用的关系,最终把学习归于自我的德性成就,可以说是儒家关于学习的最完整表达。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注释】罔:无知的样子。殆:疑惑的样子。
【解说】这章孔子讨论了学和思的关系。学习而不思考,那就不会真的领悟;要是光自己想啊想,最后也不能解惑。学习是自己和别人交流的过程,一方面要谦虚,一方面也要主动。谦逊,就是要去学;主动,就是要去思。只是去理解别人,那么自己就可能丧失掉。反过来,只是一味顺着自己的思路,那么可能无法开通。只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学习才会助人进步。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注释】由:即孔子的学生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性格爽直,以政事见称。
【解说】这一章讲的是学习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是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不懂装懂,糊弄别人,也欺骗自己。诚实地面对学问有时是很难的,人都有炫耀心,有时也会知道了故意不说,这些都不是为学的态度,学问的背后是诚恳。
4.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
【注释】冉求:孔子的弟子,字子有,一般称作冉有。通政事,尤擅理财。说:即悦,喜悦。
【解说】这里是冉求和孔子的一番对话。冉求说,虽然喜欢孔子的道,但实在是力量不足。这实际是一种推脱之词,好像现在的人经常说,我也想好好学些什么,可是实在太忙了啊!这里,孔子一针见血地指出:要是仅仅因为力量不足,那么一个人行到一半,会因为力气尽了停下来。可是你现在是自己画地为牢,根本不去努力啊!孔子告诉我们,为学是要付出辛苦的,要专心致志,不能有一点侥幸。哪怕最后没有达到目的,至少我们努力过了。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解说】这是孔子对学的不同层次的说明。知之是第一个层次,好之是第二个层次,乐之是第三个层次。朱熹《论语集注》引尹氏说:知之,谓知学问有益者也。好之,谓欲好学之以为好者也。乐谓欢乐之也。的确是这样,知道了还不够,要努力深入进去,才能真正透彻领悟。而一旦这样,那里面的细微丰富的东西就会显露出来,这个时候,学习者会深深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习到了乐的地步,那才是真的学习。
6.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述而》)
【解说】文是古代文献,如《诗》、《书》一类的。行是人的行谊,儒家提醒人们,知道了还要做到。忠信是最需注意的两点道德要求,对待职责要忠心,对待别人要信实。儒家教育的重点在学做人上。学习文化知识当然很重要,但要以学做人为目的,而做人首先要讲忠信,这是对人的基本要求。从这里可以看到,孔子教给学生的是为人之道。
7.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
【注释】类:人的类别,如富贵、贫贱一类的。
【解说】孔子生活在一个贵族社会中,但是他对下层人却没有一点偏见,并且认为不分阶层,一律都有受教育的资格。他的学生中有贵族子弟,也有贫民子弟,他一视同仁,培养出那么多贤才。说到底,在为学以向上的意义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被漠视,每个人都应该享有成就自己的机会和权利。中国的古典社会虽然有等级,但是有上下流动的机会,和儒家的这一思想有关。我们说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真是名符其实。
【本章小结】
孔子曾经这样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老人家一生都在孜孜为学。对孔子来说,为学既包括学习古代文化,也意味着效仿前贤,根本上说是一种精神和命运的自觉传承。在这个意义上,学习不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学习就是生活本身,是人之为人的自觉使命。学以成人,学以致用,这是儒家最基本的品格。今天我们也该注意到这个,不仅学习知识,更要学习知识背后的智慧和精神,进而慢慢靠近那些伟大的灵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