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工艺
2014-01-13文/金鑫
文/ 金 鑫
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工艺
文/ 金 鑫
蓝印花布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秦汉,始于宋代,盛于明清。蓝印花布自宋代以来,因其工艺相对简洁,质地牢固耐用,纹样寓意丰富而深受百姓的喜爱,曾作为被面、包袱布、帐檐等广泛应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江苏、浙江、山东、河北等地都曾是蓝印花布的主产区,因地理位置、民俗风情的差异,蓝印花布的图案也烙上了各地的特点。南通蓝印花布分为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纹样的特点是点、线、面并用,形成丰富多样的独特的艺术效果。南通蓝印花布印染工艺从挑选优质的坯布开始,农家一般都挑选棉质好的上等布料,要求用布面平、色质白、质地紧的白布来染制蓝印花布,普通坯布用以染制纯蓝色或制作其他生活用品。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仍保留着最传统的工艺制作流程:
刻花版
用自裱的纸版或牛皮纸浸泡桐油晾干后裁成所需要版面的大小,将设计草图裱在花版上或从老花版替下花纹,刻版时以刀代笔。花版刻完后刷桐油数次后晾干、压平、磨光后即可使用。
刮浆
防染浆用黄豆粉、石灰粉加水调制而成。调浆时厚薄(粘稠)要适中,刮浆用力要均匀,花型复杂时对版要准确,排版要自如。然后将刮有防染浆的坯布晾干。
染色
把刮上浆的布松开放在清水中浸泡,直至布浸湿到浆料发软后即可下缸染色。布下缸20分钟后取出氧化、透风30分钟,并不断转动布面使其靛蓝氧化还原均匀,根据面料的不同和气候变化可调整下缸和氧化的时间,一般经过6至8次反复染色,使其达到所需颜色。
刮灰
把灰浆布绷在支架上,用家用菜刀或定制两头圆形的刮灰刀倾斜45°用力适中刮去灰浆,再进行二次“吃”酸固色,后清洗2至3次使之蓝白分明。
清洗、晾晒
布经刮灰后需要清洗2-3次,以去除残留在布面上的灰浆及浮色,再用长竹竿将湿布挑至7m高的晒布架上。因受到刮浆、染色、晾晒等工艺因素的影响,蓝印花布每匹布料的长度一般限定在12m以内。
发展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冲击着传统文化的根,手工印染的技艺不断被淘汰,还在生产和传承的蓝印花布作坊已寥寥无几,传统的蓝印花布技艺面临着濒危的境地。
上个世纪70年以来,随着外贸出口的需求扩大,蓝印花布逐渐得到复苏。传统一尺一寸的小花布面料作为当时出口的主要产品得到了外商青睐,由于销量的逐年增大,单一的品种和纹样已不能满足客商的需求,创新花型成为染坊的紧迫任务。以吴元新为首的设计刻版人员从拓展面料入手,在棉布基础上开发和恢复了麻布、丝绸、绵绸等品类,在花型上吸取传统纹样精华,创新了一部分新花型投入市场,受到了外商的喜爱,订货量也随之增长,蓝印花布在传统的基础上走上了创新之路。
1996年吴元新在南通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蓝印花布博物馆及吴元新染坊,将他30多年来收藏、保护、创新、研究、传承蓝印花布的成果陈列于博物馆中,并为宾客演示蓝印花布工艺流程,动静结合的展演使传统蓝印花布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得到了系统性的保护和传承。
吴元新坚持原汁原味的传承传统蓝印花布工艺,在此基础上,创新设计了千余件蓝印花布作品,并创办“蓝艺”蓝印花布品牌,设计了蓝印花布五大系列作品,包括工艺品系列、服装系列、包袋系列、围巾系列等。他在保留蓝印花布核心技艺的同时,创新了复色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及真丝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工艺的拓展使蓝印花布作品更能融入现代人们的生活。“蓝艺”蓝印花布也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被入选江苏最美文化名片“江苏符号”,多次参加国内外的展览,也是南通对外最好的文化手工礼品。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出访时身着的蓝印花布什锦花旗袍以及凤凰团花上衣的蓝印花布面料都是出自于南通的蓝印花布,纹样也是由吴元新整理设计的。
目前,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已成为收藏全国传统民间印染实物遗存最多的博物馆,在工艺传播方面通过社会传播和家族传播培养蓝印花布传承人;在生产性保护方面,通过不断的创新设计蓝印花布新作品,使传统的蓝印花布被更多人所认可,所喜爱;在研究方面,将蓝印花布历史、工艺、纹样、内涵等著述成书,为后代留下宝贵的理论研究资料。
传承人
吴元新,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南通大学蓝印花布艺术研究所所长,蓝艺品牌创始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人,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收藏蓝印花布藏品两万余件;出版国家重点图书《中国传统民间印染技艺》、《南通蓝印花布》等专著,承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项目;创新设计了千余件蓝印花布纹样及作品,作品《年年有余》等被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