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膜囊固定法治疗隐睾症110例临床观察
2014-01-13祁万峰
祁万峰
(临颍县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河南 临颍462600)
隐睾症是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先天性疾病之一,在小儿中的发病率较高,因其能够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甚至恶变为睾丸肿瘤而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由于隐睾症患者病灶部位的特殊性,使得手术的困难度增加,因此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显得至关重要。在众多治疗方法中,肉膜囊固定法无疑是最为安全、合理、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在临床上治疗隐睾症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笔者对110 例隐睾症患者采取肉膜囊固定法手术治疗的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临颍县人民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隐睾症患者110 例,最小年龄2 岁,最大年龄为15 岁;其中2~5 岁的患者43例,6~10 岁的患者40 例,11~15 岁的患者27 例。腹内型31 例,腹股沟管型60 例,阴囊上方型19 例。隐睾在左侧的49 例,隐睾在右侧的52 例,双侧隐睾的9 例。患者在手术前全部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而确认为隐睾症,诊断无误。
1.2 方法 从腹股沟横切口进入,切开皮肤并一直深入至切开深筋膜,切口长约8 cm,接着沿腹股沟管将腹外斜肌腱膜打开,使得精索和睾丸得以显露出来,再以钳夹作为牵引将睾丸引带切断并游离输精管和睾丸血管,剥离鞘状突并将提睾肌和精索内外筋膜全部切除。当钳夹在输精管和睾丸血管中充分游离之后便进行高位结扎并将腹横肌和腹内斜肌的一部分切除,同时还要给精索松解,且必须要保证精索已失去张力,若精索仍有张力可选择直接将睾丸从海氏三角处带出。用食指将深筋膜从切口下方向阴囊进行分离直至分离到阴囊最低处,将阴囊底部横行切开,切开过程中防止撕裂要用食指抵住阴囊皮肤,然后将肉膜囊间隙和阴囊皮肤进行分离从而形成一宽松的囊袋来容纳睾丸,在分离过程中需要使用蚊式钳来进行分离。接着使睾丸无力后将其从皮下隧道牵拉至肉膜囊腔并将部分肉膜囊切口缝合好,同时还要保证精索无扭转。最后为了防止睾丸回缩还要将精索缝合固定在腹股沟及外环处,再将腹股沟切口和阴囊缝合完好。
2 结果
110 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效果较好,手术平均时间为60 min,术后平均抗感染治疗时间为4 d,术中出血平均量为22 mL。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感染、阴囊血肿和复发现象,且患者睾丸术后均位于阴囊底部,复位良好,阴囊饱满。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各种显微仪器的进一步研制成功,使得专家们对隐睾症进一步研究分析,通过对隐睾细胞超微结构的分析证实,2 岁左右的儿童隐睾细胞结构容易发生变化,甚至可能会恶变成肿瘤。通过研究发现,一侧隐睾会使得对侧睾丸的生精功能同样受到抑制,所以手术的时间越早越有利于睾丸复位,而目前临床上公认的最佳手术年龄为1~2 岁,这个年龄段手术不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还能有效保证患者的生育能力。
Torek 固定法、Cabot 法、Neshit 法、精索固定法以及Fowler-stepllens 法等是临床上常见的对睾丸下降固定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缺陷,比如说Torek 固定法虽然能够使睾丸固定的很确切,但是手术过后患者却需要忍受比较明显的牵拉疼痛,而Cabot 法和Neshit 法则存在同样的缺陷。精索固定法虽然没有这方面的缺陷,但是其仅适用于低位睾丸,局限性比较大且术后睾丸回缩的概率比较大。Fowler-stepllens 法则仅适用于高位睾丸,且其手术成败的关键在于隐睾一侧的侧支血供是否充足,手术风险比较大,尚不能普及。因此肉膜囊固定法最为合理有效,而内膜囊固定法的关键在于如何将睾丸下降固定成功,这就要求充分游离精索,然后使睾丸无张力的顺利降入阴囊并妥善固定。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保证血运正常。
综上所述,对隐睾症患者采取肉膜囊固定法进行手术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王章才,杨国胜,陆仁康,等.隐睾患儿手术前后血中性激素的变化[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0,21(11):688-690.
[2]周瑞锦,刘中华,玄绪军,等.泌尿生殖系先天畸形[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7.
[3]杨志明,于亚欣,冯畹兰,等.小儿隐睾症175 例分析[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4,20(3):290-291.
[4]黄澄如. 实用小儿泌尿外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