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数学知识 智解地理问题
2014-01-13徐成鹏石肖韩
徐成鹏 石肖韩
(繁昌第一中学, 安徽 芜湖 241200; 蒙城第二中学, 安徽 亳州 233500)
巧用数学知识 智解地理问题
徐成鹏 石肖韩
(繁昌第一中学, 安徽 芜湖 241200; 蒙城第二中学, 安徽 亳州 233500)
在给学生复习气候类型判读时,我举2013四川高考题(5~6题)为例。
图1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2013年四川卷)
图1
1. 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 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 )
A. 棉花纺织 B. 甘蔗制糖
C. 葡萄酿造 D. 大豆加工
该题在建构与情境设计上,以一幅简洁的“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考查了气候类型判读、水循环、气候对农作物分布的影响和工业区位等知识,改变以往以各个月降水判读气候类型这一传统视角,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给学生几分钟思考后,我问有没有同学愿意把自己的解题思路与大家分享一下?一个女生站起来说:“我解题是通过曲线图读出1月降水量为110毫米;2月降水量为前两个月累计量减第一个月降水量,即220-110=110毫米;3月降水量为300-220=80毫米……然后结合北半球亚热带得出冬季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符合地中海气候降水特点,适宜种植葡萄,可发展葡萄酿造业。”我说:“很好,思路很清晰,结果正确。”这时又一个男同学站起来了,他说“太复杂了,北半球亚热带3、4、5月应为春季,我们用前5个月累计降水量减去前2个月累计降水量就得到春季降水量;以此类推夏季、秋季降水量;再用全年减去春季、夏季、秋季即可得到冬季降水量。”我说:“这样一来减少了计算量,确实要简便多了,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同学们再次陷入了沉思,一会儿数学课代表站起来了,她说:“他们解题过程都太繁琐,运用“斜率”一眼就看出11月、12月、1月和2月降水量多,而6月、7月、8月和9月降水量很少,即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亦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时很多同学都感到诧异,我说:“能讲清楚点吗?”只见她不慌不忙的说:“当斜率大于0时,表示累计降水量增长;当斜率等于0时,表示累计降水量没有变化。”这时很多同学恍然大悟。我说:“很好,既简便又准确,下面我们看看这种方法能不能推广呢?”同学们在底下七嘴八舌议论起来了,我又找了几个代表谈了谈他们的看法。最后我和学生们一同归纳出如下规律:在反映地理事物数量变化(或变化速度)用到的折线、曲线、直方图中,运用数学“斜率”的知识可以轻而易举看出来变化规律,当斜率大于0,数值越大表示地理事物的数量增长速度越快;当斜率等于0,表示地理事物的数量没有变化;当斜率小于0,其绝对值越大表示地理事物的数量递减速度越快。
这节课让我感受颇深,地理是一门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在分析与解决地理问题时,如果能恰当借助其他学科知识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处巧借数学“斜率”知识,不仅实现了快速解题,而且是充满智慧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