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有效教学策略探索
——以《不必要的等待——绿色校园行》为例

2014-01-13

地理教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校本情境评价

章 玲

(宁波市鄞州中学, 浙江 宁波 315101)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有效教学策略探索
——以《不必要的等待——绿色校园行》为例

章 玲

(宁波市鄞州中学, 浙江 宁波 315101)

校本课程是指根据本校学生实际,由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如何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提高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吸引更多的学生,是急需探讨的问题。本文以校本课程《不必要的等待——绿色校园行》为例,从情境、方法、评价三个角度进行论述,以促进校本课程的有效教学。

校本课程;有效教学;策略;评价

新课程改革涉及方方面面,但根本的一点是对课程价值的认识,从地理课程的理念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地理课程改革的一些特征:①课程理念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中学地理课程始终;②课程目标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为一体,以学生发展为本;③课程教法倡导新的变革,并提出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④课程评价强调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并提出创设激励性评价机制;⑤课程应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形成不同风格的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是指根据本校学生实际,由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因此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学实施中,都应体现新课程的价值取向。高中地理选修课的设置是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一个新亮点,有效教学又是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在新一轮课程背景下,如何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提高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吸引更多的学生,是急需探讨的问题。本文尝试从教学过程的策略入手,探索实现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有效教学的途径。

一、创设多种情境,促进地理思维的飞跃

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考物,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究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科学知识。它架起了一座直观到抽象、感性到理性、教材到生活的桥梁。它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创设合适的情境,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地理思维的飞跃。

1.生活情境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未来之学校,未来之教科书,未来之教学,必须建立在生活经历上,始可谓活的学校,活的教科书,活的教学。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因此在我们的校本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科学知识,促进地理思维的飞跃。

如在《不必要的等待》和谐能源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大家对生活中的家用电器使用较多,但对于它们具体的能耗却不太了解,因此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给这些常用的家电的耗电量“排排队”,并计算这些家用电器使用一小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一吨煤=3000度电=2620千克二氧化碳)。这样的形式使学生能自觉地在思考活动中学习到知识,并能反思自己的生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减少能源浪费和碳排放。

“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旨在倡导生活中的地理教学。让学生学生活的知识,学生存的技能,学生命的意义。课堂乃小生活,生活乃大课堂,让地理走进生活才能让学生爱上地理。

2.问题情境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所以,教学情境虽然有多种类型、形式,但其中要特别强调的是问题情境。因此,在校本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在营造学生置疑的氛围上多下功夫,正确地运用问题材料,以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最大限度的拓展学生潜能。因此,教学要以问题为载体,这样才能抓住课堂教学中思维这个“魂”,也就抓住了课堂教学的根本。

如在低碳着装篇章中,首先提出“衣年轮”的概念,计算衣服的碳排放量,进而调查鄞州中学学生新校服的成分、碳排放量、校服的满意度以及提出改进的措施。具体流程如下:提出问题——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社会实践——解决问题——反思提高。在教师启发和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理解低碳环保对我们校园乃至整个世界的重要性。

在绿色出行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个更加开放性的问题,如假设你是某生态城市的设计师和整体规划师,现在你的任务是设计一种交通工具,需要将一宗大型货物从大陆运送到约27公里之外的岛屿上,注意这个物品无论从体积还是质量上来看都是大型的。你需要保证你的运输设计具有可持续性且符合其设计功能。运输过程中尽量要做到低碳环保,并且要注意安全可行。(需要考虑的因素:你所设计的交通运输方式所采用的动力来源;运输过程要求节能,最好做到零排放;你也可以运用物理学里面的空气动力学来进行设计;当然你要较为精确的计算出构成运输工具各物质的质量;设计的交通工具的规格;你所设计的交通工具要具有实用性。)这就需要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地理必修知识,结合校本课程所学知识和已有的经验进行探讨。

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一切学习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从这种意义上讲,“问题情境”可理解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教学环境,在问题情境中能大大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生思维的活跃。

3.案例情境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中有大量的案例。案例具有相关的背景资料,而且具有直观、形象、典型等特点,利于学生感知认识的深化,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加深了对抽象地理知识和原理的理解。在地理校本课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案例情境,围绕一个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通过创设案例情境,不仅传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还包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即教“知识”的同时渗透“学知识的方法”,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生思维的飞跃。

如在节约用水篇中,引用了一个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案例,给了学生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当地A村的简介(主要是气候、人口、用水量、农业基本状况)。为了适应全球气候变暖,共提出了14个解决方案,每个方案都提供了方案的财务成本,请同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与搭档一起决定希望自己的预算资金资助哪些提议方案,并加以说明(这些方案考虑的因素包括财务成本、社会影响、环境影响)。学生在核算方案的过程中必须应用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拟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发展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关注地理时势,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以及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同时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适宜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还可以提供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知识、技能与体验的连接,促进课内外知识的相互迁移,进一步认识知识的本质,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思维的飞跃。

二、采用多样方法,构建自主探索的空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学生需要,结合本校本课程的特点,注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组合各种教学方法,构建自主探索的空间,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认为:“学生自己得来的任何一个问题,由于是他们自己获得的就比其他途径得来的更彻底地属他们所有。”本课程主要是加强高中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心,“面向全球,立足本地”“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它具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实践性。在课程设计上,注意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和“经历”,以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造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不仅用脑子去想,而且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因此在本选修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较多地应用了调查、审计、实践等多样方法,让学生构建自主探索的空间。

1.调查的方法

在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文献法、访谈法、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让学生构建自主探索的空间。

在低碳着装篇中,开展了校园校服调查,通过文献法收集资料了解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服面临的问题以及国外校服的有关情况,并结合本校的校服,提出借鉴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在绿色出行篇中,开展了校园交通状况问卷调查,收集本校师生到校的交通方式(结合天气状况、到校的路程进行调查),了解我校师生为什么要选择这种交通方式、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到校方式,在校园中倡导我们能否通过改变到校的交通方式来减轻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鼓励师生员工绿色出行,文明出行;在变废为宝篇中,开展了学校垃圾产生状况抽样调查,收集学校产生的垃圾并标注垃圾的来源,称量垃圾的重量,并进行分类,建立垃圾样本风险评估表等等。通过收集资料并进行相应的研究,大大改变了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也给了学生以自主探索的空间。

2.审计的方法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采用校园审计的方式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如在节约用水篇中,开展了校园水资源审计活动,水资源审计是对学校用水量的一项调查,也是探查当前有哪些浪费水现象的一种方式。需要了解水表的位置,水龙头的数量(漏水和未关的水龙头数量),厕所的数量及冲水状况,浴室的数量及漏水状况,户外空间的洒水装置及橡胶软管等。学生通过这组审计数据,绘制图表分析数据并利用这一信息丰富行动计划,思考学校的节水计划,分别从学校层面、个人层面予以考虑并提出合理可行的措施。在健康饮食篇中,也可以进行食品审计,校内被消耗掉的食品在许多方面影响着气候变化。可以从食品垃圾角度进行审计,也可以从食堂食品来源、制作过程以及哪些方面可以作出改进减少食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这些校园审计过程都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所学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的提高。

3.实践的方法

通过实践的方法,理论的知识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具体、生动和切实。实践是一种体验,也是一种收获,更是理解和领悟。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就应该很好地运用实践的方法。

在低碳着装篇中通过让学生亲手制作环保作品和校园时装环保秀活动,让低碳着装的理念深入师生的脑海;在绿色出行篇中,结合实际,师生共同探讨绿色出行的方式;在和谐能源篇中,成立课外行动检测小组,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制定计划,展开“能源大使”活动;在节约用水篇中,结合实际,与家人交流对节约用水的看法,并参与宣传节约用水的活动,为改善本地水资源情况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健康饮食篇中,通过学习食品的合理搭配和选择,设计一份健康低碳的一周食谱;在变废为宝中开展“以书换书”的联谊活动,倡导更多的学校参与到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中来。

三、进行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新课程的一个理念是课程评价要强调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并提出创设激励性评价机制。教师要从“有利于鼓励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的学业发展”的高度,创设可以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并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的评价形式。

高中校本课程《不必要的等待——绿色校园行》评价既要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在文化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本课程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调查中去,并且通过调查进行一些宣传活动,倡导师生、社会群众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因此本课程特制定以下三种评价方式:学生出勤率、学习过程评价和调查报告或成果展示。

1.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评价以学生出勤率为主。学生学习需要按时上课,做到不迟到不早退,遇到特殊情况应提前请假。学生出勤率将作为最终成绩的10%记录。出勤率不足50%,本课程不给学分。

表1 学生出勤统计表

2.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评价方式,其中包括学生个人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可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觉思考的习惯,同伴的评价和教师评价则有助于学生进行反思,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学习过程评价包括认真、积极、自信、善于与人合作、思维的创造性等五个方面,校本课程《不必要的等待——绿色校园行》注重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占最终成绩的30%。

表2 学生学习过程评价表班级 姓名

3.学习成果展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间,达到知行合一。在实践的基础上,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和实践,作出了相应的调查报告加以展示,而学习成果的展示则是我们评价的重点内容。调查报告立足于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和运用本课程基础知识,对学校、社会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方式进行书面汇报,占最终成绩的60%。

如学生发现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需要经常充电的电子产品。据调查,充电池蓄满电后,只要插头未拔,电路依旧连通,这意味着有电力白白流失。因此,学生设计研究了“时光来电”——定时断电发声装置项目,可以在装置上设定时间,一旦电充满,到了设定的时间,装置就会自动切断与插头连接的电路,达到断电的目的,防止电力浪费,并且装置内的发生器会开始工作,提醒人们拔去充电器,避免不必要的电力流失,节约能源,从而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缓解气候变暖问题,为环境保护尽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并由此写了项目报告。通过此种评价方式,给了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思维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因此在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用微观的手段去搭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宏观上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进一步形成、自主探索能力的进一步拓展和学生个性的进一步发展,让我们的校本课程真正成为学生喜欢和认可的课程。

附:《不必要的等待——绿色校园行》内容结构

猜你喜欢

校本情境评价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护患情境会话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