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文化”引领企业和谐发展
2014-01-13□
□
“家文化”是将无形的思想理念转化为每一名员工能够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具体措施,是维护销售企业几十万员工物质和精神利益的有效途径。
2012年初,油品销售公司按照集团公司党组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探索政治优势转化的要求,开展企业“家文化”建设试点。借助这一契机,黑龙江石油、江苏石油等5家试点企业以“家”破题,抓住中国传统对“家庭”观念的情感认同,把“家文化”作为工作抓手,以人为本,以情为基,把工作做细做实,关心员工的工作生活,增强员工的心灵归属感,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2014年8月14日至15日,江苏徐州,36家销售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参加基层“家文化”建设现场推进会,明确开展“家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倡导“我靠企业成长,企业靠我发展”的核心理念,通过“温馨建家、平安保家、奋进兴家、和谐立家”,引导员工讲诚信、守规矩、重友爱、有作为、敢担当,实现员工、客户、企业“三满意”,力争用两年时间,实现销售企业基层“家文化”建设基本达标。
□ 黑龙江公司“家”文化建设举办的美术、摄影、书法展览。胡庆明 摄
以“家”为题,找准企业文化建设方向
目前销售企业年经营油品总量超过2亿吨,有3万座加油站、2.7万座便利店、400多座油库和上万公里的输油管线,员工总数达到27万人。
基层一线员工工作条件比较艰苦,从事大量重复性劳动,很多员工离家较远,常年倒班作业,工作、生活压力大,在与消费者打交道的过程中,有时不被理解和尊重,稍有不慎还会出现各类纠纷。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依赖,希望得到“家”的温暖,得到“家长”的关心和爱护,得到“家人”的理解、信任和帮助。
面对体制机制的变革、严峻市场环境的考验、新业务开拓的不确定性,如何推动销售企业顺利实现改革重组,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归属感,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2012年,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组提出的“把国企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要求,油品销售公司结合板块特点,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启动“家文化”建设试点工作。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纲要》(2014年修订版)明确提出,中国石化以“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作为企业愿景,以“人本、责任、诚信、精细、创新、共赢”为企业核心价值观。“家文化”作为集团公司企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对中国石化企业文化内涵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销售企业特色;“家文化”建设是引导广大员工认同和自觉奉行核心价值理念的重要手段,是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在加油(气)站、油库、输油场站等基层单位落地生根的重要载体;“家文化”是将无形的思想理念转化为每一名员工能够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具体措施,是维护销售企业几十万员工物质和精神利益的有效途径。
可以说,“家文化”抓住了中国传统对家庭观念的情感认同,把点上的标杆提炼为标准,把规范提升为示范,有共性、可复制、好推广、易学习,普遍适用,又容易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创新。
试点企业积极探索,成果丰硕
黑龙江、江苏、河北、广东石油等试点单位结合企业实际和各方需求,进行了有益尝试,积累了丰富经验,呈现出积极向上、百舸争流的局面。
黑龙江石油形成了“崇尚执行、崇尚贡献、崇尚荣誉”的核心价值观,激发全体干部员工的热情和活力,经营总量、利润指标连续3年超额完成任务。傅成玉董事长在黑龙江石油调研时被他们特色鲜明的“家文化”所感动,表示中国石化应该成为百万员工的家,百万员工也应视中国石化为家,希望“家文化”在油品销售企业全面开花。
江苏徐州石油率先提出“今天的现场就是明天的市场”,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管理为抓手,打造高度负责任的现场管理。常州石油将油站按功能分为客户体验区、公共区域、员工休息区三个板块,丰富了“家文化”建设内涵。
广东清远石油从员工需求出发,搭建起“建家、兴家、爱家、保家”的“家文化”框架,并以“物质建家、制度建家、民主建家、关爱建家”为基础,致力于形成“企业关爱员工,员工回报企业”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为企业和谐、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湖南长沙石油把发展、责任、规矩“三个意识”作为“家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公司连续两年进入销售企业地市公司综合竞争力排名前10名。
河北高阳石油创新“幸福快车”“三查联动”“每周四事谈”等工作方式,在经营管理、员工思想、工作生活环境、客户评价等四方面均有可喜收获。
河南光山石油将公司定位为员工的“娘家”,紧紧抓住“尊重人—理解人—启发人—关心人—激励人”的工作要领,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 黑龙江大庆天淼加油站站长在业余时间会为员工们表演他的拿手歌曲。胡庆明 摄
指导意见出炉,蓝图清晰
在先进的试点面前,销售企业代表们开始对比先进找差距。大家一致认为,要进一步加深对“家文化”内涵的理解,全面思考,统一规划,各职能部门形成合力,不断探索和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推进“家文化”建设。
销售公司下发的《关于开展中国石化销售企业基层“家文化”建设指导意见》和考评细节,为下一步“家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家文化”必须接地气、受欢迎、暖人心,关注员工生活,关心员工成长,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全体员工的内在潜力,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自下而上汇集员工的聪明才智,而不是自上而下行政命令式的执行。
领导班子尤其是“一把手”是“家文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家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准确把握“家文化”的精神实质和核心理念,率先做“家文化”的倡导者、传播者、诠释者、推动者。
“家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全员性工作,需要群策群力、扎实推进。要根据每个站点所处的地理、社会环境,结合现有条件,从细微处入手,在小事上用心,把“家文化”理念体现在职能分工上,融入日常工作中,在费用上支持“建家”,在制度上规范“建家”,在机制上鼓励“建家”,真正做到立足实际、符合发展、体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