偿愿驻跸山
2014-01-13张宝章
张宝章
我在研究海淀区的山川旅游和园林发展的过程中,非常重视金章宗完颜璟开拓者的重要地位。他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皇帝,不但在政治上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文化建设上也卓有建树。他酷爱山水,连“字”也以山称呼。他小字“麻达葛”,因为他出生于金莲川麻达葛山。他从小爱山,即皇帝位后本性得以弘扬。他住在金中都城,足迹踏遍了西山处处美景。他在香山建会景楼和祭星台,在玉泉山建芙蓉殿行宫,还在法云寺建香水院,在大觉寺建清水院,以致有西山八院之多。他还在神山游猎,题写“驻跸”二字,因而将昌平西南这座高山命名为“驻跸山”。
我早就梦寐以求地想实地考察这座名山,却一直没有机会。今年十一月十六日,应防化学院原政治部马文科主任及夫人,还有书法家彭江主任之邀,我得以与文友易海云、卫汉青及夫人、冯又松、岳升阳、刘宝柱等同行,一瞻驻跸山的风采。
好客的主人把我们引领到小山前,一块水泥标牌赫然在目,上书:“北京市昌平区文物保护单位 摩崖石刻 昌平区人民政府二○○三年七月公布 昌平区文化委员会二○○四年七月立”。牌后东侧山壁上有阳刻巨型楷书“驻跸山”三个大字,没署雕刻年代,据说是明代遗迹。
驻跸山与金章宗完颜璟关联密切。这座山本无正名。它位于今阳坊镇西一公里处,为太行山脉往东伸向华北平原的突出余脉,两道山峦分别自北、自西而来,交汇于此。山尽处的山峰从高处骤然跌落,仅高十余丈。这座山脉的山石都是独自壁立,底部漆黑似铁,顶部洁白如雪,或突兀如杵,或浑圆似球,参差错落,峰岭起伏,岩形类物,妙趣天成。人们以为这桩万笏朝天、奇巧壮美的独特景致,必然是天公神仙所天造地设。这座山脉南端在今海淀区的凤凰岭,往西、往北绵延数十里。这一望无际的神仙世界,便被称为“神山”、“神岭峰”。前往神山观赏怪石奇峰的人络绎不绝,这山便被称为“观石山”。有一组山石犹如雄鹰望空,又被称作“石鹰头”。
完颜璟兴致勃勃来此山游览,便使此山有了新的命名。明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卷八《畿辅名迹》中记载:“山在昌平州西南二十五里,高十余丈。石嶟沓危立,相与趋走,状不可驻,西山袤二十里。自金章宗游此,镌驻跸字,人呼驻跸山,遂逸其初名。上有台,章宗自题‘棲云啸台四字。下观野燎而猎,召其酋长大人击球。俄而自击,自赏叹曰:‘美乎哉,无人见之!须臾,石群起若观。章宗益自喜,灌以酪,故石顶至今白存。山下有洞,名寒崖,奥邃中乃多异草奇木。”章宗来此游赏,使这座奇妙的神山改名为“驻跸山”。他在这里被人引发的神话故事,因为见到群石称赞其球艺的高超,而将手中的酪浆泼洒在岩石上,以致此石头的顶部都变成乳白色的了。由此原称观石山也改作灌石山了。如今山下的贯市村即是由原名观石村、灌市村演变而来的。
金章宗的几处题字在哪里呢?主人告诉我们,他们走遍远近山峦,也没找到“棲云啸台”“寒崖”等章宗的一处遗迹。倒是他写附近仰山的一首七言绝句,还总被人们欣赏和传诵:“金色界中兜率景,碧莲花里梵王宫。鹤惊清露三更月,虎啸疏林万壑风。”
在驻跸山北麓左侧底部有一块巨石,上刻“神岭千峰”四个大字,苍劲挺拔,气势不凡。右侧镌“万历癸卯仲春”,左侧镌“左车营游击”,其他字迹不能辨认。经查阅麻兆庆《昌平外志》,知为“锦衣戚国昌、左车营游击永平李逢时”。这一摩崖石刻是在明代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二月,由锦衣卫衙门的戚国昌和左车营游击将军、永平府(今河北卢龙)人李逢时书写镌刻的。这方刻石证明,“神岭千峰”这一奇山景观在明代已很著名并为官员和百姓所赞赏了。到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昌平知州吴都梁续修《昌平州志》(潘问奇编写),重新审定“燕平八景”,新增添了“神岭千峰”一景。在这一石刻西侧山壁,还有一处大型摩崖刻石:“神山拱祐”,是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的作品,不过风化严重,需要他细分辨才能认出。驻地主人仿原字体复制一块刻石,立于原作之前,以利于参观者辨认。
在“神岭千峰”巨石的最下端,擦着地面有一道寸许深浅的石槽,好像有意被凿开的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呢?主人指给我们“峰”字左侧,有一个碑样的方框刻痕,碑额为“万古流芳”,几行碑文则不易辨认了。驻地主人又在旁边复制了一方碑文。原来是有一位石匠崔均贪图私利,竟然敢在神山开山取石。被西贯市和阳坊镇公众发现后,惩罚认罪的崔均在此看守,并“勒碑晓众,永远禁止”采石,“嗣后如再有违者,两村公同送官究处”。这是两村在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九月公立的一块警戒碑。可见当地群众是如何严格地保护这座神山,绝不允许任何人随意开采驻跸山的山石。
在两块巨大的壁立山岩中间,有一条狭窄的石缝,仅能容一人前行几步。石隙尽处,有一线透亮的蓝天。两侧石壁有鼓起的石包和密密麻麻的石窝。主人说,手握卵石敲击石包和石窝,能发出铜锣和皮鼓般的声响。这里被称作锣鼓峡。当地百姓传言,在此峡击石听音,可致吉祥如意,延年益寿。我曾读到书刊介绍,说锣鼓峡山壁上有康熙帝“石鼓传声”御笔镌刻。但主人说从未见过。
在驻跸山的南侧,宽阔的石壁上有一个佛龛,周围凿出一些方形石孔。主人说这里原先有一间依山搭建的小房,护卫着这方神龛。龛内雕三尊佛像。龛左石壁上有几行阴刻文字,首行“正德癸酋秋八月初七日”依稀可见,其他便一片模糊了。回到海淀查阅《昌平外志》,知道这是在正德八年(1513年)钦差御马监太监来此“慕神山胜景……遂发虔诚,造龛石佛三尊,于九年二月十九日奉安”。这一道古老的佛龛,平添了驻跸山的仙境氛围。
驻跸山最大的一块摩崖石刻,是北侧石壁上的“灵秀独钟”四个楷书大字。这是民国年间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北洋军阀交战时,直鲁联军某路纵队司令潘鸿钧书写的。潘鸿钧于翌年(1927年)11月在山东被冯玉祥的部下鹿钟麟击毙。这块石刻成为当年那场“南口大战”不可磨灭的记录,向后人述说着那段难忘的历史。
从石鹰头向高空望去,就是那一簇簇的神岭千峰。在近处高峰上矗立着一座宝塔。主人介绍说,这是二〇〇八年九月新建成的一座笏峰塔,塔铭写明了命名的原委:“山以塔灵,塔以山雄。宝塔膂立于妙峰、石鹰之间,高逾五丈,六棱七级,雄伟敦朴,俊秀华美。周山峰石林立,蔚然壮观,被古时先贤誉为‘万笏朝天,塔缘地之灵秀,故取名‘笏峰”。
主人介绍说,笏峰塔下有两座新建的石亭。高处为巩华亭,两层,高四丈,用三十吨汉白玉雕刻而成。亭柱的对联是:“万壑朝宗瞻毓秀,千峰驻跸戌同春”。低处不远有一座“试翼亭”,高两丈余,联语为“独立雄无敌,高扬摩碧穹”,是从辛亥革命元勋黄兴早年诗作《咏鹰》中辑录而成。在山下大院竹林中的葫芦池畔,矗立着一座新修石亭“崇鹰亭”,联语为“天垂神羽资长翼,地涌灵峰励壮心”。此联与巩华亭联正是我们同行的主人马文科主任的大作。马主任不仅是一位资历深的政治工作者,他还是一位著名的军旅作家和诗人,曾荣获多种文学奖项。此行他把大作《和平执子》和主编的《石鹰颂》赠给我们,留下一段友谊交往的记录。
我们一行人在学院书画社,与主人们互相赠书和书画作品。彭江主任为我们题写一帧“神岭千峰”,运笔如神,气势磅礴,布局精巧,匠心独运。品味这幅书法精品,就使我对亲眼目睹的燕平八景之一的奇妙景观重现眼前,想到金章宗在北京西山那些永留史册的文化韵事。
我们在与主人的交谈中,在归途中,那谈不完的话题便是完颜璟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的珍贵遗产。他在推广汉文化事业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倡导确立儒学在政治生活、礼仪规范和思想领域的正统地位,大力发展儒学教育,为女真人创造汉文化阵地,形成了儒家思想广泛传播并人才辈出的局面。他具有很高的文化造诣,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把女真族自由不羁、豪放洒脱的传统文化思想与博大精深、精致完善的汉族儒家文化紧密结合,融会贯通,创造出颇具特色的兼有儒雅、厚重、精巧而又朴拙、粗犷、鲜活的艺术个性。他在书法上偏好宋徽宗的“瘦金体”,竭力揣摩体会,以致笔迹酷似,彼此难辨。著名的顾恺之《女史箴图》古摹本被人掠去收藏于大英博物馆。图卷左端书有《女史箴》一则,明清以来诸画谱均认定为宋徽宗手书。后来经过日本学者外山军洽仔细辨认,才确认它出自完颜璟之手,因为文中的“恭”字缺笔,是为避讳章宗之父完颜允恭之讳。
金章宗完颜璟是在中国历史文化传承中一个闪光的人物,是值得认真关注和研究的。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原主席,著名史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