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应该是流淌着奶和蜜的地方
2014-01-13张丽钧
文 _ 张丽钧
幼儿园应该是流淌着奶和蜜的地方
文 _ 张丽钧
去几家幼儿园参观,感慨颇多。
一进入A幼儿园,看到孩子们正在干净的院子里搭积木。见我们到来,孩子们齐声高喊:“客人好!”我看到几个小朋友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摆放长方形积木,已经摆出一个颇具规模的小长城了。突然,一个孩子无意中碰倒了一块积木,登时,积木小长城拦腰倒地,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次第倒下去。碰倒积木的孩子慌了,手忙脚乱地去扶那些倾倒的积木,但是,他这边刚扶起一块,那边已经倒了十块。孩子绝望地哭起来。我边笑边抓拍孩子哭泣的场面,觉得十分逗趣,这个孩子“放大”了自我的小过失。不想,那孩子越哭越厉害,后来居然号啕起来。老师拉着他的小手说:“不怕,没事的。”孩子抽噎着问老师:“那还给我扣分吗?”一下子,我明白了,这个孩子不是为自我的小过失难过,而是因为可能被“扣分”感到恐惧和羞辱。
在B幼儿园,我看到拱形的葫芦架上悬垂着足有上千个大大小小的葫芦!葫芦早已熟黄,藤蔓也已枯干,但是,幼儿园管理人员肯定舍不得摘掉这些葫芦,留着它们,既美化庭院,又可以让孩子们照着画葫芦。我忍不住赞叹道:“养护这么大规模的一架葫芦,得投入多少心力呀!”一位同行的参观者悄声笑起来,见我不解地回头看她,低声说:“你仔细看看这些葫芦,都是绑上去的!”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可不是嘛,入眼的葫芦几乎都是用麻绳捆绑在枯藤上的。那位同行者指着葫芦架上最大的一个葫芦说:“这是我家的葫芦。”我又糊涂了:“你家的葫芦?”她说:“错不了!我家对门的孩子就上这家幼儿园。前几天,孩子回去跟家长说,过些日子有客人来参观,每个小朋友至少要上交一个葫芦。那个孩子家恰好有一个葫芦,就交上去了。结果,老师嫌那个葫芦是雕了花的,给退了回来。孩子又哭又闹,要不雕花的葫芦。孩子的妈妈就来我家买葫芦。说实话,我家这个葫芦是我妈妈亲手种出来的,给多少钱我都舍不得卖。但为了那个哭闹的可怜孩子,我一咬牙,送给她了!”我彻底无语了。看着从葫芦架下排队走过的孩子,我心悸地想:会不会有一颗叫作“弄虚作假”的种子,已然在这些孩子的内心深深潜藏?
C幼儿园的大名早就如雷贯耳了。最初听到这家幼儿园的大名,是因为一个满城皆知的事件—有个小班的女孩去上幼儿园,不断地摸自己上衣口袋里的一样东西。这奇怪的动作引起了老师的注意。老师凑过去一看,发现孩子口袋里缝着一个明晃晃的东西,再仔细看看,居然是一支录音笔!老师异常愤怒,把这事告诉了园长;园长异常愤怒,把这事告诉了媒体;媒体异常兴奋,开始在这事上大做文章……“谍战片”告一段落之后,这家幼儿园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让家长远程观看宝宝在幼儿园的一举一动—你不是不放心吗?你不是想窥探吗?我索性满足你!
我有个同事的孩子就在这家幼儿园,她一天到晚在线观看幼儿园的“直播”,隔空对她儿子喊话—“宝宝,饭前咋不洗手呢?”“宝宝吃得太少了!”她还隔空指责老师—“你太不负责任了!”“你太偏心了!”就这样,她成了编外的“幼儿园工作评论员”,根本无心本职工作……其实,录音笔一缝进孩子的口袋,它就开始寻觅“恶”的声音;监控系统一开通,它就开始捕捉“恶”的影像。假如它们无功而返,投资者或许会失望吧?当我们萌生了借助现代化的手段催生善心善念的想法,我们就已经与“善”背道而驰了。
幼儿园是安放人类童年的地方,也是情与思萌生的地方。在幼儿园经历的一切,将投影在孩子的漫漫人生中。孩子在这里接受的一切,都将在日后被他成千上万倍地复制、扩散;而当初为他提供教育的人,就将生活在这海量的复制和扩散之中。“蝴蝶效应”告诉我们,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够使整个系统产生长期、巨大的连锁反应。如果幼儿园真的成了流淌着奶和蜜的地方,那么,这奶和蜜就有望如江河般奔流。